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甌北鎮地處浙江中南部,後改制為甌北城市新區,2016年05月永嘉縣撤銷江北街道、東甌街道建制,設立甌北街道。以原江北街道、東甌街道的行政區域為甌北街道行政區域 。調整後,甌北街道轄12個社區、2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雙塔路1028號。位於國家級名勝風景區楠溪江與甌江交匯處,這裡素有"浙南金三角"之美譽。她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是永嘉縣通向溫州市區的必經之道。2011年甌北撤銷鎮建制,成立甌北功能區。甌北是全省百強鎮,省級品牌強鎮、教育強鎮、體育強鎮,省級文明鎮和衛生鎮,譽稱"溫州浦東 "。[1]

目錄

概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永嘉縣甌北鎮,系中國浙江省"百強鄉鎮"、溫州市"全優鄉鎮"。全鎮總面積136.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雙塔路,郵編:325102。1997 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5.7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9%;財政收入9572萬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9%;農民人均收入7508 元人民幣,比上年淨增1440元人民幣,綜合實力名列溫州30個經濟強鎮前茅。甌北城市新區(街道)地處浙江東南部,位於楠溪江與甌江交匯處,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區域面積50.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8.4萬,外來人口10萬。

甌北鎮地處浙江中南部,楠溪江與甌江交匯處,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轄73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總人口25萬人,戶籍人口12萬人。甌北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東甌王就在此建都立城。改革開放後,甌北生機勃發,貿、工、農全面發展,形成了閥門、泵類、服裝、皮鞋、五金五大支柱產業,獲得了"中國泵閥之鄉"、"中國烏牛早茶之鄉"等稱號,被譽為"溫州浦東"。

2004年全鎮實現全鎮生產總值62.2億,工農業總產值133億,財政稅收7億(占全縣的67.8%),產品出口交貨值8.3億,農民人均純收入9125元,列全省百強鄉鎮第19位,溫州市30強鎮第2位,是省重點工業衛星鎮、教育強鎮、體育強鎮、綜合治理先進鄉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文明鎮,市重點現代化建設示範鎮試點鎮之一。2004年6月被評為浙江省先鋒工程"五好"鄉鎮黨委。2011年甌北鎮建制撤銷,成立甌北功能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

區劃

2011年根據省政府批文撤銷甌北鎮建制,在其行政區域內設立江北街道、東甌街道、三江街道(原三江鄉區域)、黃田街道(原黃田鄉區域)4個街道辦事處,2016年撤銷江北街道、東甌街道建制,設立甌北街道,以原江北街道、東甌街道的行政區域為甌北街道行政區域。

原江北街道辦事處。在甌北鎮東甌大道以東、楠溪江大橋以西的區域內設立江北街道辦事處。調整後,江北街道辦事處轄11個社區、1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雙塔路1028號(原甌北鎮政府駐地)。

原東甌街道辦事處。在甌北鎮東甌大道以西的區域內設立東甌街道辦事處。調整後,東甌街道辦事處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堡二村園區大道(現暫駐林垟村委會辦公樓)。

設立三江街道辦事處。在原甌北鎮楠溪江以東的區域內設立三江街道辦事處。調整後,三江街道辦事處轄28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江頭新街。

設立黃田街道辦事處。在原甌北鎮楠溪江大橋以北、楠溪江以西的區域內設立黃田街道辦事處。調整後,黃田街道辦事處轄19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千東北路571號。

甌北自公元前192年東甌王騶搖在此建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甌北於1989年建鎮,2011年5月,撤銷甌北鎮和烏牛鎮,建立甌北功能區管委會, 2011年8月,甌北功能區更名為甌北城市新區,對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進行重新調整,將永嘉工業園區和三江指揮部併入新區管委會,定位為集休閒商務、先進制造、交通樞紐、生態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溫州主城區北翼拓展區。2013年3月,甌北城市新區範圍調整為覆蓋江北、黃田、東甌街道行政區域。2013年9月,甌北城市新區範圍調整為覆蓋江北、黃田街道行政區域。2016年4月,撤銷江北街道、東甌街道,建立甌北街道,與甌北城市新區實行"區街合一"管理體制。

地理位置

緊臨溫州機場和溫州萬噸級碼頭,海陸空交通十分便利。隨着溫州大港的形成和東海油氣資源的開發以及金(華)溫(州)鐵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正在改建的104 國道甌北段將成為溫州市區的外環路。這為甌北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區位優勢突出。

甌北與溫州市區僅一江之隔,與市區相連有東甌大橋、4個碼頭以及在建的七都大橋和規劃中的甌江過江大橋。距溫州機場僅50分鐘的車程,溫州繞城高速公路、諸永高速公路、甬台溫鐵路等都經過甌北,在甌北境內設有3個高速互通和一個鐵路客運站場,41省道、104國道線呈"丁"字型貫穿甌北全境。[2]

歷史沿革

甌北,俗稱江北岸。約於西漢前形成村落,西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東海王鄒搖(俗稱東甌王)曾在此建立國都,東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縣治設今甌北羅浮新城,清光緒年間,這裡分屬賢宰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都和仙桂鄉三十二、三十三都,民國期間,稱永嘉縣第六區羅浮鄉、鎮江鄉、江北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5月,羅浮鄉析置三江鄉。

1956年3月,羅浮、浦西、礁華三個鄉合併為江北鄉。清水埠原分屬三江、江北、黃田三個鄉管轄,1981年建立清水埠鎮。1989年4月,撤銷江北鄉和清水埠鎮,建立甌北鎮(縣直屬鎮)。1992年5月,撤銷三江鄉,併入甌北鎮。2001年7月,撤銷原甌北鎮、黃田鎮、羅東鄉,建立新的甌北鎮。至此,以原甌北鎮、黃田鎮和羅東鄉的行政區域形成甌北鎮的行政區域,實行鎮管村居的體制。

建設成就

甌北按照全面帶融入溫州大都市框架和零距離接軌溫州市區的要求,依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城鎮建設思路,把甌北做強做大做美。

科學規劃。我們高起點、高標準地修編了新甌北總體規劃,同時編制了城區詳細規劃,完成甌北中心片、黃田片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重點街道和重要地區進行城市設計、道路交通、給排水、防洪電力通訊、綠化綠地規劃等專業性詳細規劃方案進一步完善,把三江片作為溫州大都市規劃的重要部分向國際招標,加快開發建設步伐。

加強學校硬件建設。先後完成羅浮中學、鎮中、鎮三中、鎮五中、二小、四小、十小等學校的教學樓新建擴建;甌北高中、實驗小學新建和七小、中心幼兒園遷建已完成所有審批手續,即將開工建設。

橋樑、道路等交通建設。先後建成東甌大橋、楠溪江五橋,縮短了與溫州的時空矩離。建成甌北客貨運中心與甌北碼頭,建成陽光大道、雙塔路、新104國道等道路,鎮內"五橫十二縱"回字型城區二環交通框架已完成。

水利設施建設。完成清水埠段50年一遇標準堤塘建設、羅浦礁河治理駁岸工程一期已完成。這些工程的完成保障了甌北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綠化建設。濱江公園一期已投入使用;濱江公園二期將於春節前竣工;104國道綠化工程、富舟山公園、雙塔公園已完成擴初設計。

城鎮配套工程建設。王家圩污水泵站和新橋污水泵站已建成。黃田衛生院、三江衛生院、22萬伏的黃田變電所、11萬伏清水埠輸變電所已竣工交付使用。環衛大樓、廣播電視大樓已竣工。東海漁村大酒店、楠溪江大酒店、王府大酒店先後開業。夢江大酒店(五星級賓館)現已對外營業。城區開通了公交班車,50、51、70路公交車直通溫州。

安居房、商住樓建設。羅馬城、商貿城、香港城、五中花園、山茶花、含笑花、金桂花、東泰景園、金橋大廈、陽光景園、濱江景園、甌城花苑、巴黎花園、陽光大廈、楠江大廈、王府大廈相繼建成,人居環境大為改善,甌北城區正在迅速擴大、長高、變美。

全鎮已有51個村建造了失地農民的安置房建設,舊村改造試點已啟動。隨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居環境改善和提高,建成區面積擴大了2倍多。甌北西段防洪堤和陽光大道延伸工程已正式開工,三江開發已經開始,垃圾焚燒廠即將開工。隨着甌北商務中心、青峰山別墅和萬壽山莊等別墅開發,甌北將真正成為甌江北岸的濱江山水花園城市。[3]

詳細規劃

甌北的規劃定位融入溫州,接受溫州大都市跨江發展輻射,最終成為溫州市的一個重要組成區域,因此甌北的總體規劃與溫州南北發展的規劃相銜接。

甌北已初步形成 "五區五線"的特色城市框架,五區是指:

從東甌大橋到礁頭西片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區;

從東甌大橋至楠溪江大橋以生活居住行政辦公為主的都市繁華中心區;

以現代化國際化為標誌的三江商務區;四是以交通物流為主的黃田交通樞紐區;五是以發展觀光生態農業為主的羅東綠色生態休閒區。五線是指:陽光大道高雅風景線,雙塔路繁華商住線,甌北大道優雅而富有江南小橋流水居住商貿線,新104國道快捷道路交通線,沿山矮山別墅開發線。這"五區五線"構成了功能獨特、層次分明、別具一格的城市化山水城鎮。

明星企業

該鎮明星企業眾多,是溫州市知名品牌最多的鄉鎮,擁有3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21個免檢產品,12個浙江省名牌產品,16個浙江省著名商標。

紅蜻蜓集團

紅蜻蜓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其前身為永嘉紅蜻蜓鞋業有限公司,1996年核准為全國無區域性集團,是一家主營"紅蜻蜓"牌系列皮鞋及皮革製品、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企業集團,現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製鞋生產線20餘條,生產員工近5000人。紅蜻蜓率先在全國皮革行業中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集團董事長錢金波系中國鄉鎮企業十大新聞人物、第七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浙江省人大代表,素有"中國鞋文化第一人"、"文化商人"的美譽。

創業來,紅蜻蜓成功實施"品牌開路,文化興業"戰略,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鞋文化為載體,以令人驚嘆的創意和豐富的手法連創多項全國第一,引領中國鞋業進入文化時代。1998年,紅蜻蜓開始推行"綠草地"專賣計劃,現已有營銷網絡終端近3000家。"紅蜻蜓"文化品牌和"綠草地"營銷網絡已成為其兩大核心競爭力。集團熱心於公益事業和慈善幫扶活動,傾情打造成勞動樂園,向社會捐資已逾2000萬元,並立志創立一個能長久提供社會就業機會的有責任感的企業。

堅持"從距離中尋求接近"的企業理念和"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發展思路,紅蜻蜓不斷引進各類高級人才,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行"遠距離管錢,近距離管人"的管理理念,積極營造"文化、親和、自然"的企業氛圍,傾力構築不敗的文化團隊。

奉行"顧客至上,信譽第一"的經營理念,紅蜻蜓不斷提升品牌檔次,狠抓產品質量,力踐誠信經營,打造服務品牌,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紅蜻蜓皮鞋先後榮獲"中國鞋業質量龍頭"、"全國首批免檢產品"、"中國十大真皮鞋王"、"中國真皮名鞋"、"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

憑着個性鮮明的企業文化和定位獨特的經營思想,紅蜻蜓數年來保持着超常規、跳躍式發展態勢,現已成為中皮協優勢企業、浙江省"五個一批"企業、浙江省知名商號,2002年進入中國民企500強第208位、2003年皮鞋產量達900餘萬雙,完成產值超10億元,產銷值和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奧康集團

奧康集團是一家以皮鞋為主業,並涉足商貿房產、生物製品等領域、跨行業、跨區域發展的全國民營百強企業。集團公司現有員工20000多人,擁有三大生產基地、30多條國際一流的生產流水線,年產皮鞋超千萬雙。

在全國設立了30多個省級分公司、3000多家連鎖專賣店、800多處店中店。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日本設立了國外分公司。同時,在溫州、廣州及意大利米蘭設立三個鞋樣設計中心,每年開發出3000多個新品種,保持奧康集團產品始終走在潮流的前列。

集團的前身為永嘉奧林鞋廠,創建於1988年。公司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並成為行業中惟一的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先後被評為省重點骨幹企業、省"五個一批"企業、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省文明單位、省名牌產品50強、中國行業十強、全國民營百強企業;主導產品"奧康"牌皮鞋陸續獲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產品,連續五屆榮獲中國十大真皮鞋王,並榮膺中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等稱號。公司熱心公益事業,累計向社會捐資4000多萬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振滔先生在全國民營企業中第一批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當選為第15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2001年,奧康集團開始多品牌經營,先後推出康龍休閒鞋和美麗佳人高級時尚女鞋,奧康皮鞋、康龍皮鞋、美麗佳人皮鞋都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國家免檢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同行業前二位。

2003年,集團實施多元化投資,先後在重慶市璧山縣投資10億元、征地2600畝、建設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區,在四川成都建立康華生物製品公司,在湖北黃岡建設高檔商業步行街,在浙江溫州聯合其他八大行業龍頭企業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民營財團--中瑞財團,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公司在穩健經營國內市場的基礎上,聯合意大利鞋業第一品牌GEOX等跨國公司,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力爭早日將奧康品牌建設成一個國際名牌。

報喜鳥集團

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於1996年,1998年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晉升為全國無區域跨行業集團,是一家集產業

經營和資本經營於一體的投資控股性企業集團,下轄5個子公司。集團現有員工3100餘人,總資產8億元,淨資產4億元,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集團下屬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和溫州市中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公司,擁有"報喜鳥"、"寶鳥"兩個服飾品牌,一個"中楠"房地產品牌。溫州、上海兩大服裝產業基地占地300畝,建築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年西服生產能力達60萬套,連續8年進入全國服裝行業銷售收入、利稅雙百強之列,併名列全國西服銷售收入前十名;"中楠"房產也已具備了年3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能力。集團主導品牌"報喜鳥",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和"國家免檢產品"等殊榮。

隨着集團跨世紀發展戰略的啟動,公司將進一步強化集團的投資控股職能,致力於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優化,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走"產業強化資本、資本優化產業"之路,把報喜鳥集團打造成為一家擁有一流人才、一流品牌和一流管理的卓越企業。

投資環境

該鎮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園區規模大,配套齊備,外來人口密集,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區位優:甌北鎮素來享有"溫州浦東"的美譽,東接甬台溫高速公路,西通330省道,104國道貫穿全區,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距溫州火車站10公里,溫州機場20公里,市區公交車直通甌北,在建的溫州繞城公路和諸永高速公路甌北段已開工建設,區位優勢相當突出。

工業園區規模大:甌北鎮擁有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的浙江永嘉工業園區,安排入園企業350家,其中竣工投產188家,投入建設資金19.28億,建成廠房面積160多萬平方米,全年實現工業產值72億元,上交稅收4.2億元。截止到2003年底.園區內已有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5家,無區域企業19家,國家和省高新技術企業9家,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22家,並擁有兩個馳名商標(報喜鳥和紅蜻蜓)和三個中國名牌產品(報喜鳥、奧康和紅蜻蜓),19個產品榮獲全國免檢產品稱號。鞋服區、泵閥區、五金區、童裝區。該鎮擁有日供水量5萬噸自來水廠,22萬伏變電所和11萬伏變電所各一所,道路暢通,基礎設施完備,特別是泵閥產業、鞋業和服裝業的配套齊備。

風景名勝

羅浮雙塔

羅浮雙塔位於甌北鎮龜、蛇二山之巔。於西晉元康五年(295)建造,宋元豐七年(1084)重建。溫州古塔,以西晉浮雙塔為最早。現塔為明代當地人林祥(號壺峰)重建。因年久失修,塔基傾毀,1991年,甌北鎮委、鎮府在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下,撥款將羅浮雙塔進行大規模的修葺,同年10月25日竣工。雙塔形式和結構大致相同,平面六角形,磚木結構,閣樓式。塔磚上印有"羅浮林氏塔磚"6號。塔基用塊石鋪成,鋪面用條石做成平座。塔身呈錐形,逐層收縮,每層砌出券門,間或做出壁龕供奉佛像。倚柱六角形,(木兼)柱與(外門內東)額、普柏枋為扁方形。柱頭以上施磚制斗拱,腰檐用置磚做出椽子與飛子,翼角成龍狀,仔角梁起翹。羅浮雙塔與江心塔遙相輝映,分外生色。

地以人著,景以人傳。歷代文人韻士為之吟詠贊誦。清永嘉教諭陳遇春《羅浮雙塔》詩云:"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潮落漁堪拾,雲低雁可攀。一城仙島外,雙塔畫圖間。當路誰知已,天應踢我閒。"

"硯台崖"摩岩題刻

在羅浮村蛇山南麓田中,有一塊高約5米、寬2米的長方形岩石,狀如硯台,子然兀立。明萬曆甲(1584)夏月,永嘉郡守衛承芳過訪林宗教(字華源,羅浮人 )游此,在岩石上方自左至右刻"硯台崖"三個大篆字,左近處,直刻"萬曆甲申孟夏同潘司處過訪華源林大夫游此巴東淇行衛承芳題"3行27字。近旁,有"棋盤崖"題刻,現已毀圯。

嶼塘山古墓葬群

羅浮村嶼塘山,有一處南北朝(420--589)古墓群,墓室為拱形,高1.7米,寬6米。1982年1月,溫州市文管會在此處發掘、整理出四系盤口壺、繭形虎子、雞首壺、四系罐、唾壺等文物。現存溫州市文物處。近處山坡,尚發現新石器時代遺物。

康樂樓

康樂樓,建於民國24(1935),七層,位於甌北鎮清水埠。1989年重建。是年春,谷尚寶、戴岩梁撰《康樂樓序》曰:

清水埠為兩江咽喉,康樂樓乃永嘉華表。舊亭民國廿四年修建,殘椽剩柱,難敝風雨。欣值國運興隆,萬象更新,當地耆老,集資伍萬餘元,鑄鐵為基,分三期工程,造此七疊高樓,等六和塔之俯錢塘,如滕王閣之臨贛川,鼎足而立,不亦盛歟!亭臨井傍埠,井泉清冽而埠頭鬧;樓枕山面江,山色蒼翠而江濤涌。汽車穿梭,商旅接踵。登樓眺望:龜蛇並峙,環山林立新舍,僻壤變富邦;謝公像前,大橋橫跨楠江,天塹成通途。華蓋恍若玉簪,楊府如同螺髻。孤嶼中川,雙塔高聳叢林之表;望江大廈,霓虹劃破鹿城夜空。楠港春早,晨曦薄同朝霞自海外升起;大江東去,巨輪逐浪與鷗鳥從天際飛來。物美景佳,令人心曠神怡。行見永嘉建設,步武溫州,昔之武漢,正方來之東甌。此樓矗立江岸,永昭青史而大放其光芒!

東甌王城遺址

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建立東甌江王國至公元323年東晉政府置永嘉郡城於甌江南岸的近800年間,甌北一直是東甌王城、東甌鄉、永寧縣治的所在地。據有關學者研究,東甌王城和永寧縣治均設在甌江北岸今朱岙村、花岙至清水埠一帶。[4]

人文景觀

羅浮山

樂史《太平寰宇記》引《永嘉記》:"此山(羅浮山)秦時從海中浮來"。《永嘉縣地名志》:"羅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一名密羅山,今名山平頭"。此山在甌江和楠溪江匯合處的西北側,有兩座小山,相距180餘公尺。早年,兩山猶如兩艘巨艦,浮在江中,四周水波粼粼,顛簸搖曳 。歲月流逝,滄海桑田,這裡形成一片沖積平原,將兩山連在一起,遂成今日狀況。

北面的山稱章山,海拔51米。山呈長形,酷似一條自東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據明萬曆《溫州府志》載,章山上原有一亭,名"襟江亭",以唐王勃《滕王閣序》中"襟三江而帶五湖"一句而取名。襟江亭踞山俯江,氣勢雄偉,因年代久遠,早已蕩然無存。南面的山稱羅山,又名合山,海拔66.4米。因山形極像一隻自西向東爬行的龜,故又稱龜山。山北側半腰有楊府廟,稍遠處有黿亭和將軍殿遺址。山北麓有一口井,清泉終年不涸。 唐張又新《羅浮山》詩云:"江北重巒積翠濃,綺霞遙映碧芙蓉。不知來後滄溟上,減卻瀛洲第幾峰。"

羅浮石

晉書法家王羲之《法帖》中記:"近代華嚴石硯,頗佳。"明嘉靖《溫州府志》載:"羅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為硯。"光緒戊子年出版的《永嘉聞見錄》(孫同元著)中說:"舊志雲:有華嚴洞,花木繁麗,自成佳境。有石可為硯。"可見,羅浮山及屏立於北面的華嚴山,昔以盛產硯石著稱。

清《岐海瑣譚》記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永嘉周永岱陛任主事,盡取羅浮石鑲嵌會器等物,滿載而歸。夏仲魚詩云:"秋峰尚不載江山,止寫臨行入畫間。今日江山移得去,羅浮石山水中山。"

白水漈

白水漈位為甌北清峰山山腳白水村,常年流水不斷,瀑布凌虛飛下,無可憑依,下有深潭,碧水幽幽。現代散文大師朱自清在浙江省第十中學(現溫州中學)任教曾游此地,並作《白水漈》一文,由此白水漈名揚四海,遊客不絕。

名優特產

永嘉烏牛早茶

永嘉烏牛早茶是我國特早生茶樹品種,有着400多年栽培歷史,早在1957年就與西湖龍井"等茶同列浙江名茶。該茶具有

採摘早芽葉粗壯、內質嫩香高銳湯色嫩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香高持久等特點,在中國茶葉市場享有盛譽。烏牛早茶屬扁平茶類型,因外形扁平光滑,色澤綠翠,湯色黃綠明亮,清香持久,左右,2001榮獲"中國烏牛早茶之鄉"。

金柑金彈

金柑又名金彈,羅浮早在唐代就有栽培。清《岐海瑣譚》載:"永嘉有金柑,獨名為羅浮者,或出產於賢宰鄉的羅浮,其品最佳,故以地而名之歟。"金彈小如鴿蛋,秋果綠中帶黃,冬黃中呈紅。皮薄肉厚,甜中含酸辣,香氣濃郁。除鮮吃外,還可以加工成金金彈餅,有助消化,健胃、潤肺清痰、止嘔吐等功效。[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