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瑤族藥浴

中文名: 瑤族藥浴(藥浴療法)

遺產級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 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 二○○八年六月七日

項目編號: Ⅸ-14

申報單位: 貴州省從江縣

瑤族藥浴,是瑤族民間用以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瑤族藥浴」它以多種植物藥配方,經過燒煮成藥水,用藥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內熏浴浸泡,讓藥液滲透五臟六腑、全身經絡,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目錄

概述

「瑤族藥浴」是瑤族民間用以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瑤族藥浴」它以多種植物藥配方,經過燒煮成藥水,用藥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內熏浴浸泡,讓藥液滲透五臟六腑、全身經絡,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瑤民生活,過去十分艱苦,不但缺吃少穿,缺醫少藥,而且長期居無定所,人們稱他為「過山瑤」。他們游耕於高寒山區,深山老林之中,長年與瘴氣、寒氣打交道,加上氣候多變,毒蛇、毒蟲侵襲,防不勝防。生活環境十分艱難,為適應如此惡劣環境,他們祖先終於發明創造了「藥浴」。這神奇的養生文化,經過數百年歷史,幾十代人的不斷完善,使其成為瑤民苦鬥的盔甲。它記錄着該民族艱難的歷史足跡,閃耀着瑤民群體智慧的光華。

藥浴規矩

瑤家到處可見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寬0.6米,長0.7米的大木桶,這便是用藥水洗澡的「龐桶」,又稱為「黃桶」。過山瑤十分重視洗澡,無論嚴冬酷暑,每人每晚都必須入「龐桶」內浸泡全身,既洗滌刀耕火種時沾染的炭灰泥跡,又通過溫水浸泡解乏,使血脈流通,便於入睡。在冬天浸泡後,更能在料峭的山風中抗禦寒冷,瑤醫在過山瑤這一良好的生活習俗上,利用生產、生活中的自然資源,採集藥物,經煎煮後用藥液浸泡擦身的治療方法,防治疾病,強身健體。

瑤族用藥水洗身,不分男女老幼,全家皆洗,一家人輪流洗,水髒了就換,冷了再加熱。規矩是:先客後主,先小後大,先老後少。現在一些平地居住的瑤民,也逐漸採用了換藥水的方式進行藥浴。婦女生孩子,滿三朝均洗藥水澡,嬰兒洗後健康免疫,產婦可以驅風去瘀,補身強體,產後一星期就可以勞動。用艾葉煎液給初生嬰兒沐浴,可免患皮膚病,用葫蘆卷鬚在年終除夕之夜給小兒洗澡,據說可免出麻疹。瑤族人民過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採用鮮藥草洗澡,對於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意義

瑤族醫藥作為瑤族歷史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及用藥特點。其藥浴療法,更是代代相傳,人人喜愛,家喻戶曉。千百年來,已成為瑤族人民治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習俗。

治療方法

瑤族藥浴——藥浴治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瑤族龐桶藥浴,就是瑤族同胞每天勞動後都要採集新鮮草藥,分別捆成小把,放入大口鍋中煎煮,藥液煮沸後半小時左右。趁熱倒入高70cm 、直徑60cm左右的大桶中,加冷水適量,保持水溫在38℃左右進行洗浴。規矩是先客人後小孩,最後大人洗。每天浸泡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十天為一療程。

瑤族喜歡採集半楓荷、透骨香、鈎藤、九節茶等十餘味草藥來洗浴。半楓荷為金縷梅科植物,以樹皮及枝葉入藥。半楓荷甘、淡,微濕,可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半身不遂,跌打損傷。透骨香為杜鵑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的全株,辛、溫,可祛風除溫,舒筋止痛,治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癤癬腫毒。鈎藤為茜草科鈎藤屬植物鈎藤Uncaria rhynochophylla(Miq) Jacks。的帶鈎莖枝,其性甘、涼,功能清熱熄風,祛風通絡,治小兒驚癇,大人頭暈目眩,婦人子癇等。九節茶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枝葉,其性甘、涼,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肺炎、急性闌尾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傷等。全方以半楓荷祛風,活血、止痛為主,配透骨香、九節茶等活血舒筋、驅風鎮痛,佐以鈎藤等通絡解毒、熄風止痛。全方合用,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血,解毒通絡,強身健體之功。可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惡寒,身痛、關節不利、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腰腿痛以及因疲勞、跌損引起的皮膚腫脹,肌肉酸疼等症。長期應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適應於治療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疼痛、急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偏癱、多發性神經炎、跌打損傷、皮膚瘙癢、婦女產後諸風、外感身痛等症。

藥浴作用

瑤族藥浴所用藥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種多樣,有清熱解毒、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滋補氣血等等。藥浴時,常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季節或不同疾病選擇不同藥物。通常新生兒及產後婦女多選用溫補和消炎的藥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節風、鴨仔風、穿破石、杜仲藤等,這樣可預防產婦及新生兒的各種感染,滋補氣血,促進產婦子宮復舊。產後藥浴,人們稱之為「月里藥浴」,許多瑤族婦女,產後經過藥浴等調養保健,產後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參加體力勞動;同時新生兒往往有隨母藥浴的習慣。勞動後淋雨受寒,也要進行藥浴,可起到溫中散寒、舒筋活絡及恢復體力、預防風濕的作用。常選藥物為老薑、米酒、大發散、小發散、桃樹葉、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藥浴,一般多用活血溫補之藥,如大鑽、小鑽、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這無疑對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患有風濕骨痛或外傷後遺症者,則多選用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強筋健骨之藥,如山蒼子、滿天星、九節風、大駁骨、小駁骨、松筋藤、毛杜仲等,這些藥物可起到舒筋活絡、恢復肢體功能等作用。若患有鶴膝風、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及骨質增生等風濕痹痛,常選用祛風散寒、除濕、活血鎮痛之品,如大鑽、小鑽、十八症、四方藤、兩面針及各種有刺的木本及藤本植物

從江瑤鄉藥浴的程序,還有特殊的規定:如遇到家中來了客人,就得客先主後;無客時,先男後女、先老後幼。藥浴方法是:浴者赤身入桶,在保持適宜溫度的藥液中浸泡20-30分鐘,如藥水溫度過低,再將鍋中煮好的備用藥水摻入。使每位藥浴者浴時的溫度相同。在藥浴中,通過浸泡,讓藥汁慢慢地滲入人體的毛細血管、遍及全身,達到以浴治病的目的。經常藥浴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各種婦科病有一定效果。無病者通過藥浴也能消除疲勞,舒筋活絡,健身防病。

參考來源

深山裡的瑤族藥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