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運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運虎,男,36歲,山東聊城莘縣人,馬來西亞Limkokwing大學MBA(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畢業。

2006年伊始藉助國務院制定的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乘着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的東風,先後創辦了華電瑞能(北京)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華電瑞能(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華電瑞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雞毛信(北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皆由他擔任董事長。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學生勤工儉學和自助創業,他又創辦了以大學生為主要受眾群體的社區與電商購物網絡平台雞毛信驛站。

主要社會職務: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科技事業部常務副部長、北京山東企業商會副會長等職務,此外還擔任中國青年海歸協會副會長,聯合了一批"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和海歸創業家,與中國本土企業家對接,與國內各級地方政府對接,與國內各種優秀組織對接,解決留學人員創業過程中的人脈和文化斷層問題,幫助他們尋找更多的創業機會,了解國內各地政府對于海歸創業政策的支持,營造更好的創業氛圍。

王運虎

創業也需要"拿來主義"

--專訪中國青年海歸協會副會長王運虎

在中關村創業海歸圈子裡,王運虎並不是一個典型代表。

一般而言,創業海歸通常是以技術見長,出身名校,在國外習得某一先進理念和技術,回國加以實踐。雖然多年在電力行業里摸爬滾打,王運虎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行人。正是這樣一個外行人,憑藉自己的勤奮和一股子闖勁,讓華電瑞能在短短七年時間裡,年收入已達上億元。

他跟記者做了一個比喻,很多事情往往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技術的圈子來思考問題,通常能得出對事物更獨特的看法。

王運虎的"洋墨水"肚子

1978年,王運虎出生於山東聊城莘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貧窮的經歷造就了他勤奮、能吃苦的樂觀性格。更為重要的是,他天生具有一雙慧眼,思維活絡,能夠快速捕捉到新鮮事物的氣息。

早在青島上學時,他的組織和商業能力就已嶄露頭角。他組建了學校第一支集郵協會,並邀請校長作名譽會長;因為學生戶口為集體戶口,四年後要遷回原址,屬地派出所不願意給學生辦理身份證,但是在他的努力協調下,在校學生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證,結束了在校生沒有身份證的歷史;他向紡織廠下訂單,生產出一批批印有學校名字的文化衫,賣給入校新生;他聯繫協調新華書店,以批發價拿到英語詞典,再低於市場價賣給要買詞典的學生。

在他上小學時,因為貧窮而有一段輟學的經歷;1996年到了大學二年級,當時人們還不知手機為何物,他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手持大哥大的大學生創業者。

1999年畢業後不到半年內,他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青島泰戈爾工貿有限公司,向國外出口藝術蠟燭。

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有趣的經歷,"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一次展會上,我沒有錢租賃攤位展示自己的產品,於是就每天站在展館門口,碰到外國客戶就主動打招呼、發彩頁,邀請他們到賓館看樣品。因為質量優良、價格低廉,接到了一個小訂單,客戶看到產品的優良的質量都非常滿意,逐漸把大的訂單交給我做。"

"當時,海爾集團張瑞敏評價進出口蠟燭這個業務,一支藝術蠟燭的出口創匯抵得上一台冰箱的出口創匯。"

當別人跟風進入藝術蠟燭出口這個行業的時候,王運虎又在考慮下一個商業突破口。

2006年國務院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王運虎乘着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的東風,創辦了華電瑞能(北京)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一個學國際貿易的文科生,如何在電力行業的沃土裡精耕細作、有所收穫?他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他本人很善於學習,喜歡帶着問題與別人交流溝通,有不懂的就去向專家請教。

在公司管理上,他奉行一個原則,"用人不疑,要充分尊重自己的員工,你付出50%的尊重,也許會獲得200%的回報。"

他將不同領域的人才統一到公司里。例如千人計劃學者張濤博士,在自動化控制領域有專業建樹,王運虎邀請他技術入股成為公司股東,使得這一領域的最新技術也在公司里迅速推廣。

為了克服外行領導內行的難題,王運虎在公司成立之時選擇入駐華北電力大學國家科技園。

"華北電力大學專業特色比較明顯,主攻電力,企業可以將學校實驗室的科研成果直接產業化。另外,電力行業的很多技術人員和高管從這所學校畢業,國家電網和五大發電集團是學校理事會單位,強大的校友人脈,對市場推廣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背靠華北電力大學國家科技園這棵大樹,華電瑞能駛入了企業發展的快車道。

以節能環保為主線

華電瑞能以電力行業為主線,業務涵蓋高、低壓動態無功功率補償及諧波治理成套設備,微機保護、電力監控儀表、開關櫃智能操控裝置、低壓電動機保護等電力領域的智能測控裝置研發、製造、安裝、維修服務及工程項目建設。

其中,無功補償裝置是公司標杆產品,也是穩定增收的主要來源。2006年,HDRN770調壓型電壓無功補償裝置通過中國電科院型式試驗。

一直以來,在國內電力行業,由於低壓配電建設滯後,網架薄弱、設施老化、線路長、線經小,配電變壓器大部份為高能耗變壓器,國家環保總局提出以高壓補償為輔,以低壓補償為主的方針,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2007年7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下發了《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意見的通知》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煤礦宜採用動態無功補償和就地無功補償。

在電氣技術領域,無功功率是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物理量。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的電場,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這正是無功功率交換的規律。無功功率可以保證電能質量,促使電力系統安全運行。通過無功補償的方法,可以穩定受電端及電網的電壓,提高供電質量,改善系統的穩定性,提高輸電能力,並且避免系統電壓崩潰和穩定破壞事故,提高運行安全性。

可以說,無功補償不但對企業有利,對整個供電網絡也有利,從而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結果。

"輸配電企業安裝無功補償產品,發一度電可以節約3克煤。一個60萬瓦的電廠,每年節能10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沒有無功補償,輸配電企業每年還會面臨幾百萬元的罰款。"

從2004年至今,華電瑞能在無功補償技術上已歷經了幾代更新,從HDR型分組投切無功補償裝置,到DWZC調壓型電壓無功自動調節裝置,從HDR型低壓無功動態補償裝置,再到HDRMCR型SVC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等,有效提升了電能質量。

在過去一年中,華電瑞能僅憑無功補償產品和相關電力設備產品收入已達到1.4億元,市場覆蓋內蒙古、東北、華北,廣東.海南等多個省份。

山東人在全國範圍的良好口碑也為王運虎積累了廣泛的人脈關係,一個電廠推行成功又發展到一個供電局,接着又一個大型廠礦企業、又一個供電局,他從一點一滴做起創造了良好的信譽。

"賺錢一定要本着自己的良心,要盡到對社會的責任,節能減排正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

營造不同的商圈

目前,華電瑞能集團旗下有華電瑞能(北京)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華電瑞能(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華電瑞能(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華電瑞能(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公司都是由王運虎投資,並且在業務上相輔相成。

電力技術公司從事高、低壓動態無功功率補償及諧波治理成套設備的研發、製造、安裝、維修服務及工程項目建設,公司在無功補償裝置、實時數據庫系統、先進控制系統等產品、技術服務上具有獨特的技術實力。投資顧問公司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為企業及個人提供企業銀行無抵押信譽貸款。汽車銷售公司立足於亞運村汽車市場做金融超市,新成立的教育科技公司將與北大、清華、人大、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合作開設EMBA系列總裁班 。

相較於企業家的頭銜,他的下屬更習慣稱他為社會活動家。"他善於溝通不同的關係,善於用各種渠道做事情,我們也深受感染。"華電瑞能(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向記者談到。

劉峰曾經在銀行做企業貸款業務,近兩年金融市場活躍,王運虎將其收入麾下,負責公司投融資、金融超市、投資基金項目。

投資公司的成立,源於電力行業付款周期長,合同簽署後只能先拿到30%的預付款,而零部件採購又需要大量現款,錢緊張時,王運虎不得不到社會上去拆藉資金。到後來,他索性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一方面,華電瑞能方便自己公司使用低息貸款,用於購買生產用電力元器件;另一方面,華電瑞能投資公司與華電科技園合作,為園區近百家電力企業提供金融諮詢中介服務。

"我們想做金融顧問,以顧問家的角色出現,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2013年,投資公司已經與銀行展開合作,給華電科技園做了集體授信。"就在不久前,華電瑞能不僅從銀行融到了資金,還成功利用兩千萬元,撬動了將近兩個億的授信額度。

除此之外,投資公司還開拓了一些獨立業務,對城北市場、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等一一做了授信。其中,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獲得了3億元的授信額度。亞運村汽車銷售市場內的公司可以通過華電瑞能投資公司向銀行貸款,公司提供前期貸款諮詢和項目申報,"這相當於把他們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大商圈"。

通過貸款服務,公司與商戶達成共識,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2013年,華電瑞能(北京)汽車銷售公司與奔馳商務銷售公司達成合作,一旦北京山東企業商會成員企業、或者王運虎個人的朋友、同學中有購車需求,公司可以做信息對接,幫他們以低於市場價成交。

賣汽車只是做投資的一個延伸。王運虎並沒有指望從中賺得盆滿缽滿,他喜歡交朋友,希望將其作為一種福利,分享給他各種圈子裡的朋友。

信奉拿來主義

"創業多年來,我一直信奉拿來主義。"王運虎強調。

誠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來主義"也未嘗不可。

"拿來主義"一詞出自魯迅先生的著作《且介亭雜文》。與一味模仿不同,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是"有選擇的拿,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王運虎口中的拿來主義,是將國外先進科技環保技術引進來,通過國內科研力量將技術本地化。

2009年,華電瑞能引進了美國貿易發展署重點支持的全球推廣項目--CLIP(火電廠節能減排優化系統),可以使火電廠的節煤率提高1%到3%。

但這個項目在中國還缺乏實際運用的經驗。王運虎帶領有13個博士的研發團隊掌握了中國發電行業的需求,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成本,親自到市場的第一線採集數據,還找到業內的泰斗級人物、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院士用科技做嚮導,力求風險降到最低。他們將火電廠節能優化系統這一先進技術成功引進國內。

"如今是國際技術對華轉移的大好時期。"

隨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生氣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技術轉移正在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國家戰略,成為創新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在當前技術轉移已經成為國際上、特別是發達國家普遍認同和採取的技術創新手段的情況下,中關村也積極在這方面不斷探索,並獲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關村推進國際技術轉移具有豐富的創新資源,旺盛的市場需求。一方面,豐富的創新資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為技術轉移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另一方面,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對技術轉移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王運虎堅定的地認為:"我不推崇完全的拿來主義。首先,國外最先進技術不會給你;其次,任何一個交易都要基於公平合理的原則。"如何做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然後消化、再創新?

王運虎告訴記者,他採取的是一種彎道超車戰略。首先,與國外公司簽署一年期產品代理合同;到了第二年,合同規定對方提供技術,華電瑞能負責本土科研和產品生產。在做的過程中,本土科研水平也被迅速帶動起來了。

"這樣的拿來主義更好更快更直接,比起閉門造車搞創新要強得多。"王運虎強調,"但是,這個拿來主義也要經過本土改造,逐漸在中國形成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總結為,英美技術,中國改造,適應中國市場之需要。"

如何與中國電力技術相融合?王運虎想到的辦法是依託華北電力大學的專業優勢。"華電是國家電力系統規劃的源頭,學校有很多教授、博導對國內的電力技術和電力環境理解深入,很容易與美國電力技術作對接,並且形成創新的東西。"

另外,國外技術本土化創新,還要歸功於王運虎的廣闊視野。他有在美國、馬來西亞的留學經歷。每年,王運虎總要騰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到國外走一走,參加各類高新技術展會。

王運虎的創業理想是,在世界各地成立相關公司,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接着在國內建立省級代理商,形成一個國際技術轉移網絡,加快國家科技創新的步伐。

如今,他已經加入中國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家協會,並擔任常務副會長職務,聯合了一批"千人計劃"留學人員和海歸創業企業家,與中國本土企業家對接,與國內各級地方政府對接,與國內各種優秀組織對接,解決留學人員創業過程中的人脈和文化斷層問題,幫助他們尋找更多的創業機會,了解國內各地政府對于海歸創業政策的支持,營造更好的創業氛圍。

用王運虎的話來說,"集體作戰的力量總比單打獨鬥強得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