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絲黑穗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米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又稱烏米、啞玉米,是由黍軸黑粉菌引起的、發生在玉米的病害。該病是在玉米苗期發生的一種系統性侵染病害,病菌侵染種子萌發後產生的胚芽,菌絲進入胚芽頂端分生組織後隨生長點生長,但直到穗期才能在雄穗和雌穗上見到典型症狀
玉米絲黑穗病在世界玉米產區幾乎均有發生,在中國以東北、西北、華北和南方冷涼山區的連作玉米田塊發病較重。玉米絲黑穗病害嚴重時,一般田塊發病率為2-8%,重病田發病率高達60-70%。由於玉米絲黑穗病直接導致果穗全部受害,發病率幾乎等同於損失率,一旦發生對產量影響較大。
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堅決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選用的農藥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要求。可從選育和應用抗病品種,減少初侵染采源,加強苗期栽培管理和藥劑處理等綜合防治措施着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米絲黑穗病
別 名: 烏米、啞玉米
危害作物: 玉米
為害部位: 雌穗、雄穗
病 原: 黍軸黑粉菌
病原特徵
玉米絲黑穗病病菌為黍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Kühn) Clint.),屬真菌界、擔子菌門。厚垣孢子近圓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表面有細刺,萌發時產生先菌絲和擔孢子。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黍軸黑粉菌的冬孢子。冬孢子黃褐或赤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9-14微米。冬孢子間有時混有不孕細胞,表面光滑,近五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7-16微米。冬孢子未成熟前集合成孢子球,成熟後分散。冬孢子萌發產生具3個分隔的先菌絲,側生擔孢子。擔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擔孢子。擔孢子無色,單胞,橢圓形,直徑7-15微米。
病菌發育的溫度範圍為13-36℃,以28℃為最適宜。冬孢子在110℃的乾熱下處理30分鐘,或在65℃熱水處理30分鐘即死亡。病原菌與高梁絲黑穗病病菌是同一個種的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但也有玉米菌侵染高梁的報道)。高粱上的菌系雖可侵染玉米,但侵染率很低。中國的玉米菌無明顯生理分化。
發病症狀
玉米絲黑穗病的病原菌為玉米絲軸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黑粉菌目,軸黑粉菌屬,病菌主要危害果穗和雄穗,形成菌癭。菌癭內充滿病原菌的冬孢子,並殘留絲狀維管束殘餘物,故名「絲黑穗病」。①病株果穗有的不吐花絲,形狀短胖,基部較粗,頂端較尖,苞葉完整,但果穗內部充滿黑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後期苞葉破裂,露出黑粉,黑粉多黏結成塊,不易飛散。黑粉間夾着有絲狀的玉米維管束殘餘。還有的病果穗失去原形,嚴重畸形,成「刺蝟頭」狀。②雄穗發病有兩種症狀類型。其一,雄穗上單個小穗變為菌癭。此時花器畸形,不形成雄蕊,穎片因受刺激而變為葉狀,雄花基部膨大,內藏黑粉。其二,整個雄穗變成一個大菌癭,外面包被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後,黑粉外露。黑粉常黏結成塊,不易分散。
早期發病的植株多數果穗和雄穗都表現症狀,晚期發病的僅果穗表現症狀,雄穗正常。雄穗發病的植株,多半沒有果穗。
發病原因
①土壤帶菌。大部分病田為玉米多年連作,連作年限都在三年以上 。玉米連作,使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的玉米絲黑穗病菌日積月累,造成土壤大量帶菌。
②肥料帶菌。用帶菌的秸稈飼餵牲畜,而絲黑穗病的厚垣孢子經牲畜的腸胃後仍可存活,致使糞肥帶菌;用帶菌的秸稈漚糞,未經充分腐熟,病菌孢子也仍有活力;秸稈直接還田,使病菌隨着植株全部還入了田間。
③病株處理方法不當。病株處理不徹底,隨意堆放在田間地頭,又增加了田間菌源量。
④品種抗病性低 連年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是造成絲黑穗病大發生的主要原因。
⑤春季低溫乾旱。在地溫13~35℃範圍內,病原菌都能侵染,16~25℃為侵染適溫,22℃侵染最高。土壤濕度以中度偏干有利於侵入。春播多數情況是低溫乾旱,玉米出苗時間長,幼苗生長緩慢,給病原菌創造更多的侵染機會。此外整地質量差,失墒快,也會導致土壤偏干,給病原菌侵入創造有利條件。
發生規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病部的黑粉)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糞肥里或黏附在種子表面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土壤里的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其次是糞肥,種子最少,但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厚垣孢子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很強,一般能在土壤中存活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即使經過牲畜體內消化後,在糞便里仍能保持很強的活力。玉米播種後,厚垣孢子與種子同時發芽,從胚芽鞘、根頸以下部位及根部侵入並蔓延至玉米苗的生長點,隨玉米植株一起向上生長擴散。病菌從玉米種子萌發開始至5葉期甚至更長時期都可侵染,但最適侵染的時期是種子萌發至3葉期前,特別是幼芽期最易侵染,4葉以後侵染力顯著下降。該病只有苗期的初侵染,田間植株間並不互相傳染。玉米絲黑穗病菌和高粱絲黑穗病菌雖能互相侵染,但侵染率極低。
我國各地收集的玉米絲黑穗病菌致病力無明顯差異,在玉米上僅有1個生理小種。該病每年的發病程度取決於土壤里的病菌數量、品種抗病性、種子質量、整地播種質量以及玉米5葉期以前土壤的溫濕度條件。玉米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十分顯著,品種抗病性的強弱不僅影響當年發病的輕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土壤病菌的逐年累積速度。玉米重茬種植年頭越多,土壤里積累的病菌量就越多,所以發病就越重。如之前種過抗病性弱的玉米品種,則地里病菌量就多。春玉米播種過早,由於地溫低,拉長了玉米發芽出苗時間和幼苗期,致使病菌侵染機會增多,所以播種越早,相對發病越重。玉米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溫濕度條件與病害發生程度關係最為密切,當土壤溫度在21~28℃,相對濕度在15%~25%時,最適於病菌侵染。病原菌與幼苗的生長適溫一致,春季乾旱或低溫延遲了玉米種子出苗時間,從種子萌發到出苗時間越長,幼苗感病就越多。此外,陰冷的地塊和墒情差的地塊發病較重,春旱年份常為病害的流行年。 [1]
侵染循環
玉米絲黑穗病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糞肥或黏附在種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土壤帶菌在侵染循環中最為重要。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結塊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時間更長。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但田間傳病作用顯著低於土壤和糞肥。玉米在3葉期以前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時期,7葉後病菌不再侵染玉米。
防治措施
①選用優質抗病品種。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絲黑穗病的最根本措施。各地應結合實際選用抗病品種,同時要選擇顆粒飽滿的新種子,這樣玉米出苗快、生長健壯、不易感病。
②減少田間菌源。輪作倒茬,病田停種玉米,結合種植業結構調整,實行玉米與豆類、薯類或瓜菜類作物3年以上的輪作倒茬,避免因連作或倒茬不及時而導致病情加重。肥料處理,不用帶菌的玉米秸稈作飼料;糞肥要經過高溫發酵,充分腐熟,並用藥劑進行噴灑;停止秸稈還田或清理病株後再秸稈還田;拔除病株,苗期表現典型症狀的,結合除草在定苗前剷除病苗和可疑苗。苗期不顯症狀或症狀不易識別時,在喇叭口期顯症明顯時,及時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後,在菌癭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時砍除病株。玉米收穫後的病殘組織要及時處理,壓低菌源。
③加強栽培管理。調整播期和提高播種質量,適當推遲播期;播前選種、曬種提高種子發芽勢;精細整地,適當淺播,足墒下種。這些措施均可促進快出苗、出壯苗,減少病原菌的侵染機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採用地膜覆蓋技術,地膜覆蓋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從而減少發病機會;採用扒土曬根技術;在幼苗1葉1心期至2葉1心期將苗埯周圍的土扒開,使幼苗地下莖曝曬在陽光下,10~15天後將土復原,可減輕病害發生。
④藥劑防治。堅持在播前用藥劑處理種子,最常用的種子處理方法是藥劑拌種。可用15%三唑酮WP(粉銹寧)或50%甲基硫菌靈WP(甲基托布津)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也可用12.5%的烯唑醇(速保利)WP或2%戊唑醇(立克秀)濕拌種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另據試驗,用15%腈菌唑EC種衣劑按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防效優於三唑酮,具有緩釋性和較長的持久性。 [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