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玻璃翠 (何氏鳳仙花別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玻璃翠 (何氏鳳仙花別名)

玻璃翠
原圖鏈接

玻璃翠,是鳳仙花科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因其花、葉、莖都呈肉質,主杆半透明,酷似玻璃,故得名。平時枝葉青翠,花色妖艷濃郁,如同盛妝美人。如栽培得當,可四季開花,是一種良好的室內小型盆栽觀賞花卉。盆栽觀賞花卉,亦作花壇用花。溫暖地區或溫暖季節可布置於庭院或花壇。

基本信息

中文名:何氏鳳仙

別 名:玻璃翠

玻璃翠
原圖鏈接

拉丁學名:ImpatiensholstiiEngleretWarb.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鳳仙花科

屬:鳳仙花屬

種:何氏鳳仙

分布區域:原產非洲熱帶,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

簡介

何氏鳳仙俗稱玻璃翠,是鳳仙花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非洲熱帶地區。現在世界各地常廣泛引種栽培。在我國廣東、香港河北、北京、天津溫室中常見栽培,供觀賞。此種廣泛分布於中、東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馬拉維及博茨瓦納等國。生于海岸林區陰濕處,海拔1800米。由於多年園藝栽培,葉形及花顏色多變化,是一種常見的美麗的盆栽花卉。

形態特徵

玻璃翠株高20厘米至40厘米,葉片亮綠色,花大,直徑可達4厘米至5厘米,只要溫度適宜可全年開花。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玫瑰紅、紫紅、朱紅及複色。可作家庭蒔養的優良盆花。

生長習性

玻璃翠性喜溫暖、濕潤環境,溫度以18℃至25℃最好,越冬不能低於10℃,保持在13℃以上才能開花不斷。盆土要保持濕潤,在夏季要每天澆一次水,冬季要少澆水,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在開花時避免着水,同時需要充分的光照,否則花少也不鮮艷,同時還會徒長。為保持緊湊的株形,可以進行打頂,增加側枝,繁花葉茂,才是一盆好花。

養殖方法

1、播種

普通在初春或初秋時進行。種子細微如粉末,用淺盆裝 鬆散肥美的壤土,澆足水滲下後,將種子平均的撒播在土面上。可不用蓋土,盆上蓋玻璃,溫度堅持在20℃ 左右,10天左右即可出苗。真葉三、四片時移植小盆內,苗高8至10厘米時定植在12厘米盆內,並進行打頂摘心,以促進分枝,三、四個月後即可開花。

2、扦插

全年均可進行扦插,以春秋旱季為宜。選強健的嫩枝作插穗,每10厘米一段,刺進砂質土中。常常噴水,室溫在20℃至25℃最好,五十天左右就可以生根,生根後即可移栽到盆中。

3、分株

繁衍時,可將植株的根切分數塊,切斷處塗以草木灰以防腐朽, 分盆栽植即可。 玻璃翠的同類植物還有蘇丹鳳仙,莖葉上有紫暈, 花朱赤色,栽培和繁衍辦法與玻璃翠一樣。

4、栽培治理

性喜暖和、潮濕情況,溫度以18℃至25℃最好,越冬不以低於10℃,堅持在13℃以上才幹開花不時。越冬是它的栽培要害之一。

玻璃翠喜半陰,多在室內養護。夏秋放在蔭涼處,不克不及露天暴曬。因日光太強,葉色變黃,極易枯死。春、秋季要放在朝陽的當地,冬天室內溫度維持在13℃以上,方能枝葉青綠,常常開花。盆花培育土普通2年至3年改換一次。

玻璃翠喜半濕,畏乾旱。過濕易爛根,但延續乾旱數天又會枯死。夏日酷熱、澆水要足,但要避免雨後盆內積水。玻璃翠喜空氣潮濕,若空氣枯燥,不然會使葉片落空翠綠的光澤,甚至發作葉片不伸展,萎縮捲曲,邊緣乾燥的景象。因而夏日除了恰當遮陽免遭強光直射外,天天數次向葉面噴水和向盆花周圍地上灑水,可以添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堅持葉片翠綠。冬天要少澆水,要有較高的空氣濕度,在開花時防止着水,還需求充沛的光照,不然花少也不艷麗,還還會徒長。

玻璃翠對泥土和肥料要求不嚴,只需排水優越的泥土即可。栽培前,盆土內可摻進些有機肥料做底肥,凡間每月澆施一次麻醬水或豆餅水,花期時每周施一次豆餅水。發展期每隔10天施一次追肥;以腐熟餅肥水為宜,肥液濃度為0.2%;開花後15天施一次。肥水缺乏時莖葉薄黃而影響開花;肥水過足或過度隱蔽會使植株莖葉徒長,輕易倒伏,應實時中止施肥,並摘除枝頂,促使下局部枝。[1]

方法防治

環境控制:高溫高濕有利於病菌繁殖,故栽培時應避免密植,以利通風。溫室種植時,若氣候正值日夜溫差大,則應避免在傍晚澆水,以免夜溫下降,造成濕度過高,甚至水氣凝結。此外,適當的控制溫度,亦可抑制病害傳播。 保持清潔衛生:若有受感染的植株及葉片,應立即移出或除去。澆水時應避免弄濕葉片。

藥劑防治:使用各種劑可有效地預防或抑制病蟲害傳播。另外,高溫多雨時因氣候潮濕,易造成莖腐,欲取扦插苗作無性繁殖,不應在此進行,以免因母株早已受到污染,而造成扦插苗腐爛,不易生根,或是長成不健康植株。[2]


相關視頻

冬天養護玻璃翠,只要記住這幾點,輕鬆好養,花期還超長

夏日大作戰特效師5期玻璃翠,又名玻璃海棠,因其花、葉、莖都呈肉質,酷似玻璃,故得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