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

所屬地區: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隸屬於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地處普定縣東北部,東與平壩縣樂平鄉相接壤,南與西秀區轎子山 鎮蔡官鎮交界,西與白岩鎮相鄰,北與補郎苗族鄉猴場苗族仡佬族鄉隔河相望, 行政區域面積90.13平方千米。 民國時期,屬白雲鄉;1984年,更名貓洞苗族仡佬族鄉;1991年11月,補堆、窩子2鄉併入。 截至2018年末,貓洞苗族仡佬族鄉戶籍人口為32537人。 截至2020年6月,貓洞苗族仡佬族鄉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月亮村。 2011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442元。 2018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1]

位置境域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地處普定縣東北部,東與平壩縣樂平鄉相接壤,南與西秀區轎子山鎮、蔡官鎮交界,西與白岩鎮相鄰,北與補郎苗族鄉、猴場苗族仡佬族鄉隔河相望, 行政區域面積90.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地處三岔河以南、苗嶺山脈東北部,山高坡陡,碳酸鹽岩石分布廣,岩溶發育強烈,境內最高點海拔1667米,最低點海拔1042米。

氣候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4℃,無霜期年平均289天,年平均降水量1391.9毫米。

水文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境內主要河流有7條,呈網狀分布,中部河流主要有岩腳小溪、來去河、又種小溪、貓洞小溪,北部河流主要有抵擋小溪、轎岩小溪、犁口小溪,大體呈南北流向,河谷切割較深,河道狹窄,水流湍急。雨源特徵明顯,流量變化大,洪水暴漲暴落,枯水季節,大部分小溪常常乾涸斷流。

自然災害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倒春寒、乾旱、秋季綿雨、冰雹等。冰雹災害主要發生在4—7月。

自然資源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有煤、鐵、銅和石灰石等。煤主要分布在犁口、普祥、壩奶、補堆等村;鐵、銅主要分布在中孟、補堆、補龍、螳螂等村;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吭州、大地等村。耕地面積1.9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貓洞苗族仡佬族鄉總人口2931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8人,城鎮化率0.9%。總人口中,男性15560人,占53.08%;女性13754人,占46.9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897人,占67.88%;有苗、仡佬等少數民族9417人,占32.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8人。 截至2018年末,貓洞苗族仡佬族鄉戶籍人口為3253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442元。 2018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農業

2011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完成農業總產值0.58億元,比上年增長7.57%。 2011年,貓洞苗族仡佬族鄉生產糧食0.43萬噸,其中稻穀0.2萬噸,玉米0.15萬噸。2011年,茶葉種植面積0.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0.45萬畝。 貓洞苗族仡佬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85萬頭,年末存欄1.4萬頭;牛飼養量0.48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家禽飼養量12.6萬羽,上市家禽7.07萬羽;畜牧業總產值3829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