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獻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獻民
原圖鏈接 [中醫火神一一王獻民先生【浙江中醫藥大學吧】_百度貼吧 http://tieba.baidu.com/p/3589932545 來自百度貼吧]
王獻民
出生 1959~
河南西平
國籍 中國
職業 老中醫
知名作品扶陽醫學臨證傳奇

王獻民(1959~)老中醫,號「洄溪堂主」,河南西平人,中醫世家,著有《扶陽醫學臨證傳奇》一書。王獻民老中醫

自幼受中華傳統文化薰陶,精思《傷寒雜病論》,貫通火神派及扶陽醫學心法,縱橫於扶陽與溫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

省城鄭州創辦了"洄溪堂中醫館",並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扶陽醫學傳承基地首席導師。王老中醫在臨床上踐行仲景遺風——病

脈證並治相結合,往往是重劑出手、力挽狂瀾,使奇蹟屢現,令患者枯木逢春,成為當代扶陽高手中之鳳毛麟角者。王老在祖

傳藥方基礎上,實踐總結並改進的治療腎病綜合症、腫瘤、結締組織病、免疫性疾病、原發性癲癇、哮喘、口腔潰瘍、鼻炎、

痔瘡、白癜風及牛皮癬等皮膚病,以及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不孕不育、子宮腺肌症、多囊卵巢、嬰幼兒積食等300多個

經驗方,常有藥到病除之效。

扶陽論壇大會發言~簡談對扶陽醫學的理解與應用(王獻民 2015.11.15)

簡談對扶陽醫學的理解與應用

王獻民(鄭州洄溪堂中醫館堂主) 本人自七十年代始臨床至今,從一個赤腳醫生到省城工作然後開辦中醫館,幾十年來堅持讀書,邊學習邊臨床。開始以《傷

寒》、《金匱》和家學為主,後幸得列入鄭盧門牆系統學習扶陽醫學,之後診治過很多大病、疑難病、危急病等。粗略估計,

幾十年來至少有三十多萬人次的診療記錄,學習扶陽法後僅2014年一年,診治人數約2萬人次以上;365天平均日門診量約70人

左右;診治的病人包括內外婦兒,腫瘤,皮膚等各科;一年約用附子5噸以上,生薑7噸以上。我認為,中醫治療各類病症是不

能有嚴格分科的,因為中醫治療的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整體的人……!

我是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十八歲開始行醫,自幼受家學薰陶,承繼家學並誦讀《內經》、《傷寒雜病論》、《易經》等傳統

經典書籍。由於對醫學的酷愛,執着探索,幾十年來臨床愈病無數,但是也遇到很多難以逾越的溝坎性病症,例如腫瘤,癌症

等。

十二年前幸得《欽安三書》,愛不釋手,誦讀數遍,對扶陽醫學有所了解,之後拜讀《扶陽講記》、《盧氏臨證實驗錄》、

《大醫火神師徒傳道錄》、《盧氏藥物綜合闡述》、《金壽老人藥解》、《槐軒全書》等著作後,茅塞頓開,對未來醫道充滿

光明。光陰似箭,經過近些年的臨床感悟,我體會頗深,認為鄭盧扶陽醫學真是濟世活人,正純精高之醫術也!

一、為何要扶陽?

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又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張景岳曰:「天有一

丸紅日,人有一息真陽。」火神之祖劉止唐老先生在《槐軒全書》中曰:「醫道雖多,不外氣血;氣,血之主,而神又氣之主

也;故補血必補氣,氣舒則血舒,無補血法也。」欽安師祖說:「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

生水,在人為腎,一點真陽,舍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以上諸聖賢,對陽氣的重視是

不言而喻的,特別是當今社會,更是十人九陽虛,為什麼呢?自古至今,從來沒有像現在社會穩定,生活安逸富足,代步工具

比較豪華,最不濟也是電動車,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四肢運動比古時甚少,最終導致痰濕內生,陽氣不能充分舒彰,陽氣

升發和斂藏受挫;歷史上沒有現代人精神壓力大,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或失眠而耗損陽氣;更沒有像現代人生冷食品這麼多

種多樣,豐富多彩,貪食生冷的現象相當普遍,導致陽氣的嚴重損傷。比如空調的使用使人類冬天不冷陽氣難以收藏,夏天不

熱而陽氣不能充分生長壯旺,並且不能充分排出蓄積於體內的大量毒邪、伏邪;夏三月本是適當出汗排毒的季節,由於空調的

使用,機體不能通過出汗排除鬱積在體內的伏邪濕毒;這些體內的陰邪,伏邪不能及時排出而長期貯存在體內,是導致大病,

危重病發生的根本原因;疾病的發展於近幾十年來出現不良趨勢,其中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已快速向年輕化、知

識化等人群發展。歷史上沒有像現代人這麼亂用,濫用抗生素和清熱解毒類藥品。在我們傳統中醫的《傷寒論》中,百分之七

八十的處方用藥是以辛溫健脾,化濕解表,溫陽利水的法、藥而出方,沒有用到那麼多的清熱藥,但臨床療效顯著。在我們的

日常生活中,感冒是最常見的病,其實感冒猶如家中進賊一樣,最佳處理的方法是將門打開(如發汗),讓賊跑掉(祛邪),

邪祛而正安;可現在通用的治療辦法是:大量輸抗生素,使用清熱解毒類藥品,致使人體陽氣之門戶不開,邪無出路。寒涼藥

物損傷了抗病的正氣,症狀雖一時好轉,但「臨床所謂痊癒」後的病人會出現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蒼白,便秘或便溏等後遺

證,邪存而正傷。此類治法病邪未祛反而傷及身體之正氣,為以後得大病,疑難病證等埋下了禍根和潛伏的炸彈;古時候沒有

像現在環境嚴重污染和食品安全堪憂的問題,當今陽氣不足或陽氣虛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正如欽安老夫子說:「氣不足便

是寒,究不足之源,因房勞過度者,損耗腎陽;因飲食不節者,則損脾陽;因用心過度者,則損心陽。陽者,氣也;陽氣損於

何處,陰寒便生於何處;積陰日久,無陽便為陰所滅也。」

因此,自古至今,重陽扶陽是治療很多疾病的第一大法!現在老少青壯各年齡段的患者,在我臨床的治療中,十人有九人以上

是陽氣不足,需要以扶助陽氣的方法進行治療。

二、我所理解的扶陽醫學

有很多人認為,扶陽即是扶助人體的陽氣,就是用姜、桂、附之溫熱藥;我認為鄭盧扶陽醫學不是這麼簡單。首先,扶陽要用

姜、桂、附,在一定意義上是可以的,但對於很多病人,若急於應用姜、桂、附是會產生較多熱藥反應或其他不適症狀的。我

在臨床中遇到一些病人,由於外邪較重,經絡不通,三焦不暢,若提前或急於應用附子,必會導致病人胸悶欲死,身體難受甚

而出現一些不可名狀的現象,甚至有些病人被送進醫院搶救,這類患者多脈象緊勁。其中原委實由於他氣機不能通暢,外邪郁

閉,中焦樞機不利,三焦不通;此時應用附子會導致陽氣不能下潛入腎,若陽氣不能下降入於坎水之中,就會上衝心肺,輕者

頭暈目眩,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重者煩躁欲死;雖然這些不適症狀有的可能不用治療,休息幾小時或幾天會自行緩解,但諸

如此類不良反應,對病人或家屬會造成難以接受的心理陰影。

比如在臨床中對嚴重的胸腹水患者或全身水腫的病人,則不可過早大劑應用附子。這些人陽氣多半很弱,並伴有氣滯血瘀、痰

阻氣結、水濕不化,濕毒凝滯,阻塞氣血通行的經絡道路;初始便大劑應用附子,有兩種或多種情況的發生:一者使水腫或胸

腹水更加嚴重或長期得不到清除;原因是,大量的溫陽藥使該患者,原來以冰結形式積存於體內之寒水融化過快,水濕進一步

增加而形成「內澇」;就如2012年冬天,新疆暴發大雪,太陽一出來,大雪迅速融化而形成新疆地區積水成災;第二種結果是

陰陽離決或浮陽外越:因為此時的病人陽氣已微,若用大量附子配伍繁雜,病人自身對藥物的分配和適應能力減弱,極易使所

扶之陽無可依附而外越或促使陽氣離決死亡。以上均是我在臨床中碰到或觀察到的經驗總結。

臨床中怎樣去解決此類患者的病證呢?比如外邪不明顯時可在行水的基礎上選用黃芪黨參填精法,佐以溫陽;若外邪較重,則

在補氣填精的同時,選用適合劑量的透邪之藥,這樣則能起到客水祛而正氣恢復的效果。此觀點是我在臨床中所見所聞,或經

常碰到的現象,不過也是一家之言,希望各位老師斧正。

扶陽醫學是綜合整體觀的治療醫學,不是單純的姜、桂、附的疊加;比如利尿可扶陽,如葉天士所云:〞溫陽不在補,只需利

小便〞,化濕也是扶陽;甚者有時稍佐一點養陰藥也不失一種扶陽辦法。比如我們在治療一些皮膚病的時候,應用溫陽扶陽處

方很長一段時間後,發現患者初始效果尚可,到後來則不能很好地消除病症,若應用一些生熟地、丹皮等之類,反而治療效果

會更快更好。因為這類病症、濕毒多潛於血內,溫陽藥物有時很難到達血府,佐用一些養陰藥物以達同氣相求,期引陽藥入血

以利毒邪外透。我曾治療很多銀屑病或紅皮症合併關節腫大疼痛的病人,就在扶陽的基礎上應用生地30克以上,很快關節腫痛

消失,皮損得到較快地恢復。

再者,在應用扶陽法治病時服藥禁忌非常重要; 臨床上碰到很多病人,特別是小孩,因過食生冷水果或其他寒涼藥物而導致

食積外感的病人很多,這些病例常見不鮮。有些還在治療中不遵醫囑,貪食生冷後使病情反覆或加重,有的甚至纏綿難愈。我

曾在微信上寫了一篇小短文,即《食生冷水果對身體的危害》,現在很多電台於保健欄目大量宣傳多吃水果,多喝涼白開水,

若是陽熱體質,適當吃一些水果還是可以的,但當你體質很弱,甚至陽氣不足,是不能食生冷水果的;我曾經治療兩例十六七

歲的女孩子,因長期貪涼而導致卵巢早衰,均治療八九個月後卵巢功能才得以恢復;其中有一例醫案,患者從小在奶奶那裡長

大,老人家很負責任,恐怕小孩上火,一直多年讓其飲用清涼茶,結果導致小孩十六七歲月經仍不來潮,後經醫院證實是卵巢

功能早衰所致,所以貪食生冷對人體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三、何謂扶陽

扶陽顧名思議就是扶助人體之陽氣,但是扶陽氣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次第的。剛才我已經說過,當病人外感或肺脈很緊,此

時就不能用附子或大量應用附子;因為外邪郁阻肌表,經絡不暢,三焦不通,此時過早應用附子會出現很多不適症狀,應以桂

枝法開表祛邪為先,使郁阻的經絡通暢,待肺脈不緊、胃脈通暢時,方可應用附子或附子法,也就是說「要致富先修路」!在

臨床中吾見到過很多腫瘤患者,於鄭盧醫學切脈辯證其實就是一個外感病的攜帶者,也就是說他寒濕之邪郁阻肌表,內外道路

不通,致使寒邪長期束於太陽進而化燥,病證不能得到緩解;說直白一點,憑脈結果是感冒,但無有感冒症狀的反應,此時應

用桂枝法解表祛邪,很快一些莫名症狀就能得到緩解,後期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應用附子法或四逆法、桂附法、填精

法,一般都會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有時甚至用一個桂枝法就可將腫瘤化掉或消失,當然,治療腫瘤還要加一些消腫瘤之類的

專藥更好。

談到外感,也就是現在的,所謂西醫說的上呼吸道感染,現在很多醫生的通用治法即是消炎,應用抗生素,清熱化痰,清熱解

毒等。我認為對此類患者的治療,應該視陽氣,腎氣盛衰情況而定,所以在臨床中很少應用抗生素或清熱解毒、清熱化痰之類

的藥物,就是一些扁桃體化膿的患者也一樣不用。這類患者在脈診時,肺胃脈大部分很緊滯,有的胃脈很緊,肺脈滯弱,舌

淡,苔厚膩或舌紅苔水滑等;諸如此類患者多是長期應用抗生素或清熱解毒類藥,或長期貪食生冷食物致使脾胃受傷。我們常

說:中焦脾胃是氣機升降的樞紐,什麼是樞紐,通俗的說法即是「門轉子」或叫開關。當氣機不能正常升降時,也就是「門轉

子」死了,不能開合了;此時感受外邪或咳或喘,濁氣不降,氣鬱於肺,郁久則熱;若此時直去清熱,清的是被郁的肺氣或正

常循環的元氣真氣;由於氣被郁而生熱,若應用苦寒之品肺熱得清,胃寒加重,樞紐鬱塞更嚴重,因此導致一些患者病情反覆

發作,終致越清越虛;即使所謂的臨床病癒,患者也多會伴有面色蒼白,食欲不振,大便乾結或便溏、腹痛腹脹或長期失眠、

急躁、夢多等症;之後吃補藥則上火,服清熱瀉火藥則腸胃難受或更傷,這種情況特別是小孩居多;更甚者會導致長期咳嗽不

愈或哮喘、慢阻肺,鼻炎,扁桃體肥大等嚴重病症。

其實此類病的治療非常簡單,那就是用桂枝法或附桂法,建中祛邪。先調其中焦脾胃,脾胃得溫,氣機升降有度;肺熱即隨胃

氣之降而降,其熱隨之得除,既治癒了疾病,又加強了身體的抗病能力;若熱毒過盛,適當佐以清肺熱的黃芩、魚腥草等藥,

病症會很快得到緩解,治癒後的患者食慾增加,睡眠還好。我曾經治療一例三個多月的嬰幼兒,在某兒童醫院住院診斷為肺

炎;一輸液小孩即呼吸困難,面色青紫,嘔吐不食,已住院一月余,下病危通知多次,要求家屬到更好的醫院去治療;患者經

人介紹到我醫館診治,查患兒精神萎靡,咳嗽氣喘,大便稀溏,蜷曲哭鬧不停;我先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加鹿角片、人參等,一

劑而喘鳴聲無,咳嗽減輕,嘔吐停止,食慾增加,不再哭鬧,三劑服完,咳喘均無,尚有便溏、鼻塞等些許症狀,加減共服七

劑而愈。因此,治療感冒發熱濫用抗生素,清熱解毒類藥品,是當今醫療行為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應引起我們醫務工作者高

度重視。

在臨床中發熱是一個很常見的病症,很多患者或醫務工作者不能正確對待發熱,把發熱當「敵人」,這完全是錯誤的。發熱反

應即是對表邪的抵抗力,很多疾病是通過發熱而達到淨化內部環境的。臨床中我也診治了很多發熱病人,沒有應用抗生素或清

熱解毒之類的藥;前面我說過,有很多腫瘤患者就是從一個感冒開始的,很多醫生在治療發熱時唯恐熱退得慢,家長和患者退

熱心切,認為哪個醫生把熱退得快即是好醫生;這樣治療的結果即會行成長期「感冒攜帶」,為以後得大病留下了禍根。其

實,治療發熱,一定要遵循身體的需要,也就是正氣運行的規律而立法遣藥。什麼是身體的需要,怎樣才能判斷呢?我認為很

多感冒,其發熱症狀是機體排除體內垃圾或病邪的主要手段。發燒就好比一個國家被外敵侵略或犯罪分子作亂,國民奮起反抗

一樣,戰爭越激烈,發熱越高,戰爭越膠着,病勢越纏綿;此時要順應身體的需要,即給身體力量,使機體得到有效的陽氣補

充,並幫助機體打開病邪排出的門戶;根據情況按照張仲景的服藥方法:一時辰(2小時)服藥一次,或一日一夜連續服藥,不

斷給機體以能量,一天可服2-3付藥;若患者汗出便通,有的隨即熱退,有的第二天熱退病癒。在臨床中,根據脈象或桂枝法

或四逆法或白通湯法,百無一失。但要注意一些消耗性疾病或腫瘤或貧血或急性傳染性疾病等,此類患者要對原發病進行治

療;若發熱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更大的疾病,很多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皮膚過敏、扁桃體肥大或腹腔淋巴結腫大、腫瘤

心腦血管病,代謝性疾病等均是與發熱或感冒處理不當有直接關係。上述病症通過扶陽法治療,一兩個法對發熱的正確處理,

發熱患者體力就會增強,食眠就會增加,愈後很長時間再不會感冒發熱,這種現象臨床中屢見不鮮,其實扶陽理法也是在治未

病。

總之,扶陽醫學是一個大課題,需大家共同努力去發揚光大。

四、病案討論

病例一

雷某某,女 ,7歲,家住南陽淅川縣,該患者由於父母在鄭州做生意,患銀屑病已一年余,經中西醫多方治療,效不顯,經人介紹到我醫館治療。

一診:2013年2月2日

患者頭面、全身、四肢均有如黃豆或高粱米大的皮損,基本看不見正常皮膚,眉毛頭髮中全都是,皮膚紅,上覆一層白膜,撓則出血,全身脫皮。脈沉細弦滑而緊,舌淡紅,苔白厚膩。先以調理中焦脾胃,佐以祛邪扶正。

處方:桂枝尖15克,生薑45克,白蔻(後下)15克,白菊花25克,霜桑葉30克,法半夏25克,蒼朮15克,白芷15克,土茯苓45克,丹皮15克,生地20克,炙甘草15克。七劑。

二診:2013年2月10日

服上方後,大便稀,脫屑稍減,食慾增加,睡眠較好,舌脈如前。

處方:

上方加蛇皮6克,炙升麻12克。十五劑。

三診:2013年2月29日

舌苔已化,脈沉細而緩滑。

處方:黃附子(先煎2小時)45克,生薑45克,砂仁(後下) 15克,蒼朮15克,炒杜仲15克,油松節15克,茵陳20克,鹿角片(先煎)15克,貢菊20克,霜桑葉45克,淫羊藿15克,桂枝尖15克,法半夏25克,丹皮15克,生地25克,炙甘草15克,蛇皮6克。二十劑。

四診:2013年4月20日

脈沉細緩,舌淡紅,苔厚膩罩黃,頭面部除雙顴有淺色皮損,軀幹四肢以及胸腹部有淡紅色皮損,較前已有明顯減輕。

處方:黃附子60克(先煎2小時),炮姜60克,炙甘草15克,黃柏15克,霜桑葉45克,法半夏30克,貢菊20克,砂仁(後下)10克,鹿角片(先煎)20克,炙龜甲(先煎)15克,蒼朮20克,土茯苓45克,蛇皮6克,丹皮15克,炙升麻15克,生地25克。十四劑。

五診:2013年5月23日

軀幹四肢皮損基本消失,軀幹部偶有發出皮疹,一二天即消失,脈沉細緩,舌淡紅,暗苔薄白膩。

處方:黃附子(先煎2小時)60克,法半夏30克,生薑30克,炮姜30克,炙甘草15克,砂仁(後下)10克,霜桑葉50克,白菊花25克,黃柏10克,蒼朮20克,油松節15克,炙升麻15克,炙鱉甲(先煎)30克,丹皮20克,蛇皮6克,水牛角(先煎)30克。二十劑。

六診:2013年6月16日

皮損已無,尚留皮損退後的白色印跡,脈沉細緩滑,舌淡紅,苔薄白膩。

處方:黃附子60克(先煎2小時),生地25克,丹皮20克,生薑60克,霜桑葉50克,白菊花25克,砂仁(後下)15克,鹿角片(先煎)20克,龜板膠(烊化)10克,黃柏10克,白朮15克,炙甘草15克,蛇皮6克,炙升麻15克,上安桂(後下)10克,炙黃芪30克,西黨參15克 , 廣陳皮10克。二十劑

服上方後,患者痊癒,隨訪至今未復發。

對銀屑病的治療,成熟案例約百例左右,上案是一小孩,因本病小孩發病率比較高,故舉之;本病的發生與其生活習慣、過度應用抗生素、清熱解毒類藥有直接的關係。

小孩由於代謝旺盛,在治療本病時較大人恢復快,此經三月左右的治療患者完全治癒。

由於該病人三歲以前經常患咳嗽、氣管炎、肺炎,反覆輸液住院,並應用過大量抗生素、激素、清熱解毒、清熱化痰之品,致使六七歲時還較同齡兒童體重輕、身高低。

皮膚病的治療,臨床遇到很多,例如過敏、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濕疹、白癜風等。這些病的治療,在扶陽藥物治療的同時,配以專病專藥,能夠收到較理想的療效。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