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實驗室於1989年經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1991年1月通過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鄒承魯院士任實驗室名譽主任。現任實驗室主任為王志新院士,黃有國研究員任常務副主任,王志珍及常文瑞研究員任副主任。學術委員會由國內本領域著名專家17人組成,楊福愉院士任主任,孫曼霽及匡廷雲院士任副主任。

學術隊伍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2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研究員8人、副研6人(其中45歲以下5人),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由老中青科研人員和一支素質較好的研究生隊伍組成的較合理的研究梯隊,對確保了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實現實驗室的總體目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實驗室是全國第一批自定博士生導師[1]的試點之一,也是生物物理的研究所2個博士後流動站之一。自成立以來,實驗室培養了眾多的優秀研究生,僅1996~2001年內,實驗室就有8位博士後出站、54位博士和34位碩士畢業,畢業生中有46人獲得各種獎勵70次。其中有4人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11人獲院長獎學金優秀獎;1999年在全國開展了評選100篇優秀博士論文的活動,童俊超博士的畢業論文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是科學院入選的20篇論文之一。

研究領域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包括蛋白質、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含三維結構)、運動和功能的相互關係研究,從原子、分子和細胞水平上了解和闡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及其與細胞功能調控的相互關係。開展的主要工作有:幫助蛋白質摺疊的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蛋白質摺疊和去摺疊過程中的構象、能量、活性變化規律,新生肽鏈的摺疊,蛋白質結構預測;胰島素系列、藻類捕光色素蛋白系列及金屬蛋白系列等的晶體結構研究,蛋白質溶液三維結構的NMR研究;與信號跨膜轉導、物質(含蛋白質)運送和細胞凋亡相關的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及其相互關係的調控因素(如膜脂及脂的結構等)影響等的研究。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一直承擔着國家和中國科學院重大或重點項目等科研任務以及其它部委級的研究基金項目,在出色完成承擔的科研任務中,該室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如:「胰島素[2]分子正確結構的形成和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的研究糾正了國外大部分流行教科書中關於「胰島素原的C肽是胰島素分子中正確二硫鍵形成所必需」的錯誤觀點,同「酶活性部位的柔性」及「酶活性不可逆改變動力學」的理論一樣已廣泛地被國際同行引用並接受。在1989~2001年間,共發表論文750篇,其中被SCI收錄363篇(國外刊物343篇);出版論著6部;獲得各種科技成果獎勵21次,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四等獎1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其他部委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次、三等獎3次。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因出色的科研業績還獲得了多項個人獎勵,如「第三世界科學院生物學獎」、「王丹萍獎」、「何梁何利基金獎」、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及「傑出青年學者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及「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等,王志新院士和潘憲明研究員還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人類基因組的框架已經繪製,21世紀的生命科學正邁向蛋白質組學的新時代。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繼續瞄準國際學科前沿,發揮已有優勢,突出自身研究特色,注重學科交叉,力圖從原子、分子和細胞水平等多層次開展蛋白質、酶和膜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及其與細胞功能調控的相互關係研究,揭示生命活動的規律和本質,為國家發展中的一些重大生物學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做出貢獻。

視頻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傳片
走進分子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