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明璠府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明璠府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明璠府第位於湖北大路鄉吳田村1組(俗稱畈上王灣。古時該地為一片田畈,畈上聚居着姓王的,故名「畈上王」灣。後王明璠家族從五里外吳田洞引水至田畈,稱吳田村),距縣城3公里。又名「芋園」,即大而無華(非豪宅)之意。又呼為「大夫第」,1901年王明璠因功授受封四品「朝議大夫」,其大門額書有「大夫第」的門匾之故。是湖北省現存單體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宅,享有「湖北第一宅」之稱。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景區規模

府第占地面積1萬餘平方米,有大小天井28個,平面布局略呈長方形,其中住宅區占地3600平方米,以家祠為中軸,家祠由一條大巷直通到底,尾進供奉先祖。其體量之大,保存之完整,令人嘆服,兩個門額上書有「大夫第」的字樣。家祠兩側分別布置面闊5間,通深5進的住宅,每進設有天井、水井和廂房。附屬建築占地3200平方米,主要供下人居住。院落占地3200平方米,建有花園、花池。 走進王明璠府第,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府第從布局到裝修,別具風格,充滿人文氣息和藝術魅力,處處體現出主人的文化素養、思想品位和愛國情感。雖然天井這麼多,但府第的排水系統完善,所以沒有別的村落污水橫流的情景。[1]

景區概況

王明璠府第始建清咸豐年間,建成於同治時期,是湖北僅存的「縣太爺」宅院之一。民居占地達1萬平方米,分為老宅和府第。老宅為王明璠父親王松坡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府第即是王明璠退官回鄉後修建的,占地8800平方米。其中王明璠府第座北朝南,三面環水(吳田港,人稱玉帶河)。平面布局略呈長方形,成棋盤格橫向排列,第一列為家學、糧倉;第二列是青石板墁地的內院;第三列才是主居室、五進十一開間的大夫第;第四列為後院花園、果園。集生產、生活、作坊、學堂、花園、倉庫於一體。府第以宗祠為中軸線,兩邊嚴格對稱布局,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面周11間,進深5進,每進可連通,又各自是一個獨立小院。僅天井就有32個,有房64間。中軸線為一條寬3米、長80餘米的長巷,即是女眷們平日行走的避弄,又是通往家祠通道。長巷盡頭,就是王家祖祠,供奉先祖,雕樑畫棟,裝飾輝煌。府第四周高牆圍護,院外人開鑿的「玉帶河」傍院而流,河之東西兩處分別建「風雨橋」、「功成橋」,兩橋為村落連接外界通道。府第西面和後面,東有荷塘,西有果園,南有竹園,北有後花園。附屬建築占地3200平方米,主要供下人居住。青石板鋪地,兩旁有「講經樓」、「怡濟藥房」、馬廄、碾房、織房、柴房、廚房、牢房和雜役間三十餘間。此外,還有花園、花池、戲樓。[2]

歷史由來

據有關資料記載,王明璠之父王松坡早年務農,僅有一間土磚房。道光末,王松坡改行經營苧麻生意致富,且在縣城開發行票據的商號。咸豐年間,王松坡回鄉擴建房屋即今老宅,當地人稱為「新屋道」。及至咸豐八年,王明璠中舉後到江西當了縣令,王家因此而發達起來。據說王明璠先後曾娶了六個妻子,生六子四女,乃緊鄰其父老屋旁西邊新建房子。房屋除特別闊大(戲樓、宗祠稍有裝飾)之外,比較簡樸,只能稱為大宅而非豪宅,這在當時極為少見。

王明璠(1829-1906年)字奐若,號璞夫,19歲縣試第一,清咸豐八年(1858年)中舉。候補江西樂安知縣,後歷任江西上饒、豐城、瑞昌、萍鄉縣知縣。在瑞昌「倡築長堤以捍水患」,人們紀其功績,稱該堤為「王公堤」。在萍鄉,「保甲之法,亦全省效之」。從政不長,卻有政聲,被上司譽為「江西幹員」。1887年,王藉省墓之由歸家,以教書、養花、種竹為樂。同治年間被朝廷誥授奉政大夫,光緒年間晉封「朝議大夫」銜,享受從四品俸祿而終老餘年。這便是「朝議大夫第」(簡稱大夫第)的由來。

據說王明藩辭官歸家後,其兒孫們每天的早課都要向他請安。這種局面一直維繫到王明藩1906年去世,從此芋園逐漸走向衰落。

參考文獻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