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現代生態觀的殊途同歸(王國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現代生態觀的殊途同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現代生態觀的殊途同歸》中國當代作家王國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現代生態觀的殊途同歸

賈平凹小說中豐富的動物形象,在他的文學世界裡構成了一個生態世界。在這個生態世界裡,一方面反映着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真實的生態關係,另一方面作者也用自己的生態觀念,為這個世界制定了規則。「當代動物敘事不遺餘力地在探討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內在錯綜複雜的情感邏輯關係,自然也最易引起人們關注的目光,並更加易於站在時代的最前沿激發公眾與社會普泛意識的情感共鳴。」而賈平凹的生態觀念,似乎並不為動物敘事研究者所推崇。有學者認為是從短篇小說《鴿子》開始,賈平凹開始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意識,動物才作為生命主題進入了他的倫理視域。但是,「在賈平凹那裡『生命意識』更多的是中國傳統佛家思想中的輪迴、因果報應觀念的再版,而不是現代科學基礎上注重動物的感覺、內在價值或生理特徵的『生命觀念』。這種神秘主義的視角使他遠離了『去魅』為特徵的現代倫理關照下的生命意識。」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小說中的佛觀念和各種魔幻色彩,《土門》《懷念狼》等具有警示作用的生態文本才會黯然失色。

誠然,賈平凹小說中多受到傳統佛家、道家思想的影響,也確實存在着許多神秘主義的描寫。在《古爐》中作者就寫過關於人與動物間因果報應的故事:一個病人靠喝黃鼠狼血來治病,背上反而生了黃鼠狼頭這麼大的膿瘡,最後不治而亡。小說中也有一些迷信的風俗和說法,例如早上起來看見蜘蛛說明當天將有大事發生,貓頭鷹代表着死亡,狼過村代表要漲水等。《古爐》中老人將吃剩的牛頭埋葬也是出於一種樸素的原始崇拜。儘管小說中的一些動物敘事是非科學的,但確實真實反映了農村的生活,因此從這一點上再來理解的話那些「迷信」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傳統生態倫理難道真的與現代生態觀念完全格格不入嗎?其實賈平凹小說中所體現的傳統生態倫理與他自身的生命體驗不無關係。「我甚至產生過我為什麼生着為人呢,若是別的,譬如一塊石頭,一棵樹多好。這種意識曾一度很強烈,我看石頭和樹都好像是人變的,將凡是有過生命的萬物視為一致,就沒有了高低貴賤之分。」他的小說也充分反應着這種「萬物皆靈」的生命意識。小說《商州》中的人物「禿子」就曾經有過「莊周夢蝶」的體驗和感受;《古爐》中與動物為伍的男孩「狗尿台」更是夠切身體會各種動物、植物甚至是一塊丑石的內心情感。

「萬物皆靈」的生命意識,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以動物為神靈,人類為它們祭祀,將它們刻畫成圖騰,而圖騰的出現就意味着這一族的人將圖騰中的動物視為祖先。「人與動物的親屬關係實質就是一種最簡單樸素的原始藝術萌芽的元素之一。」而現代科學證明人與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也並非無稽之談,自達爾文進化論產生,「原始人並不認為自己處於自然等級中一個獨一無二的特權地位上。所有生命形式都有親族關係似乎是神話思維的一個普遍預設……自然成了一個巨大的社會——生命的社會。人在這個社會中並沒有被賦予突出的地位。他是這個社會的一個部分,但他在任何方面都具有同樣的宗教尊嚴。人與動物、植物都處於同一層次上。」從這個層面講傳統的生態倫理與現代生態觀念並不相悖。現代生態觀念要求人們用科學的角度來探索動物的內心世界,了解動物的真實感受,要求人類不再以「人」的視角揣測動物,而要站在動物的立場上。但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不現實的。因為無論我們怎樣利用科學去客觀地了解動物,也始終無法脫離人的主觀意識。

[1]

作者簡介

王國華,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