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宗炎 | |
---|---|
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 | |
出生 | 1913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廣西合浦 |
王宗炎教授,男,1913年1月出生,廣西合浦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英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學外語系講師,1951年晉升為副教授;1970年起任廣州外語學院副教授,1977年晉升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學外語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1]。是中國語言學會第一、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編委會委員,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兩位主編之一。
擅長領域
王宗炎教授是英語語言學家[2],長期從事英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講授過的主要課程有"歐美語言學史"、"英語散文選"、"翻譯理論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豐,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是國內很有影響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之一。目前,王先生主要致力於英漢語言比較研究王宗炎教授參加過《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1983-86),現在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國語與外國文化叢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英語實用技能教程叢書》。
研究方向
應用語言學、英漢語言比較研究。
主要著作
1934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英文系,曾歷任公務員、報館編輯、海關人員、中學教員、中山大學外語系講師和副教授兼任《上海密勒氏評論報》(The China Weekly Review)駐廣州特約通訊員、廣州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英語的教學與研究方面(其中尤以寫作、翻譯見長)、對國外語言學知識與理論的評介以及對語言學著作的評論方面。著有《英語動詞》(主編,商務印書館,1959年)、《英語語法入門》(主編,商務印書館,1960年)、《英語語法圖解》(主編,商務印書館,1962年)、《現代英語管窺》(《現代外語》1978年第1期)、《現代英語書刊中動詞時態的呼應--和呼而不應》(《現代英語研究》復旦大學1984年的第1期)、《縮略語:英語詞彙中的暴發戶》(《外國語教學》1978年第4期)、《回春樓談英語》(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語言問題探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4年)、《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後更名為《英漢教學語言學詞典》)等論著及專業詞典。與許國璋共同主編《現代語言學叢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主編《外國語言與文化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他認為學習英語寫作,不能只求句法無誤,還得說理明暢,措辭得體。寫有《英語病句探源》(《現代外語》1979年第4期)一文,對指導英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翻譯方面,他推崇趙元任的翻譯理論。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他提出翻譯有4難:了解原文詞義難;掌握原文精神難;添上適當註解難;譯出原文風格難。著有《音譯和義譯》(《翻譯通報》1950年第1卷第5期)、《音譯的幾個問題》(《翻譯通報》1950年第1卷第6期)、《詞兒的義譯》(《翻譯通報》1951年第2卷第4期)、《翻譯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祖國語言》(《語文學習》1953年第7期)、《求知錄》(《翻譯通訊》1980年第6期)、《紐馬克論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翻譯通訊》1982年第1期)、《辨義為翻譯之本》(《翻譯通訊》1984年第4期)等。在評介國外語言學的知識與理論方面,他著有《美國學者對語言學中若干問題的探索》(《語言學動態》1979年第5期)、《倫敦學派奠基人弗斯的語言理論》(《國外語言學》1980年第5期,該文引起語言學界的廣泛重視)、《評哈利迪的〈現代漢語語法範疇〉》(《國外語言學》1981年第2期)等。在評論語言學著作方面,他著有《評〈中國語法教材〉》(《語文學習》1955年第6期)、《讀岑麒祥著〈語言學史概要〉》(《中國語文》1962年第4期)、《讀呂叔湘〈語文常談〉》(《讀書》1981年第7期)、《評陳原〈社會語言學〉》(《讀書》1984年第12期)、《〈《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簡述〉質疑》(《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1982年第4期)、《現代西方語言學的述評和試用--評陳平〈現代語言學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第2期)等。另著有《漢字使用者看漢字》(《語言文字應用》1992年第3期)、《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Journal of Macro Linguistics》1992年第2期)、《自我認識與跨文化交際》(《外國語》1993年第1期)、《英語教師看語言和語言學》(《現代外語》1993年第2期)等。譯文有《評斯金納著〈言語行為〉》([美]喬姆斯基著,《國外語言學》1982年第2至4期)、《黎天睦論"着"的核心意義(摘要)》(《國外語言學》1991年第1期)等。
人物軼事
著名語言學家、外語教育家,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宗炎先生遺體告別儀式於2011年6月27日15時在廣州殯儀館銀河廳舉行。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有王宗炎先生親屬、生前友好、中山大學和其他高校的師生200餘人。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萍教授參加告別儀式並宣讀王宗炎先生生平。
獲知王宗炎先生逝世的消息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長春、習近平、劉延東、李源潮、張高麗、張德江等分別發來唁電、唁函,對王宗炎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對王宗炎先生的家屬表示慰問,並送花圈。朱鎔基、吳官正等領導同志也以來電或送花圈的形式表示哀悼和慰問。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等致電對王宗炎先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並送花圈。
王宗炎先生病重期間,中山大學校領導和外國語學院領導曾多次到醫院探望。鄭德濤書記、許寧生校長等學校領導對王先生的逝世沉痛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並送花圈悼念。
發來唁電或送花圈的黨政機關、大學、科研院所和社會團體還有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中共廣東省委老幹部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河南大學、廣西師範大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廣東省外國語學會、廣東省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等。王宗炎先生家鄉廣西合浦的領導以及先生生前友好、學生等也發來唁電或送花圈。
王宗炎教授長期從事英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講授過的主要課程有"歐美語言學史"、"英語散文選"、"翻譯理論研究"等。王先生著作甚豐,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研究涉及普通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翻譯學、心理學等領域,是國內最有影響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之一。王宗炎教授曾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委員(1983-86),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現代語言學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國語與外國文化叢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英語實用技能教程叢書》。他主編的《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語言學類二等獎。
王宗炎先生孜孜不倦,勤奮治學。先生身上非常好地體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他90多歲高齡仍讀書不已,筆耕不止,始終站在學科的前沿。王先生學識淵博精深,論述充滿真知灼見。他治學嚴謹,功底堅實。先生做學問強調求實,"實話實說":他既不膜拜權威,也不恥下問;堅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王先生熱愛教學,言傳身教,誨人不倦,是一位出色的教師,為中山大學外語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先生甘為人梯,熱心扶掖後進,為我國語言學事業的發展做了很多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後學者極為敬仰的良師益友,在學術屆享有崇高威望,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求實求真 學貫中西 北許南王 舉世同稱泰斗。""以誠以遜 德披桃李雲山珠水 今朝痛失名師。"王宗炎先生的逝世是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外語界和語言學界的重大損失。
王宗炎先生千古。
參考來源
- ↑ 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 ,道客巴巴, 2014-10-28
- ↑ 王宗炎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