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逸(生卒年不詳),字叔師,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縣)人。是東漢著名文學家。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楚辭學者所重。
又作有賦、誄、書、論等21篇,及《漢詩》123篇,今多散佚,僅存《九思》,為哀悼屈原而作。明人輯有《王叔師集》。[1]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王逸
|
生卒 不詳
|
字號 字叔師
|
民族 漢族
|
官職 豫州刺史,豫章太守
|
出生地 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縣)
|
所處時代 東漢
|
主要作品 《王叔師集》、《九思》
|
主要成就 《楚辭章句》
|
人物介紹
王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漢安帝元初中為校書郎,漢順帝時官侍中,漢桓帝延熹間為豫章太守。 [2]所作《楚辭章句》,是現存《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學者所重視。[1]
王逸曾參與編修《東觀漢記》。並著有《楚辭章句》,是《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學者所重視。《楚辭章句》到了宋代,有了學者洪興祖的進一步註解,形成流傳甚廣的一個楚辭版本——《楚辭補註》,從此以後《楚辭章句》與《楚辭補註》通常並行為《楚辭補註》。 [3]
人物作品
作品介紹
- 《楚辭章句》,大約成書於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左右,王逸為校書郎時。該書既保存了屈宋及漢人的楚辭作品,是《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
- 《楚辭章句》是對《楚辭》的注釋。《楚辭》一書,在從戰國到東漢較長時間中,經多人陸續編纂成的。景、武二帝之世,淮南王劉安及其賓客所輯《楚辭》影響較大,在當時較流行。
- 元、成二帝之世,《楚辭》經劉向增補定型,共為16篇,成為總集之祖。16篇為:《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以上為屈原所作)、《九辯》(宋玉)、《招魂》(屈作,王逸謂宋玉作)、《大招》(王逸謂屈作,或言景差作)、《惜誓》(賈誼)、《招隱士》(淮南小山)、《七諫》(東方朔)、《哀時命》(嚴忌)、《九懷》(王褒)、《九嘆》(劉向)。
- 王逸以劉向所編定16卷本《楚辭》為底本進行注釋,名《楚辭章句》。現存《楚辭章句》有17卷,多出王逸作的《九思》1卷。
- 王逸作《楚辭章句》,先在每篇作品前加上小序,以考其作者和創作時間,簡釋題意、闡述作者的創作意圖;再對每篇作品逐句作注,着重詞彙的解釋。保存了不少漢代的舊說,對《楚辭》中的方言土語也作了解釋。《九章·抽思》以下的諸篇注文,往往隔句用韻,對古韻研究也很有價值。王逸以經學思想評論屈原作品,把「諷諫」看作是屈原作品的價值之所在。
史書記載
- 《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列傳第七十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