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環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環比,統計學術語,是表示連續2個統計周期(比如連續兩月)內的量的變化比。[1]

季節調整

環比數據多為經過季節調整的。為便於用戶使用,在發布當期環比數據的同時,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模型自動修正的當年前期環比數據.。而由於季節因素影響到兩個對比時期數據的可比性,因此環比統計需要通過季節調整模型對原始統計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但由於所選擇的季節調整模型的差異,以及模型中參數確定方法的差異,得到的環比統計結果也會有所不同,這也正是環比統計工作的難點所在。季節調整中,主要採用的方法有ARIMA模型,即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

分類

發展速度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可分為同比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均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環比分為日環比周環比月環比年環比

同比與環比

環比的發展速度是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如計算一年內各月與前一個月對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說明逐月的發展程度。如分析抗擊「非典」期間某些經濟現象的發展趨勢,環比比同比更說明問題。 學過統計或者經濟知識的人都知道,統計指標按其具體內容、實際作用和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發展速度可分為同比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簡單地說,就是同比、環比與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 定基比發展速度,也簡稱總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某一固定時期水平之比,表明這種現象在較長時期內總的發展速度。同比發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發展水平與上年同期發展水平對比,而達到的相對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 同比和環比,這兩者所反映的雖然都是變化速度,但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來說,環比可以與環比相比較,而不能拿同比與環比相比較;而對於同一個地方,考慮時間縱向上發展趨勢的反映,則往往要把同比與環比放在一起進行對照。[2]

環比分析

所謂環比分析,就年報而言,就是將下半年業績數據與上半年業績數據做比較。其中,下半年業績數據可以用全年數減去中期數獲得,將得數除以中期數,再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報告期環比增減變動比率或幅度。 通過環比分析可消除年報缺陷給投資者造成的誤導。大家知道,年報的同比分析就是用報告期數據與上期或以往幾個年報數據進行對比。它可以告訴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或幾年中,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增長還是滑坡。但是,年報的同比分析不能揭示公司最近6個月的業績增長變動情況,而這一點對投資決策更富有指導意義。 例如 :某公司2000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為395364萬元,2000年中期主營業務收入為266768萬元,二者相減得出下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28596萬元,再用128596萬元減去266768萬元,再除以266768萬元,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該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環比大幅滑坡51.80%的分析結果。通過環比分析可消除年報缺陷給投資者造成的誤導。

環比增長

與歷史同時期比較,例如2005年7月份與2004年7月份相比稱其為同比;與上一統計段比較,例如2005年7月份與2005年6月份相比較稱其為環比。 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100%。 環比有環比增長速度和環比發展速度兩種方法。 環比即與上期的數量作比較。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長了多少。 環比發展速度,一般是指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時期水平之比,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速度,反映現象在前後兩期的發展變化情況。 環比發展速度=本期數÷上期數×100%,如:本期銷售額為500萬,上期銷售額為350萬。 環比增長速度=(500-350)÷350×100%=42.86% 環比發展速度=500÷350×100%=142.86% 環比增長速度= 環比發展速度-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