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山薄雪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山薄雪草照片來自
玉山薄雪草照片來自

玉山薄雪草

學名 Leontopodium microphyllum Hayata

俗名 細葉薄雪草,小葉火絨草,雪履草,台灣小白花

界名 植物界

門名 維管束植物門

綱名  木蘭綱

目名 菊目

科名 菊科

生態習性:多年生草本

分布狀況: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玉山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1]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布: 分布於高海拔 3,200~3,800 公尺之石生環境。合歡山區於克難關旁、合歡山莊往上及北峰頂可見之。

‧用   途: 高山地被植物。

‧莖: 低矮、叢生狀,為抵禦乾旱及冬雪,全株密披棉毛,冬季全株乾枯,隔年春天再抽出新芽。

‧葉: 葉線狀披針形、舌狀至線形,全緣,密被絨毛或曲柔毛,使葉呈灰白或灰綠色,沒有葉柄。

‧花: 盤狀頭花,頂生,多數複聚集成一密生的繖房狀花叢,花叢下由數枚開展的葉狀苞片托襯;頭花邊花毛細管狀,心花管狀;頭花總苞球狀或鐘狀,周圍襯以密披白長綿毛之苞葉,宛似雪花,故名薄雪草。

‧果實:瘦果扁平,冠毛基部相連接成環。[2]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低矮、叢生狀,為抵禦乾旱及冬雪,全株密披棉毛,冬季全株乾枯,隔年春天再抽出新芽。葉線狀披針形、舌狀至線形,全緣,密被絨毛或曲柔毛,使葉呈灰白或灰綠色,沒有葉柄。盤狀頭花,頂生,多數複聚集成一密生的繖房狀花叢,花叢下由數枚開展的葉狀苞片托襯;頭花邊花毛細管狀,心花管狀;頭花總苞球狀或鐘狀,周圍襯以密披白長綿毛之苞葉,宛似雪花,故名薄雪草。瘦果扁平,冠毛基部相連接成環。11月後全株漸乾枯,只遺殘骸,為典型之高山岩生植物

玉山薄雪草為冰河孑遺的台灣高山植物。1906 年 10 月川瀧彌與森丑之助在玉山第一次採集, 1908 年早田文藏發表為台灣特有植物。全株具有長密綿毛,花朵淡黃色,總苞片白色,花叢看似覆蓋薄雪,因而得名。歐洲阿爾卑斯山出產純潔、高貴的小白花-薄雪草(Edelweiss),玉山薄雪草則是台灣的小白花。身為世界級的珍貴物種,玉山薄雪草素有「台灣小白花」之稱,它與北極圈與阿爾卑斯山上的薄雪草為近緣種。屬於典型的寒原植物,也是冰河時期孑遺留存的活化石,在台灣地質與生物變遷歷史上,極具研究考證價值。


在台灣哪裡可以看到

玉山薄雪草照片來自

玉山薄雪草大多生長在森林界限以上的岩壁岩屑地,未開花時,由於葉面鋪著薄薄的白色綿毛,整體看起來是灰綠色的,毫不起眼,常常讓人忽略它的存在。然而同一個地點,到了六月盛花期,整片岩原上忽然妝點了白雪的盛況,會讓人驚豔讚嘆!這葉面及總苞上的綿毛,是為了抵禦高山岩原環境上的乾旱及冬雪,同時卻也造就了台灣高山六月雪的美景。

不要再只是嚮往阿爾卑斯山的風光了!台灣的高山就有尖聳峻峭的峰頭、柔美秀雅的箭竹草坡、繽紛燦爛的野花綻放。上山去吧,你也可以在群山環抱間,唱一曲屬於自己的小白花。

仔細觀察一下玉山薄雪草的花,可以見到中間一團一團黃色的部分,每「一團」都是一個頭狀花序,這些花序再排列成繖房狀的花叢,而外圍一圈白色像花瓣的部分,則是整個花序的總苞片,在綠色葉狀的總苞片上,覆滿了白色綿毛。每當初夏盛放時,便如同白雪鋪地,因此贏得了「薄雪草」的美名。[3]


觀察日記〜玉山薄雪草

講到我們這玉山薄雪草,故事、由歷可是繁不勝載,從日本北海道多年生原生種」日本薄雪火絨草」,到台灣本島特有種,再而阿爾卑斯山麓,因電影而大大有名的」小白花」,紅遍全世界哩,而亞熱帶的寶島台灣的高山,竟然也出產這傳唱四方的小白花的亞種,而且更是奧地利與瑞士的國花呢!

早期圖鑑都說他是8月的花,可是現在的8月,他已經花開2個月,苞片垂垂老,雌蕊要結果了。典型寒原植物,中等能見度,集中稜線高點,花期短,但存在時間頗長,常常入秋還可看到頹敗花蕊。世界級珍貴活化石物種,素有台灣小白花之稱,常群集中高稜線頂端,迎風接霧雨面。生長於惡劣極端高山環境,展現高貴嬌嫩外表,隱藏強韌生命力,更令人憐惜,而其結構之精緻,令人驚嘆。

最佳攝點與時間

透過微距鏡方才大悟,高山小花之美,第一次欣賞到玉山薄雪草,就是無意中拍進鏡頭而感動到自己,而後,六月中旬,南湖山區等著奇萊喜普鞋蘭與他,七月初,在雪山山區,與雪山翻白草、南湖碎雪草、玉山小檗…..等等高山小花同期盛開,過了八月,薄雪草仍會在,但已開始衰老了,只要春雨梅雨豐足年分,一定整裝盤旋高山一整個月。

特異的生長環境

玉山薄雪草生長方位,相異於一般原則,人家都嘛躲著風,避著寒潮,他卻喜歡高高迎風而立,站在稜線最高點,迎風西南岩壁面,晨迎日曦晚送夕,360度曝曬,原來它喜歡全面陽光,有點潮濕,排水良好坡地,稍具鹼性,稍為貧瘠的土壤,是他的最愛,聖稜線上最適合它了。總苞連綿如碎雪,蓬勃點綴碎石坡,我們家的」小白花」,實體雅緻,而精神是奮勇戰鬥的榜樣,一點也不輸」阿爾卑斯山」的小白花。

全株滿布絨毛作用

玉山薄雪草微觀之美震撼人心,但她不是漂亮給你驚嘆讚美的,絲絲疊疊細緻絨毛是有道理的,用以反射紫外線,具隔離輻射線及熱傳導之效果,經由保溫而達到耐寒的效果,以度過高山寒凍的夜晚。絨毛另一功用,可以避免水分流失,這就像是人在乾燥寒冷環境中,會用口罩摀住口鼻以保留熱氣一樣。[4]


圖片集錦

  • 01.臨深谷雪山之巔傲然獨立,純潔無瑕小白花迎風挺立,這就是他喜歡的生長環境,六月初,他已完全花開,迎風獨唱。
  • 02.立地雪山頂,朝望圈谷,盼望著賞花者穿出黑森林,爬著無盡陡坡,來看正值青春年華的我;西送夕陽於西稜大雪山,為我換上金黃彩妝。
  • 03.典型之高山岩生植物,冰河孑遺的台灣高山植物,就是喜歡站得高高的獨占鰲頭,你看那玉山佛甲草就聰明了,躲在凹地強風吹不到的溫暖地,嘿嘿,我就是喜歡出風頭,這可得有秘密武器〜木質化的根基,所以挺得住強風。
  • 04.整齊劃一的,向為他留下影像的我行」注目禮」。
  • 05.這一株頭狀花序非常明顯突出,趁隙生長於大小石塊間,這是大部分高山植物的習性,然後就靠老天爺降甘霖、攔截飛砂土石以厚積地力,培養累積養分,所以,高山植物也大部分是多年生。


關於台灣特產的玉山薄雪草

1906年10月,日本總督府植物調查課的川上瀧彌技師,以及台灣山林、原民文化界的怪咖森丑之助相偕探險玉山。他們在跨出森林界線的海拔約3,600餘公尺處,採集到了玉山薄雪草的第一份正式標本。然而日治時代玉山薄雪草的日文俗名並不叫做玉山小白花,而是「かはかみうすゆき」,也就是「川上氏小白花」,以俗名紀念採集者的川上瀧彌。

玉山薄雪草或可名為「台灣小白花」,他分佈於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及玉山山脈森林界限以上,或台灣冷杉林帶上部的裸岩區,是典型冰河孑遺且狹義的高山植物代表性物種,彰顯向尖峯,或地表頂界冒險犯難的勇猛精神,更極富浪漫地,鋪陳天界妍美可愛的地景。

以玉山為例,他在每年4月抽長新葉芽,5月迅速生長;6月開花,花、果期長達3、4個月,這是因為台灣高山的氣候已脫離高山生態帶,氣溫偏高之所致,9月以降瘦果漸次成熟,帶輪芒的種子漸次飛播;10月下旬,全株地上部開始枯萎,11月下旬以降,則枯乾、剝離,然後冰雪霜凍期來臨。

近30年以降,全球暖化,推估台灣植被帶潛在受迫,合該往高海拔挺高約200公尺以上,玉山薄雪草等高山植物的處境極為艱困,偏偏無知人士又在高山(如玉山地區)大量種植外來種的法國菊等,國家當權甚至變相鼓吹助長,台灣150萬年自然史的絕地精靈,已遭逢地史以來最大的滅絕危機!2017年2月3日,林務局長會同國家公園,清除高山外來入侵種,否則滅絕速率加劇,而台灣登山踐踏壓力與日俱增,世界級的國寶命在旦夕!

他的保命本錢在於自身的生態特性,也就是裸岩的岩隙、岩屑地,淘汰掉多數森林物種,留下最嚴苛的高山環境,提供高山植物續絕存亡的立地之基,因為台灣快速隆起與反覆崩塌地的地體性格,恰好是善於攻堅、耐旱、嗜陽的高山植物之所需。包括玉山薄雪草等大部分的高山植物,都屬於生態演替所謂的多年生宿根先鋒植物。

玉山薄雪草及系列高山植物被發現且命名以來,日治總督府乃至民間莫不奉為珍寶,總督府印製明信片等誇耀之,也教育世人。終之日治時代,台灣的自然情操、自然生界認知、土地倫理的水準可圈可點,此乃因官僚、學界不斷地教育世人之所致,例如台大教授工藤祐舜1931年的報告,再度將玉山薄雪草強調為台灣的世界級珍貴植物。[5]


視頻

玉山薄雪草(Leontopodium Microphyllum )


參考資料

  1. 玉山薄雪草,台灣國家公園
  2. 玉山薄雪草,玉山薄雪草
  3. 玉山薄雪草,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4. 玉山薄雪草,玉山薄雪草-郭英豪百岳行腳
  5. 玉山薄雪草,玉山薄雪草-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