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鎮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鎮南

王鎮南(1895~1961),男,漢族,河北南宮人,原名王樹鼎,劇作家、導演。1917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主要作品

有《哭长城》、《打土地》、《扫穴犁庭》等。

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勞動,1959年被開除公職。1960年河南省文化局為他平反。

人物簡介

王鎮南(1895~1961),原名王樹鼎。河北南宮人。劇作家、導演。

1917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9年到河南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洛陽、開封等十幾所學校教授生物課,編撰生物學專著兩冊。

人物生平

王鎮南在大學期間開始接觸京劇,曾與著名京劇演員筱翠花合演《四郎探母》中《坐宮》一折,飾演楊延輝。1937年春,參與組建以常香玉、張同慶為首的中州戲曲研究社,從事編導工作,將豫劇改良深入一步。他與史樹明合作,將王實甫的《西廂記》改編成豫劇《六部西廂》,在保留原作精華的基礎上,根據河南梆子的特點使之唱詞地方化、通俗化,有了舞台調度及導演處理,並充分發揮了豫劇擅唱的特點。經他指導排練,由常香玉等公演,轟動開封劇壇。《六部西廂》成為豫劇代表劇目之一。同年他還創作了《哭長城》。1938年創作現代戲《打土地》,旨在激勵人民奮起抗日之心。1942年參與愛國學生運動,被國民黨當局下令嚴辦,幸聞訊出逃方免於難。1945年又創作《掃穴犁庭》。王鎮南在戲曲改良方面成績卓越,與樊粹庭同為知識分子參與豫劇改革和創作的先驅。1947年5月26日《正義時報》刊文評介,譽他為「梆劇泰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鎮南被安排參加河南大學文史院師資訓練班學習。1950年調到河南省教育廳專司戲劇工作,並在河南省藝術學校任戲劇教員。1951年擔任河南省文教廳戲曲改進委員會副主任。他先後整理改編了一大批傳統劇目,如《反徐州》、《玉虎墜》、《蝴蝶杯》、《秦雪梅》、《破天門》、《杏元和番》、《張羽煮海》、《三孝堂》、《寇準背靴》、《洛陽橋》、《對花槍》、《桃花庵》、《藍橋會》、《賣苗郎》、《絲絨記》等,並將話劇《棠棣之花》改編成豫劇,使豫劇藝術得以推陳出新、繁榮發展。他撰寫的《關於豫劇的源流和發展》、《怎樣寫河南梆子》等論文,在戲劇界很有影響。並創作有曲藝作品《仨螞蚱》等。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勞動,1959年被開除公職。1960年河南省文化局為他平反。[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