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命,一場美麗的相遇(邵虎虎)

生命,一場美麗的相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命,一場美麗的相遇》中國當代作家邵虎虎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生命,一場美麗的相遇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我沒有細究。但詩里所描述的場景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面對無情的災難,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我仿佛看到了一雙雙迫切求生的眼神,一張張失望恐懼的面龐...... 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它才是最可珍貴的。

或許只有在類似這樣的時刻,我們人類才覺得財權名利,真的是過眼雲煙、身外之物。真正值錢的,原來是——生命!生命!

從離開母體的那刻起,我們就和這個美麗的世界來了一次美麗的相遇。為了迎接你的到來,爺爺奶奶笑逐顏開,忙裡忙外。爸爸在詢問高人或翻閱字典,準備給你取一個吉祥如意、悅耳動聽的名字。媽媽儘管飽受艱難,夜不安睡,食不下咽,然而此刻那種甜蜜、自豪和幸福卻掩不住的掛在臉上。當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家人悉心照顧母親和你。舉家上下,互傳喜訊,做最好吃的飯菜,準備齊各種新鮮水果,還有味道各異的飲料,盛情款待家裡的親朋好友。雖然有點累,可心裡卻是甜甜的。你的到來,改變了一個家的結構,改變了一個家的氛圍,也改變了一個家的習慣。因為有了你,媽媽再沒更多時間鍛煉、聊天、閒逛、跳舞、唱歌...... 爸爸再沒更多時間去娛樂、遠足、讀書、寫作......就連爺爺奶奶都顧不上走親串友,要圍繞你的左右,為你遮風擋雨:怕你跌倒摔傷,怕你吃多積食,怕你吃少餓着,身體不結實,長不高,怕你說話不流暢......仔細回味,這何嘗不是一種美麗,一種幸運,一種福分?

生命獨一無二,我們有幸來到世上,領略和感受了真真切切的關心和疼愛。

自踏入幼兒園校門的那一刻,我們又禮遇了一種美麗,那就是師愛。這種愛,無血緣卻博大,似簡單卻深遠。它陪伴我們從三四歲開始直至初中、高中乃至大學 。這時,我們至少收穫兩種愛:親情和師恩。在這一段人生的歷程中,我們從一個幼稚、單純的小毛孩子,成長為一個成熟飽滿、知書達理的青年。這期間,我們不斷的在未知的領域內尋覓,在迷茫的思想鬥爭中分辨,在浩瀚的書海里暢遊,在人生的價值上踐行。當我們聆聽一位衣着樸實,語言誠懇的老師的娓娓述說,我們成長的是一種真誠、樸實;當我們捧着一本本經典佳作,入心入境的忘我閱讀時,猶如在領教一位大師的教誨,它讓你會以更高遠的眼光,更開闊的胸襟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面對艱難;當你和親密無間的同學,天南海北的侃大山時,我們的放鬆,我們的愜意,我們的馳騁,猶如遼闊的草原上驅馬狂奔的灑脫與自由;當你面對一道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時,你會明白「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的真實,領悟「活到老,學到老」的中肯,體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思索「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感;當你與隊友拼搏在喊聲雷動的田徑賽場上時,你會明白「愛拼才會贏」的真理,懂得「實力才是獲勝的根本和前提」的道理;當你跟隨老師徜徉在山花爛漫的田野或山間時,你會明白大自然就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傾訴、傾聽、互動、質疑、反思、總結,有碰撞,有迷茫,有糾結,有開懷,偶爾的際遇,反覆的探索,這又是一種美麗,一種生命成長的拔節聲音,一種人生內涵豐盈的觸摸。

進入社會,我們面對的世界更是紛繁複雜,同樣也五彩繽紛。如何讓人生充滿詩意,如何讓平凡不再平凡,如何實現生命存在的價值?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也許,我們艷羨高官厚祿,崇拜金錢,但這些是不是就是一個生命邂逅於人世間最真最美最善的境界呢?更多的時候,有些人「掛羊頭,賣狗肉」 荒唐不堪,「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試想想,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立於自然界,行走於社會實體,他一定有別於植物和動物,就連無聲無息的植物,無言無語的動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義」,何況人乎?

昨天晚上,在微信圈裡看到這麼一段視頻:好像是石家莊某電視台的《情感密碼》節目中一段。內容是年輕力壯的夫妻倆,在向自己的父親討要一套房產的賠償款。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這位老人,老伴已逝,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老人六十多歲本該頤養天年的年齡,還在干搬運工的工作,為填補家用。而年輕力壯的大學畢業的兒子因為怕熱不去找工作,打算天氣涼了才去找。當主持人問及他為什麼不自食其力,給父親減輕負擔時,他理直氣壯的說,他(父親)生了我,當然要養活我,不然他怎麼生活?他喝什麼,他吃什麼?他穿什麼?一句句的質問正像那位心理專家所言:不卑不亢,不羞不臊。當主持人問及老人的付出時,老人連自己的難言之隱都說出來了:他給兒子、兒媳婦連內衣內褲都洗。這些對於兒媳婦,她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看到此情景,我不由得想,生命賦予這樣的「貨色」,是不是對生命無情的踐踏,無情的凌辱?這樣的生命,與畜生何異?甚而不如畜生?頭頂三尺有神明,試想,這樣的子女會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會不會有精彩的生活?

而恰恰相反,在李佳明和王冠主持的《向幸福出發》一期節目裡的孟祥斌、樊靜夫婦的故事:一個為愛重生,因愛綻放的動人故事。恩愛的小兩口孟祥斌、樊靜夫婦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對方,每次吃飯,丈夫總是溫柔地給身有嚴重殘疾的妻子餵飯,給妻子洗頭。為了減輕妻子的疼痛,他每天晚上還不顧自己的勞累和腳上的疼痛,堅持給妻子按摩。2011年,身有殘疾的樊靜懷孕了。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做媽媽,心裡是既驚喜又複雜。在即將生產時,家人把她送到了佳木斯中心醫院。醫生看到她的樣子,硬是不敢接收,怕出現危險,讓她去哈爾濱的大醫院試試,樊靜哭着對醫生說:「求你們了!幫幫我吧,不用管我的死活,只要把我的孩子安全的取出來就行!」在場的親人都熱淚盈眶,醫生也被她的捨身之愛感動了,接收了她,並成功地做了手術。樊靜生了個健康、正常又漂亮的女嬰,全家人哭成了一團。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平凡亦可不平凡,苦難亦可很幸福,人間有愛,愛心無價。「你是我的手,為我撫平生活的創痛,你是我的腳,帶我走出一路的幸福;你是我的手,讓我擁抱這美麗的世界,因為你是我的腳,讓我明白生命奇蹟的精彩。」

此刻,我們不得不說:生命就是與尊重、饋贈、回報、感恩的相遇。

當我們退休了,開始變的像小孩性格一樣,也需要人哄的時候,我們子孫幾代,抽空相聚,擠時出遊,閒暇聊天,這都是一種美麗的享受。如果再能參加一些社會團體,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此時,回顧走過的路,無怨無悔,安詳從容,這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

生命,難道不是為了在人生旅程中遇到更美好的自己,進行着一場又一場美麗的相遇嗎?

[1]

作者簡介

邵虎虎,男,江蘇三強律師事務所律師,蘇州大學法律碩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