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門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門點地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玉門點地梅

拉丁學名:Androsace

brachystegia Hand.-Mazz.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族:報春花族

屬:點地梅屬

組:高山組

玉門點地梅(yù mén diǎn dì méi),學名 Androsace brachystegia Hand.- Mazz.,為草本植物。蓮座狀葉,傘形花序,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四川[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由着生於根出條上的蓮座狀葉叢形成疏叢。根出條棗紅色,無毛或被帶白色的短硬毛,節間長4-20毫米,節上有枯老葉叢。

蓮座狀葉叢直徑7-10毫米;葉呈不明顯的兩型,自外層向內層漸增長,外層葉狹舌形,先端鈍圓,無柄,通常早枯,變淡黃白色;

內層葉狹橢圓形至倒披針狀橢圓形,長2.5-8毫米,寬1-1.5毫米,先端鈍,邊緣及頂端稍增厚,背面中肋隆起,兩面無毛或沿背面中肋被極少數毛,邊緣被稀疏開展的硬毛。

花葶單一,稍纖細,高4-40毫米,被稀疏硬毛和短柄腺體;傘形花序1-3花;苞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稍呈囊狀,邊緣密被緣毛;

花梗長2.5-9毫米,被疏柔毛和短柄腺體;花萼杯狀,長3-3.5毫米,基部微呈囊狀,分裂略超過中部,裂片卵形至闊卵形,先端鈍,帶紫色,疏被短柔毛,邊緣具緣毛;

花冠白色或粉紅色,直徑6-9毫米,裂片倒卵形,先端圓形或微呈波狀。蒴果近球形,約與花萼等長。花期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0-4600米的山陰坡和半陰坡草地。

分布範圍

產於青海、甘肅和四川西北部。

主要價值

醫藥:【藏藥】嘎得那保:治炭疽,黃水病《中國藏藥》。

採收和儲藏

秋季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松潘附近。

參考來源

  1. 玉門點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