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承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承勛,字叔元,號瑞樓,明朝官僚,曾總督 漕運長達二十年,是明朝最後一任和任職時間最長的漕運總兵[1]。浙江餘姚(今寧波餘姚市)人。

簡介

王承勛,字叔元,號瑞樓,明朝官僚,曾總督漕運長達二十年,是明朝最後一任和任職時間最長的漕運總兵。浙江餘姚(今寧波餘姚市)人。王承勛是明朝哲學家、功臣王守仁之孫。王守仁被明廷封為「新建伯」伯爵位。王承勛的父親王正億是世襲新建伯。王正億去世後,王承勛因祖蔭世襲新建伯爵位;娶妻吳氏。王承勛襲封新建伯後,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8月充任漕運總兵(或稱漕運總兵官),鎮守淮安漕運(後與李三才搭檔),此後總督漕運長達二十年之久。

履歷

乾隆年成書的《淮安府志·歷代漕運》記載,在明朝前中期,全國漕運事務上,「武尊文卑」,即漕運總兵的權力在漕運文官之上。李三才到任後,逐漸扭轉這一局勢。李三才對王承勛「以氣凌駕之」,王忍耐並「移坐其下」,致使此後「武尊文卑」傳統逐漸改變,文官總理漕運事務,武官逐漸空閒。武官僅負責督運,最後連督運的任務也減免了。萬曆四十年(1612年),王承勛請辭回鄉,明廷便撤銷漕運總兵官一職,王承勛遂成為明朝最後一任漕運總兵。

後記

王承勛的長子名叫王先進,無子嗣,故引發後來的新建伯爵位世襲之爭,爭訟曠日持久,長達數十年。

家庭情況

他的祖父是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人稱王陽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縣)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2]

史籍記載

子承勛嗣,督漕運二十年。子先進,無子,將以弟先達子業弘繼。先達妻曰:「伯無子,爵自傳吾夫。由父及子,爵安往?」先進怒,因育族子業洵為後。及承勛卒,先進未襲死。業洵自以非嫡嗣,終當歸爵先達,且虞其爭,乃謗先達為乞養,而別推承勛弟子先通當嗣,屢爭於朝,數十年不決。崇禎時,先達子業弘復與先通疏辨。而業洵兄業浩時為總督,所司懼忤業浩,竟以先通嗣。業弘憤,持疏入禁門訴。自刎不殊,執下獄,尋釋。先通襲伯四年,流賊陷京師,被殺。

視頻

王承勛 相關視頻

大明王朝: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張居正懂了,海瑞卻沒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