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永畫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畫家

  王永,字雲谷,號愛蓮公主,五十年代生於成都[1]。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院士、王永中國振鳴書畫院名譽院長、西南交通大學書畫協會顧問[2]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菏澤文博書畫院高級畫師、成都市政協書畫院畫師。王永擅寫意花鳥書,兼攻山水及書法[3]

目錄: 1藝術經歷: 2社會職務: 3藝術評價

藝術經歷

  1991年花鳥畫《荷塘翠鳥》入選「四川國畫新作展」;

1992年 在成都舉辦「七人水墨畫展」;

  11月花鳥書作品《雨滴芭蕉櫻桃紅》赴比利時王國 馬林市參加「中國成都造型藝術展」;

  1993年《雨後》、《早春》、《蜀江帆影》等作品入選「93四川中國畫系列展」;

  山水畫《靜靜地山村》入選五省七方地區雄風杯書畫藝術大賽並被載入專集;

  1994年 獲成都——昆明書畫大賽二等獎;

  1996年 花鳥畫《秋聲》獲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繪畫特等獎;

  1997年 花鳥畫《春之歌》獲第五屆東方文學藝術交流展示會銀牌獎;

  1998年作品《金秋時節》獲當代中青年國畫精品大展金獎、全國「紅岩杯」書畫攝影大展一等獎。。

  有作品及傳略入編《世界書畫家名錄》、《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當代書畫名家精英大典》、《中華古今書畫家吉祥福壽作品集》、《全國名人名家書畫精萃》、《當代書法家愛國妙墨集錦》、《四川警察書畫院作品集》、台灣出版《中國成都中青年畫家精品集》、《歐洲中國藝術大賽獲獎作品集》、《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中國百名著名畫家作品集》、《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傑出人物作品選》《當代中國著名書畫篆刻家作品潤格博覽》、《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珍品選》等大型辭書和典籍。榮獲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名人榮譽稱號,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資格證書。作畫之餘也喜愛寫作,有多篇散文作品和大量美術作品刊頭字等發表於國內多家報刊雜誌。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有獲獎。有作品被美、日、英、法、荷蘭、比利時、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港、壹地區及鄧小平、陳毅、朱德故居、吳昌碩紀念館、蒲松齡文學院、澳大利亞中國藝術中心、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新加坡共和國等國內外文博單位及藝術機關收藏。

社會職務

  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院士、中國振鳴書畫院名譽院長、西南交通大學書畫協會顧問、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菏澤文博書畫院高級畫師、成都市政協書畫院畫師。

藝術評價

  梁時民(中國美協理事、著名畫家)

  靈動天趣 神會自然

  ——王永其人其畫

  大自然是一個神秘和充滿勃勃生機、變幻莫測的世界,它包羅萬象,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激勵藝術家們不斷去發現和創造、充實新的生活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個藝術家是否能融天、地、人之靈氣於一體去創造一種再現於自然和生活的藝術語言,而道出自我心靈之聲,使藝術作品深深打動觀眾的心扉,引進共鳴,這是一個藝術家作品成功的所在。常言道:「畫為心聲。」畫家情感的宣洩,達到「心手雙暢和物我兩忘才可能進入最佳的創作境界」。對此,王永先生在創作實踐中有深刻的體會。

  王永先生是近年來畫壇頗具實力和創意的畫家。

  我認識王先生大約有幾年時間了,由於忙,彼此交往不多,只是偶爾在畫展上觀其作品。總感覺這位畫家的作品很大氣,很有靈氣和出手不凡。近日我有幸欣賞了王先生一大批新作諸如山水花鳥、動

王永畫作

物和草蟲等。那筆墨酣暢的荷花、展翅欲飛的小鳥、沉甸甸的金黃色枇杷、毛茸茸的雛雞,還有那憨態可掬的熊貓以及雨中的青城、霧中的峨眉山道、夕陽下歌唱的知了……都使我觀後印象極深,真有愛不釋手之感。那深厚的功力和個性鮮明的畫風,令我嘆服和玩味不已!

  王永先生為人正直忠厚,他常說:「畫品即人品,作畫格調要高,首先是藝術家要充分重視人格培養和自我素質的完善和提高。」他自幼喜愛繪畫,在艱難的環境中學畫,已經耕耘了十餘個春秋。他當過知青,在農村艱苦的環境中頑強地練習素描和畫人物,是祖國北方黃土高原的雄偉氣勢,磨鍊了他的人格,開闊了他廣闊的生活視野並培養了人也日後大氣磅礴、不拘一格的豪邁畫風。無論環境如何,他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在繪畫艱難的道路上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曾經飽嘗,歲月的流逝使他始終有一種危機感。因此,他在作品的構成、技法和立意上都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力爭不斷在創作中有新的繪畫語言。此外,豐富的生活積累使他進一步拓寬了畫路,凡山水、花鳥、人物等他都涉獵,尤精於寫意花鳥畫。在「93四川中國畫系列展」中的《早春》、《雨後蘆塘》,那筆墨的老練沉着和新的構成和意境都令大多數觀賞者讚賞和評價甚高。王先生十分重視畫外功夫,創作之餘,常涉獵於文學、音樂、書法、哲學等知識領域。他廣泛地研究這些姊妹藝術,他常對我說:「全面的修養和廣博的知識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何等重要!」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除努力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以外,亦十分重視深入生活。他攀峨眉、訪青城之幽、探華山之險、游古都長安……積累了意趣。其作用筆揮灑自如,用墨酣暢淋漓、氣韻生動。觀後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1991年,他的花鳥畫《荷塘翠鳥》入選「四川國畫新作展」,一枝出水芙蓉婀娜多姿、亭亭玉立。一隻美麗的翠鳥棲憩於荷梗上顧盼生情,它仿佛在尋找或者期望什麼,碧綠的荷葉上晶瑩透明的露珠令人感到心曠神怡……。又如《五月枇杷正滿林》入選「天府電子杯成都中國畫大展」,沉甸甸的金黃色枇杷掛滿枝頭,枝幹穿插錯落有致,色彩和諧;墨色濃淡相宜,兩隻可愛的山雀在昂首歌唱。它們是在讚美生活呢,還是在歌唱豐收後的喜悅?山雀和枇杷相映成趣,令人浮想聯翩和玩味不已!

  再讀他的山水畫《秋染青城》,在秋天的夕陽下,密密的樹林染上了一層桔黃色的陽光,一望無際。薄暮中,宿鳥正飛向密林深處,叢林中飛泉如一條白練,是那麼寧靜和溫馨,多麼富於詩情畫意!

  總之,縱觀王永先生的作品後我以為其風格大致可歸納為:大氣磅礴、新奇淡雅。他為藝勤奮、善於學習,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對諸多前輩藝術大師的作品他都反覆研習併力求在已形成的風格上再攀藝術的高峰。

  近年來,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有獲獎,多件作品被國內外文博單位及友好人士收藏。可他並不滿足,仍是那樣執著地、鍥而不捨地探索和奮勇搏擊。

  廣闊的原野可以馳騁千里馬,那麼,生活的激流則可以造就優秀的藝術家。

  我深信:王永先生必將再攀藝術的高峰,他一定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

  1996年仲秋於爬壁齋

詞條標籤: 王永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