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叔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叔和
王叔和1.jpg
出生 公元201年
中國山東
逝世 公元280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王熙
職業 醫生 醫學家,醫書編纂家
知名作品 《脈經》

人物介紹

(人物活躍時期約在公元3世紀)名熙,今山東高平人。其生卒年月不詳。   王叔和曾任魏太醫令,「性度沉靜,通經史,窮研方脈,精意診切,洞識養生之道。」(唐·甘伯《名醫傳》)王氏著有《脈經》10卷,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曾整理編纂仲景《傷寒雜病論》一書,使之流傳於今,為中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另著有《脈訣圖要》6卷,《脈賦》1卷,《脈訣發蒙》3卷,《論病》6卷等,均佚。

   王叔和對中醫學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脈學的研究和對《傷寒雜病論》的整理編纂。他總結脈學,編纂《脈經》。繼承前人對脈學研究的成就,匯集了前期醫學名著及先朝名醫的有關文獻,結合自身經驗,撰成《脈經》一書,使脈學理論和方法系統化、規範化,推動了我國醫學的進步,並對世界醫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首先,王叔和對切脈方法進行了重大改進,創製寸口診法,切脈專取兩手寸口,也稱「三部九侯」,以寸、關、尺為三部,以浮、中、沉為九侯。提出寸口分主臟腑的理論,以左寸屬心與小腸,左關屬肝與膽,左尺屬腎與膀胱,右寸屬肺與大腸,右關屬脾與胃,右尺屬命門與三焦。整理脈形,把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24脈,還對各種脈象作了比較形象具體、容易理解的描述,在此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將脈、證、治、判斷預後等統一起來,充實和完備了脈學理論。整理編纂《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使之得以流傳至今。從脈、證、方、治幾個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傷寒論》,一般認為,現行成無己《註解傷寒論》中之《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3篇和書後部分《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以下8篇,均系王叔和所增。突出研究了仲景治法,將仲景所用汗、吐、下、溫、刺、灸、水、火諸法加以分類比較,進行分析,很切合臨證應用。

  他主張早期治療,提倡預防疾病。「凡人有疾,不時即病,隱忍冀差,以成痼疾。……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者,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髒,則難可制。」王叔和《傷寒論》強調了早期診治的重要性。提倡平時講究衛生,反對暴飲暴食,大有預防醫學之意義。

  總之,王氏總結周秦漢魏以來的脈學成就,而又加以經驗,充實內容,著成《脈經》一書,繼往開來,為我國脈學的代表人物,在世界醫學史上也頗有影響;他收集《傷寒雜病論》於散亡之餘,並加以整理編纂,對於保存古代醫學文獻、促進傳統醫學發展有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