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漢倫,(1903年-1978年8月17日),江蘇蘇州人,原名彭劍青。1923年出演處女作《孤兒救祖記》。代表作有《孤兒救祖記》、《玉梨魂》、《棄婦》等。

王漢倫
出生 1903年
中國江蘇
逝世 197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彭琴士」
知名作品   《盲目的愛情》

目錄

人物介紹

王漢倫(1903-1978)原名彭劍青,中國第一代電影明星。她原籍蘇州,出生於一個封建大家庭,早年曾在上海教會女校聖瑪利亞書院讀書。父親死後,由兄嫂作主許配給一個姓張的官僚,不久因丈夫和一個日本女人亂搞而離開了他,在上海虹口一所小學以任教維生。1923年由任矜苹介紹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在《孤兒救祖記》、《玉梨魂》、《苦兒弱女》、《一個小工人》等片中擔任主角,以擅演悲劇而出名,在當時曾產生過較大影響。以後曾先後加盟"天一"、"長城"、"新人"等影片公司,主演了《電影女明星》、《棄婦》、《空門賢媳》等片。1929年,她自組成立漢倫影片公司,拍了一部《女伶復仇記》後就宣告結束。1930年,王漢倫激流勇退,告別影壇,以開辦美容院維生。建國後,她是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成員之一,1978年病逝於上海。

人物經歷

王漢倫的父親一代與科舉無緣,他在安徽招商局謀得總辦一職,後來又寓居上海,王漢倫有兄弟姊妹共七人,她最小,被父親視若掌上明珠,來上海後就被送進上海教會女校聖瑪利亞書院讀書。16歲那年父親去世,兄嫂不讓她繼續讀書,由家庭包辦與遼寧一姓張的煤礦督辦結婚,婚後夫妻感情不好,遂離婚回滬。王漢倫在上海虹口小學教過書,在英美煙草公司當過職員,後在萬國體育會任專職英文打字員。兄嫂對王漢倫離婚一事非常不滿,她只好住到乾媽家裡;後來在虹口一所小學裡擔任教員,報酬很少,入不敷出。為了謀得一個收入較豐的職業,劍青又去學英文打字。三個月後,被錄用為四明洋行的打字員。

當時四明洋行有一位同事,名叫任矜苹,他是明星影片公司的股東,並且和"明星"的導演張石川認識。當時"明星"正在籌拍影片《孤兒救祖記》,需要物色一名女主演,任矜苹知道彭劍青對電影有興趣,就對她說,既然你長相不錯,中英文俱佳,應該去拍戲。王漢倫回答既不懂得電影表演,又沒人介紹,不敢盲目行事。於是任矜苹介紹她去明星公司找張石川試鏡頭。張石川讓王漢倫在攝影機前做一些喜怒哀樂的表情,發現她很上鏡頭,於是當場拍板,和她簽訂了演員合同。合同上寫明,片酬五百元,每月拿二十元津貼。

於是在1923年,王漢倫辭掉了四明洋行打字員的職務,正式加入了明星影片公司,開始從影生涯。但她的兄嫂知道後大為惱火,認為她辱沒了門庭。王漢倫決意與家庭斷絕關係,做一個自食其力的新女性。那時候正值端午節,她想到老虎是無所畏懼的,它的額頭上有個"王"字,於是就改姓王,取名漢倫(這是一個時髦的外國名字的音譯)。

演藝經歷

王漢倫在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孤兒救祖記》中任女主角,這是她的處女作。她在片中扮演余蔚如,當時她既不懂得表演理論,也沒有表演經驗,只是聽到導演張石川啟發她要假戲真做,化為戲中人,忘掉自己。在拍攝"聞知丈夫死去"這場戲時,張石川說:"喏,你的丈夫死了,你的唯一的親人突然死去了;可是你生活在一個奉守舊禮教的封建家庭里,禮教是無情的。你年紀還輕,可是不能改嫁,此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喲……"王漢倫聽着,想着,傷心起來,竟然嚎啕大哭,像真死了丈夫似的。 王漢倫扮演余蔚如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擺脫了當時文明戲的表演程式,表演力求生活化;她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會於角色之中,因此演得真實自然。她美麗的容貌、雍容的氣質、楚楚可憐欲哭無淚的模樣,博得了無數觀眾的同情和喜愛。余蔚如成為中國銀幕上第一個賢妻良母的典型形象,王漢倫也由此成為第一位電影女明星(此前的國產片中雖已有了女演員,但還不是明星)。[1]

該片上映後賣座率很高,曾轟動一時。1924年王漢倫繼續主演了《玉梨魂》、《苦兒弱女》、《一個小工人》等影片,但她的薪酬卻一直維持在20元。不久,另一家長城畫片公司許以高報酬,從"明星"挖走了王漢倫。[2]

王漢倫在"長城"拍攝了《棄婦》、《摘星之女》和《春閨夢裡人》。其中《棄婦》一片,是"長城"的創業作,也是王漢倫自己感到滿意的作品。影片描寫一個豪富之家的媳婦,被有外遇的丈夫遺棄,便走向社會謀生,在一家書局當職員,卻又受到經理的侮辱。這使她覺悟到,婦女一定要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於是便投入女權運動。後來丈夫又想和她言歸於好,被她拒絕了。丈夫惱羞成怒,誣告她是亂黨,她只好遠離塵世,隱居到山中,結果又遭到強盜的搶劫,逼得她步入空門,最後病死在尼姑庵里。《棄婦》是一部"問題劇",提出的是"婦女職業問題"。王漢倫之所以喜歡這部影片,是因為自己的身世和劇中人很接近。

王漢倫在"長城"拍了三部影片之後,並沒有得到什麼"高報酬",雖經法院交涉,也沒有着落。此後,她又為任矜苹主持的新人影片公司演了《空門賢媳》,在中華第一影片公司主演《好寡婦》,均獲成功。特別是她為天一影片公司演的《電影女明星》,是由王漢倫、胡蝶和吳素馨三位當紅的女影星聯袂主演的;影片拍成後,王漢倫隨片赴南洋一帶放映,所到之處,轟動一時。由於她在銀幕上扮演的大多為悲劇角色,因此有"銀幕第一悲旦"之稱。

晚年生活

1950年,崑崙影片公司籌拍影片《武訓傳》,編導孫瑜特邀王漢倫在片中客串慈禧太后一角。戲雖然不多(只有一場戲,十句對白),卻是王漢倫在多年來拍攝的第一部影片。

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後,王漢倫拿到了演員工作證。王漢倫還想演戲,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參加排演時,她感到力不從心。因為她過去演的都是反映封建社會的家庭戲,如今要表現的是工農兵,而王漢倫對這些角色卻是不熟悉的,因此她只是在《魯班的傳說》和《熱浪奔騰》等片中擔任過配角。

"文革"期間,王漢倫雖然已經退休,仍難免抄家之厄運。她保存多年的一些電影資料,被洗劫一空。

1978年8月17日,75歲的王漢倫在上海廣慈醫院病逝。8月30日,上影劇團在龍華殯儀館舉行追悼會,她的骨灰由外甥李家震安葬在位於蘇州橫塘的青春公墓。

人物寫真

視頻

0922難忘的中國之聲-王漢倫

一分鐘了解,中國第一代電影明星——王漢倫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