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瓢 |
瓢 就是用葫蘆干殼做成的勺,用鋸子鋸開後得到的兩半,一般用來舀水,或用來曬各種種子用,人們習慣當水瓢用,其特點輕便,還能漂浮在水面,華中地區種植的比較多,古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形容對愛情的專一,另有依葫蘆畫瓢,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瓢
外文名稱; Ladle
拼音; piáo
注音; ㄆㄧㄠˊ
總筆畫; 16
部首; 瓜
部首外筆畫數; 11
異體字; क�、㼼、ब�、ब�
古字; ब�
五筆; SFIY
Unicode; U+74E2
字源演變
piáo 並紐、宵部;並紐、宵韻、符霄切。
形聲字。《說文》認為是從瓠省,票聲。實際上應是從瓜,票聲。本義是剖葫蘆做成的舀水盛酒器。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一瓠劙為二曰瓢。"《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引申有瓠瓜的意思。《玉篇·瓜部》:"瓢,瓠瓜也。"
詳細釋義
〈名〉形聲。 字從票從瓜,票亦聲。"票"意為"掠過"、"輕拂"。"票"與"瓜"聯合起來表示"一種瓜果,對半切開,可以當舀水器,舀水時通過輕拂水面舀起清水"。本義:一種可以製作舀水器的瓜果。
(1) 瓠的一種。也稱"葫蘆" [gourd;calabash]
瓢,蠡也。從瓠省,票聲。--《說文》
瓢,瓠勺也。--《三蒼》
一瓢飲。--《論語》
(2) 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簡陋的堂室)
(3) 用葫蘆干殼做成的勺 [gourd ladle]。如:瓢杓(剖開葫蘆製成的酒器);瓢壺(盛酒的器具);瓢把子(江湖黑話。土匪頭子);瓢簞(飲食只有一瓢水,一籃飯。比喻清寒窮困);瓢勺(把老熟的葫蘆剖成兩半所做成的勺子)
(4) 量詞。用以量水、酒 [gourd ladle]。如:一瓢水
音韻匯集
◎ 粵語:piu4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peu1 piau1 [客英字典] piau1 [陸豐腔] piau3 [梅州腔] piau1 [海陸豐腔] piau1 [客語拼音字彙] peu1 peu2 piau1 piau2 [寶安腔] piau2 [東莞腔] piau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䬣《廣韻》符霄切《集韻》《韻會》毗霄切《正韻》毗招切,$音飄。《玉篇》瓠瓜也。《廣韻》瓠也。《正字通》匏瓢,剖開可為酒尊,為要舟浮水。《周禮·春官·鬯人》禜門用瓢齎。《注》瓢,謂瓢蠡也。《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前漢·東方朔傳》以瓢測海。《揚子·方言》蠡或謂之瓢。《古今注》瓢亦瓠也。瓠其總,瓢其別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