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果蔗
![]() |
玉林果蔗以黑皮蔗為主,具有皮薄肉鬆脆、清甜多汁、抗寒力強、耐貯、品質穩定、產量高等特點。一般畝產5~7噸,高的10噸以上。年種植面積約0.45萬畝,產量3萬噸。上市時間11月至次年1月,產地批發參考價500~700元/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不同歷史時期的飲食也各具特色[1]。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用火烤熟食物,食物來源主要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隨着農業生產的出現,人們開始種植五穀雜糧,如稻、黍、稷、麥、菽等,燉、煮、蒸等多種烹飪方法被創造出來,酒也開始出現,宴飲文化逐漸興盛起來。人們愈發注意菜品的搭配和烹調技巧,追求色香味俱全。唐代宮廷菜餚以精緻和獨特的烹飪技巧而聞名;宋代,素食成為時尚的飲食選擇;清代,滿族的飲食習慣給中華飲食文化帶來了深遠影響。各民族的飲食文化隨着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而發展,出現了酥油茶、奶茶、拉麵、螺螄粉等各族人民都喜愛的美食[2]。
目錄
特產簡介
玉林果蔗是產於玉林市的特色農產品,以皮薄肉鬆脆、清甜多汁莖大著稱。
玉林果蔗有青皮和黑皮兩種。青皮果蔗纖維少、皮鬆肉脆、落地可斷,但易倒伏、怕霜凍、產量低;而黑皮果蔗莖皮紫紅色,皮薄肉鬆脆,清甜多汁莖大,且不易倒伏,抗寒力強、耐貯存和運輸、品質穩定、產量高。玉林作為廣西乃至全國的果蔗主產區,有着悠久的果蔗種植歷史,被譽為「果蔗之鄉」,其黑皮蔗產量在廣西乃至全國都數一數二。
玉林果蔗不僅在當地深受歡迎,還有大量銷往北方,是全國果蔗產區中的重要一員。
作用和特效
玉林果蔗具有清熱生津、補充能量、利尿消腫、健脾和胃、養血安神等多種作用和特效。
玉林果蔗,特別是黑皮果蔗,因其皮薄肉鬆脆、清甜多汁莖大的特點而廣受喜愛。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看,玉林果蔗具有一定的清熱效果,能夠清除體內的火邪之氣,起到滋陰的作用,對於煩渴、舌紅苔黃等火熱內盛的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1。同時,果蔗中的糖分能迅速被人體吸收利用,提供能量,起到滋潤喉嚨、生津止渴的作用。
此外,玉林果蔗還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適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情況。其含有的膳食纖維也有助於促進消化道蠕動,改善胃腸功能,對食欲不振、腹脹等問題有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玉林果蔗中的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適當食用有利於造血功能的發揮,對於貧血引起的頭暈、失眠等症狀有益處,具有養血安神的效果。
綜上所述,玉林果蔗不僅口感清甜多汁,還具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作用和特效,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型甘蔗。
參考文獻
- ↑ 我國主要農作物相關的地理知識圖及產地分布圖 ,搜狐,2021-08-02
- ↑ 幾分鐘帶你看中華美食發展史~ ,搜狐,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