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命的安立(楊秀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命的安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命的安立》中國當代作家楊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命的安立

清水江懷碧擁翠,氣韻天成,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靜靜流淌。時光的經緯如約在這裡交匯,天施地賦,陰陽相生,催生了一個農曆日子鮮活的生命。

二O一七年丁酉正月初七,立春。東風無力,卻以喚醒生命的深情經行大地。清淺的溪水泛綠了,靜靜舒展躍動的姿勢;花骨朵聽到了,慢慢張開萌絨的睡眼;柳芽兒轉青了,悄悄向風中探出淺淺的綠意。剪剪春風,把青山綠水封存了一冬的心事輕輕拂動。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清晨的清江小鎮錦屏,還沉浸在年味的暖夢裡。清水江岸,小雨呢喃,涼風習習。一株株柳樹臨江玉立,扶風裊娜。這些走漏了春訊的新柳,剛剛移來也不過三兩年,有了舊燕新雨的調教,不經意間,把一條新建的濱江路妝點得翠色連綿,簇擁着三江六岸二十多座翹角飛檐的廊亭,已然融進風景中成為風景。唐人白樂天在《憶楊柳》中詠嘆:「曾栽楊柳江南春,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這樣的詩境與情懷,有了春風楊柳,自然貫通了古今通達的心脈。

立春之立,既有大自然的秩序之立,也有人世間的倫常之立。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立春這天,古代的皇帝齋戒沐浴,率領文武百官舉行祭奠,迎春,勸農。民間衍化傳承的習俗則豐富而多彩,至今仍有迎春,祭春,鞭春牛,吃春卷、春餅、蘿蔔、五辛盤,塗灶等習俗。貴州石阡縣「春官」走村串寨「說春」,更是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立春前後,「春官」着古衣,執木刻春牛,挨家挨戶唱誦吉祥春詞,「開財門」,並派送印製的二十四節氣「春貼」,勸及時行農事。在浙江省遂昌縣,人們年年抬着「春牛」,帶着花和酒,舉行「班春勸農」迎春儀式,祭拜神農,「祭春」、「鞭春」、「開春」,牽着牛走向田間地頭「開耕」。這些春俗,可見天地人的精神互通,人與萬物的心脈感應。

在大時間序列中,立春後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風動,山動,水動,風把山色擺動,把水紋擺動,把樹喚醒,把水喚綠。柳岸曉風,春雨迷濛,不動聲色中蟄伏着生機,與這樣的時令很是相宜。 [1]

作者簡介

楊秀廷,貴州省錦屏縣委政研室原主任,貴州省作協會員,202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第二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