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復(明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復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王復(1416~1485),字初陽,順天府固安縣(今屬河北廊坊)人正統七年(1442)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太子少保,卒贈太子太保,諡莊簡。

基本信息

本 名: 王復

字: 初陽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順天府固安縣

出生日期: 1416年

逝世日期: 1485年

主要成就: 官至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

諡 號: 莊簡

生平

王復之父王騏,官至裕州同知。王復天性寬厚,沈靜寡言。三歲喪母,侍奉繼母亦十分孝順。王復少年時即博聞強記,得到知縣劉敬賞識,入縣學。正統六年(1441年)中舉人,七年(1442年)成進士。九年(1444年),授刑科給事中。史稱其「聲容宏偉,善敷奏」 。升任通政參議。土木之變後,瓦剌部也先挾持被俘的明英宗進犯京師,邀請大臣出迎,眾人畏懼,王復請求前往,於是改官右通政,假充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敵人出刀要挾,王復不為所動。歸返後,仍任通政,遷通政使。

天順年間,歷任兵部左侍郎、右侍郎。成化元年465年),進兵部尚書,經略北疆,屢出良策,「在邊建置,多合機宜。」還朝之後,自言不善治兵,皇上特命白圭代其職務,改任工部尚書,聲名更勝過在兵部之時。成化十四年,加太子少保。

王復在工部任職十二年,多有建樹。後發生災異,有言官指責其衰老,於是請求退休,未獲批准。過了兩個月,又被宦官汪直攻訐,奉旨致仕歸里。卒贈太子太保,諡莊簡。崇祀固安鄉賢祠。《明史》有傳。 後世

王復子瑁、琛、璟,孫鸃、曾孫采,皆得以進入國子監讀書。

人物評價

《明史》:天順、成化間,六部最稱得人。王翱等正直剛方,皆所謂名德老成人也。觀翱與李秉、年富之任封疆,王竑之擊奸黨、活饑民,王復之籌邊備,姚夔之典秩宗,林聰、葉盛之居言路,所表見,皆自卓卓。其聲實茂著,系朝野重望,有以哉。

《國朝獻徵錄》:復重厚寡言,雅志沖澹,遇人不設城府,臨事審處綽有條理,與人言未嘗有矜異色。一時公卿有大臣體者,惟復人不盡知也,且好古嗜學,廉約自守,不事矯亢,故能以德量保其祿位而終近。時大臣沒而得諡者,多出於同年當道。子居顯位,惟復以公道得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