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瓜葉菊潛夜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瓜葉菊潛夜蛾

形態特徵

瓜葉菊潛夜蛾成蟲形似小蒼蠅。雌蟲體長2-3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蟲較小,體暗灰色。複眼紅褐色。翅1對,透明,有紫色閃光。足黑色,腿節端部黃色。雌蟲腹末有漆黑色粗壯產卵器;雄蟲腹末有1對抱握器。卵為長卵圓形,長約0.3毫米,灰白色,略透明。幼蟲長圓筒形,長3.2—3.5毫米,蛆狀。末齡幼蟲體黃白色或鮮黃色。蛹紡錘形,長2.5毫米。羽化前黑褐色。[1]

發生規律

瓜葉菊潛夜蛾在南方1年可發生10代。在北方以蛹越冬,江、浙一帶越冬蟲態不固定。在浙江杭州3月下旬可見成蟲,4—5月發生多,為害嚴重;夏季發生少,秋季蟲口回升,數量不多。成蟲羽化後1—2天交尾產卵。產卵時,成蟲刺1孔產1粒卵。一雌蟲1天可產卵9-20粒,一生可產45—98粒。卵多產於葉背近邊緣處。幼蟲孵化後即可取食。幼蟲期共3齡。在氣溫20—C下,完成1代需14天。

分布與危害 瓜葉菊潛夜蛾在中國各地都有分布。食性雜,寄主有100多種。主要以幼蟲鑽入瓜葉菊葉內蛀食葉肉,潛道縱橫交錯。1葉有時可達數十頭幼蟲,造成葉肉被吃光,引起葉片枯萎。因雌蟲用產卵器刺破葉組織產卵,及雌雄成蟲吸食葉片汁液,使葉片造成許多白點。[2]

防治方法

1.在瓜葉菊花凋謝後,將植株上部剪除燒毀,以殺死潛在蟲口。

2.幼蟲期噴施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必治(40%啶蟲毒)1500-2000倍液、崇刻(50%啶蟲脒)3000-5000倍液進行防治。可連用兩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