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是北宋詞人晏幾道(一說王觀,又說杜安世)的作品。

詞詠別情、寫相思,立意很新。詞上闋寫飄泊遊子對離別的整體感受,丈夫戍邊塞外,思婦日思夜想,兩鬢漸白。下闋寫想象,親切自然,遐想丈夫歸來,相依訴衷腸。全詞語句樸直,通俗而不失其雅,結尾處那種純粹由想象發出的喜悅卻令人斷腸。

生查子1

關山2魂夢長,魚雁3音塵4少。兩鬢可憐5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6碧紗窗7,說與人人8道。真箇9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詞句注釋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文人詞始見於晚唐韓偓所作。《考正白香詞譜》注云:「本名《生楂子》,其後從省筆作『查』。五言八句,唐時作者,平仄多無定格....至宋以後始奉魏承班一首為律。」此高速異名頗多,有《楚雲深》、《陌上郎》、《愁風月》等。

關山:泛指關隘和山川。

魚雁:指書信。《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之一》:「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後因以「魚雁」代稱書信。

音塵:音信,消息。

憐:憐惜。

歸夢:歸鄉之夢。

碧紗窗:裝有綠色薄紗的窗。

人人:對所親近的人的呢稱。

真箇:確實,真正。

白話譯文

荒漠淒涼的關山,常常令我魂牽夢縈,那遠在塞外的親人難以寄家信回來。可惜我兩鬢秀美的青絲,只因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漸漸變白了。

到他回來的時候,我要依偎在他懷裡,傍着碧綠的紗窗共訴衷腸。我一定要告訴他:「那別離的悽苦真是難耐,哪有團聚在一起好度時光。」[1]

作品鑑賞

詞寫相思懷遠,以淡語道白表現遊子在外鄉對家人苦苦思念的愁情和渴望回歸團聚的痴情。

上片直言遊子背井離鄉的相思之情。開始兩句寫詞人長途跋涉到關山,感到非常寂寞,對家裡的親人魂牽夢繞,無奈路途太遠,想回也回不去。這時,他不禁埋怨關山太長了。詞人用關山的長,暗喻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深。緊接着,詞人說見不到親人寫來的書信,於是又埋怨那些送信的鴻雁使者太少,沒有及時把親人給他的信捎給他,使他得到些許的安慰。從表面上看起來,他的埋怨未免有些不講道理,卻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因而真切感人。「兩鬢」二句描寫詞人閒來無事時照鏡子,看到自己兩鬢青絲,認為自己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年紀。像現在這樣遠離家鄉,成天沉浸在思鄉之情中未免太浪費時間了,要知道青春一逝就再也無法挽回了,於是不禁連連感嘆:難道還要繼續過着這樣的生活,讓自己的滿頭青絲為相思而變得霜白嗎?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詞人故意誇張,卻達到了意外的藝術效果,既有新意又頗感人。

下片藉助夢境,抒發渴望歸家的痴情。詞人思鄉心切,但回到家鄉明顯是不可能的事。那該怎麼排遣這滿心的思鄉之情呢?恐怕只有在夢中才能和親人相見了。恍然間,他就進入了夢境,竟然真的從碧紗窗里看見了朝思暮想的愛人。他高興極了,急忙向愛人傾訴滿腔的相思之情。他說:「離別是世間最難最苦的事了,不像相逢團聚那樣美好啊。」這是詞人的肺腑之言,乃是真情流露,因而尤其令人感動。這裡詞人沒有用大量抒情的語句,而是喃喃低語,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比之大發感慨更為真摯動人。這是本詞的一大特色。

全詞擅長用白描的手法,語言質樸,感情真切,真率傳神,別有風致。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讚賞。[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