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論地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理論地理學是研究各種地理現象和過程在統一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的學科。它以地理系統中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行為和運動為脈絡,作為識別系統本質的基礎,並由此抽象出地理學中的普遍性規律,進而探討學科的哲學內涵和方法論。

研究簡史

理論地理學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在此之前,雖不少地理學家已經發現和總結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地理學理論,但一直未形成體系。1962年美國W.W.邦奇出版《理論地理學》一書[1],初步論述了理論地理學的基本特點和內容。其後,隨着認識的深化,相鄰學科的滲透、地理數量方法的興起和地理學危機感的脅迫,地理學家們更綜合、廣泛地研究了地理環境中的系統規則及其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1963年,E.A.阿克曼在美國地理學會會刊上發表《地理學的研究前沿在何處》一文,強調了理論地理學的意義和價值。

特點

理論地理學力圖揭示地理學整體本質。它已經或正在證實,地理系統的空間結構、空間組織、空間有序和空間行為等,能夠很好地耦合於自然地理過程和人文地理過程之中。它以認識地理區域的整體表現、集合效應和宏觀趨勢等作為有別於相鄰學科的研究目標。同時,又從物質、能量和信息在地理空間中的遷移、轉換和貯存的特徵中,揭示地理流、地理勢、地理場、地理譜和地理熵等具有統一基礎的指標,由此對於地理系統的可測性、可比性、可控制性和定量化作出貢獻。

理論地理學的科學地位在以下方面得到肯定:

①在各類學科中,地理學幾乎是惟一的既聯繫着自然環境,又聯繫着社會經濟的獨特學科。理論地理學具有溝通自然系統與人文系統之間聯繫的橋樑作用。

②在地理學的傳統體系中,似乎總也擺脫不了二元性的約束,在認識上,或單獨強調區域,或單獨強調部門,無法圓滿地解決地理學的統一問題。理論地理學則被認為是實現解脫的希望所在。

③承認自然環境是一架「精巧機器」,也就必然承認地理系統中的協同性。這種協同性不僅表現於各類自然要素之間的互相影響和匹配之中,而且表現在人與自然之間的複雜關係之中。理論地理學為尋求統一基礎上的普適指標具有獨特作用。

④一切地理研究的結論都是空間關係研究與時間過程研究的統一體。理論地理學提供了時空耦合的基本法則和基礎[2]

視頻

理論地理學 相關視頻

理論地理學之父

參考文獻

  1. 理論地理學讀書報告,豆丁網,2011-07-16
  2. [轉]應用地理學、理論地理學,新浪博客,20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