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玲花 原圖鏈接

玉玲花 玉鈴花(學名: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野茉莉科玉玲花屬。玉玲花樹形優美,花似白玉,果似鈴鐺,觀賞價值極高,是我國北方比較少見的一種開花香、掛果時間長的樹種。玉玲花高4—10米以,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褐色,葉互生近圓形成寬倒卵形,葉柄基部膨大,成鞘狀包被芽,下面具灰白色星狀毛,花白色核果卵形成球狀卵形。花瓣白色花蕊黃色,成串開放,春風吹拂遠看如串串銀鈴擺動,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為名貴觀賞樹種。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城鄉園林綠化市場的需求,通過幾年的努力深入山中調查,採集到該樹種子長圓形。玉玲花種子成熟在8—9月份。[1]

目錄

形態特徵

玉玲花的基本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10-14以上米,胸徑達15厘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嫩枝略扁,常被褐色星狀長柔毛,成長後無毛,圓柱形,紫紅色。 玉玲花花期5-7月,果期8-9月。花白色,芳香,長1.5-2厘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6-15厘米,下部的花常生於葉腋,有花10-20餘朵,基部常2-3分枝,花序梗和花序軸近無毛;花梗長3-5毫米,密被灰黃色星狀短絨毛,常稍向下彎;小苞片線形,長3-5毫米,早落;花萼杯狀,高5-6毫米,寬4-5毫米,外面密被灰黃色星狀短絨毛,頂端有不規則5-6齒;萼齒三角形或披針形;花冠裂片膜質,橢圓形,長1.3-1.6厘米,寬4-5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星狀短柔毛,花蕾時作覆瓦狀排列,花冠管長約4毫米,無毛;雄蕊較花冠裂片短,花絲扁平,上下近等寬,疏被星狀柔毛或幾無毛;花柱與花冠裂片近等長,無毛。果實卵形或近卵形,直徑10-15毫米,頂具凸尖,密被黃褐色星狀短絨毛;種子長圓形,暗褐色,近平滑,無毛。 [2]

生長習性

玉玲花生長快,溫帶樹種,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境,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忌澇。也能耐受半陰環境。根系發達,枝葉萌發力強,耐修剪,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可在氣溫-18~40℃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培育過程中從未發現病蟲害,不噴灑任何農藥。玉玲花具有很強的抗旱性,耐貧瘠且根系發達,多生長在山間石縫中,連續乾旱數月仍然枝繁葉茂,花開如初。她以一種純真的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純淨潔白,遠勝過萬千奼紫嫣紅。樹樹綻放,陣陣清香,迷人雙眼,沁人心脾。[3]

功效

玉玲花全身都是寶,全株均可入藥。經青島科標檢測研究院專業檢測,玉玲花葉片製成的保健茶,富含13種脂肪酸和多種氨基酸。常飲玉玲花茶,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的作用;其果實榨油,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含量也非常高,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花蜜品質好,產量高,味道甜潤清香,富含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具有養胃潤肺等功效。[4]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