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克明(物理學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克明
圖片來自溫州科技館網

王克明(1939年3月2日—2013年7月20日),浙江樂清人,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是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王克明

出生地: 浙江樂清

出生日期:1939年3月2日

逝世日期:2013年7月20日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職 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 籍:中國

履歷

王克明,浙江樂清人,中國傑出的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39年3月出生於浙江省樂清縣黃華鎮。1957年畢業於溫州中學。196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二系。現為山東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波姆物理學會科學成員;長期從事離子與固體相互作用及離子注入光波導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在離子束光電晶體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和他領導的課題組系統地研究了離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電晶體的光波導結構及其特性,提出了形成波導區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導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出了用激光脈衝沉積法製備摻Er的KTP晶體波導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統研究了重離子注入光電晶體中的射程和損傷分布,發展了重離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離散的有效計算方法;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七項,其中重點項目兩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80餘篇;「粒子與光電材料相互作用的應用基礎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離子注入光波導與缺陷研究」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四項;作為負責人完成的「粒子與光電材料相互作用的應用基礎研究」獲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7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王克明的太太張瑛,南京市人。育有一子一女,均成家立業。

現在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克明教授長期從事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在離子束光電晶體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領導的課題組系統地研究了離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電晶體的光波導結構及其特性,提出了形成波導區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導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並揭示了離子注入波導結構的形成機理;提出了用激光脈衝沉積法製備摻Er的KTP晶體波導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統研究了重離子注入光電晶體中的射程和損傷分布,發展了重離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離散的有效計算方法。

主要成就

王克明教授1978年考取出國留學預備生,1980年1月至1982年2月訪問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貝尼)和加拿大蒙德利爾大學。曾任山東大學物理系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山東物理學會理事長。1991年5月,由於「重離子在多元靶中的射程和射程離散的研究」 的貢獻,被選為國際波姆(B?hmische)物理學會的科學成員。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其他科研項目6項。在SC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78篇,年度發表SCI論文數量三次進入全國排名前十位。作為客座編輯之一,編輯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三部,均由SCI刊物作為專輯出版。 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粒子與光電材料相互作用的應用基礎研究」獲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離子注入光波導和缺陷研究」獲2001年教育部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傾角離子注入的橫向離散和損傷研究」獲1996年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載能離子與固體材料相互作用實驗與理論研究」獲1991年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國家發明專利二項。1992年由國家人事部授予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稱號。1995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培養研究生30名,已有14人獲博士學位,3人獲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5人成為德國洪堡學者。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