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成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成山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出生 1962年
天津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王成山,1962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83年畢業於天津大學;1992年、1996年被天津大學聘為副教授、教授;1994年-1996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作博士後研究,2001年-2002年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做訪問教授;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曾任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院長,現為教育部電力系統仿真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屆、第十一屆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國際大電網會議(CIGRE)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人物簡介

王成山,男,1962年生。 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力教育協會電氣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十一五」國家863計劃《MW級併網光伏電站系統》重點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十一屆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副組長,國際大電網會議(CIGRE)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電力系統安全性分析、城市電力系統規劃、分布式發電系統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1部,獲美國專利2項,發表Ei和Sci檢索論文70餘篇[2] 。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人物履歷

1985.12-1987.06天津大學電力及自動化系助教;

1987.07-1992.06天津大學電力及自動化系講師;

1992.06-1996.11天津大學電力及自動化系副教授;

1996.11-1997.12天津大學電力及自動化系教授;

1997.12-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成山
王成山教授

1997.06-2002.03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副院長;

2002.03-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院長;

2004.01-"電力系統仿真控制"教育部天津市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4.09-1996.09美國康奈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1.09-2002.02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訪問教授

社會任職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力教育協會電氣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十一五"國家863計劃《MW級併網光伏電站系統》重點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十、十一屆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副組長,國際大電網會議(CIGRE)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

參選院士

王成山教授是2015年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且進入第二輪評選

科研方向

(1)電力系統安全性與穩定性

(2)城市電力系統運行與規劃

(3)分布式發電供能系統

個人著作

(1)余貽鑫,王成山,《電力系統穩定性理論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999。

(2)王守相,王成山,《現代配電系統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3)《中國電力百科全書 (電力系統卷)》(第二版)撰稿人之一。

代表論文

王成山,吉興全,輸電網投資規劃的Nash均衡分析(一)----純策略Nash均衡分析,電力系統自動化,第26卷,第19期,p11-15,2002.10

王成山,吉興全,輸電網投資規劃的Nash均衡分析(二)----混合策略Nash均衡分析,電力系統自動化,第26卷,第20期,p1-5,2002.10

王成山,車延博,機組參數影響電力系統穩定性的u分析框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第22卷第11期,p11-15,2002。

H.D.Chiang,C.S.Wang,"Look-ahead Voltage and Load Margin Contingency Selection Functions for Large-Scale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p173-180, Vol.12, No.1, February 1997.

Hsiao-Dong Chiang, Cheng-Shan Wang, Hua Li, "Development of BCU Classifiers for On-Line Dynamic Contingency Screening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 Vol.14, No.2, May 1999.

王成山,王守相,"基於區間算法的配電網潮流計算及算例分析",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第22卷第3期, p58-62, 2002。

王成山,王守相,"負荷變化不確定性的配電網絡重構區間評價方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第22卷第5期, p49-53, 2002。

王成山,鄭海峰,"計及分布式發電的配電系統隨機潮流計算",電力系統自動化,第29卷,第24期,p39-44,2005。

王成山,陳愷,謝瑩華,"配電網擴展規劃中分布式電源的選址和定容",電力系統自動化,第30卷,第3期,p38-43,2006.2。

科研項目

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完成的部分科研項目:

(1)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分布式發電供能系統相關基礎研究。

王成山
王成山院長致辭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結構保留模型的電力系統魯棒穩定性分析。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計及非線性的區域系統聯絡線輸電能力的快速計算與分析。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市場環境下的區域互聯電力系統安全性協同分析。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分布式發電系統運行仿真與優化控制。

(6)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兆瓦級冷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微網系統併網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

(7)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電力系統在線動態安全分析中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

(8)霍英東基金項目:電力系統在線動態安全性分析。

(9)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信息不完備條件下配電系統建模及分析理論。

(10)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市場條件下的電力系統暫態異步並行仿真。

(11)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電力系統動態模型分歧點計算方法研究。

(12)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項目:靈活交流輸電系統的魯棒穩定性控制與分析。

此外,作為項目負責人還完成了數十項與電力企業合作的科研項目.

獲獎情況

(1)"電力系統魯棒穩定性分析",天津市青年科技獎,1994.6[3]

(2)2004年度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3)2000年度中華電力教育基金會"許繼獎教金""教育優秀一等獎"[4]

(4)2001年中國"高校青年教師獎"(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

(5)"城市電網規劃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理論成果)",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5[5]

(6)"城市電網規劃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應用成果)",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9

(7)"鞍山市城市電網規劃", 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10[6]

(8)"配電網運行與改造決策支持系統",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5

(9)"電力大系統安全性與穩定性的理論與方法",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03.6

(10)"城市電網規劃理論、模型、方法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2[7]

(11)"電力系統輸電能力分析與決策的研究與應用",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4.11

(12)"城市電網規劃理論、模型、方法的研究與工程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12

(13)"複雜配電系統綜合技術評價方法研究、系統開發與工程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1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