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玄參,中藥名。
入藥部位
玄參科植物玄參及北玄參的根。
性味
甘、苦、咸,微寒。[1]
歸經
歸脾、胃、腎經。
功效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主治
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腫痛;瘰癧痰核;癰疽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脾胃有濕及脾虛便溏者忌服。
炮製方法
揀淨雜質,除去蘆頭,洗淨潤透,切片,晾乾。或洗淨略泡,置籠屜內蒸透,取出晾6-7成干,燜潤至內外均呈黑色,切片,再晾乾。
生理特性
高大草本,可達1米餘。支根數條,紡錘形或胡蘿蔔狀膨大,粗可達3厘米以上。莖四棱形,有淺槽,無翅或有極狹的翅,無毛或多少有白色捲毛,常分枝。生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叢林及高草叢中。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莖葉能經受輕霜。適應性較強,在平原、丘陵及低山坡均可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產地
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南方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浙江、四川、湖北。
生長環境
玄參喜溫、喜濕,在年平均氣溫14.5-17℃的地區生長良好。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以疏鬆、含腐殖質較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佳。 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叢林及高草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