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獨龍族 | |
---|---|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舊稱"俅人"。分布於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位於高黎貢山以西,但當利卡山以東,設立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現約有7000人。使用獨龍語,沒有本民族文字。
起源和歷史[1]
獨龍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生活在被稱為「神秘河谷」的獨龍江兩岸的獨龍族人民,受江水滋潤,以江為名,於是稱為獨龍族。新中國成立後,根據獨龍人民自己的特點和意願,正式定名獨龍族。根據分子人類學的檢測,獨龍族是中國境內和漢族血統最為接近的民族。
獨龍族是我國尚保存着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徵的少數民族之一。獨龍族的族稱始見於《大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被稱為「撬」。明清時稱為「俅」或「曲」。
宗教信仰[2]
獨龍族人信仰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他們認為人一生的禍福、天災人禍均由「鬼」在支配,因此經常祭鬼、驅鬼,以祁福免災。獨龍族的巫師有兩種,一個是「納木薩」,主要進行祭祀、卜卦看鬼;另一個是「班瓦當」,專門進行殺牲驅鬼。此外,20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基督教傳入獨龍江流域。1939年左右,貢山地區的白哈羅、茨開等地建立了基督教教堂,但信徒很少。
服飾特點[3]
獨龍族服飾最主要的特點為獨龍毯。獨龍毯是手工編織而成,先時原料主要為麻線,白天為衣,夜上可當被子蓋。穿着方法很簡單,男子把毯披在背後,然後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成結,下身穿短褲,只掩臀股前後。女子用兩塊,自兩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條在腰際用繩繫緊,遮蔽前後,另一條則自然披落即可。現在,獨龍族婦女喜歡用各色的棉、毛線和麻線一起混織成獨龍毯,各種顏色加在一起更漂亮,棉和毛線也使其更柔軟。
佩飾方面,男女均喜歡把藤條染成紅色然後做成手鐲和腰環飾物。男子出門時必須佩帶着砍刀和弩弓。青年女子常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甚至銅錢和銀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婦女出門要身背精緻的篾籮,既美觀又實用,也是獨龍女子裝飾自己重要組成部分。
建築特點[4]
獨龍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集中在河谷和山麓平台上,獨龍村寨依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輕巧地構築在陡峻的山坡地上。為使山洪從屋下流走,臨江一面都是懸空的。勤勞的獨龍人民房屋的四壁僅以竹篾巴圍起上覆茅草,整個建築結構簡單,也有的在石基上壘垛整段的圓木,蓋成結實的小木屋。走進獨龍人的家裡,首先躍入眼帘的便是那披在身上、擺在床上或是鋪在柜子上面作為裝飾品的獨龍毯。這種毯子以棉麻為原料,用五彩線手工織成。質地柔軟、古樸典雅,是獨龍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藝品。
傳統節日[5]
獨龍族唯一的節日是過年,時在農曆臘月,沒有固定的日期,節日的長短視食物的多少而定,該節日名稱為「卡雀哇」節。獨龍族的傳統節日——獨龍年獨龍族人叫「卡雀哇」。是獨龍族一年裡唯一的節日。他們以十二月二十九日為除夕,三十日為新年之首。
飲食文化[6]
獨龍族主食玉米、蕎麥喜歡飲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煙。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麵或燒烤洋芋晚餐則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為主也用各種野生植物的塊根磨成澱粉做成糕餅或粥食用。獨龍族民間仍然保留許多古樸的烹調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製石板鍋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時多選用阿吞或董棕樹澱粉用鳥蛋和成糊狀然後倒在燒熱的石板鍋上隨烙隨食別具風味。
獨龍族日常菜餚有種植的洋芋、豆莢、瓜類也有採集的竹筍、竹葉菜及各種菌類食用時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鹽後一鍋煮熟而食。冬季是獨龍族地區狩獵的旺季獵獲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時都先把牛肉風乾然後微火烘烤再搗成絲狀做成肉鬆或切成小塊密封在竹筒內保存或隨身攜帶。
獨龍江還盛產各種魚類以鱗細皮厚的魚居多。獨龍族食用魚時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後蘸調料吃並常把烤制的魚作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獨龍族的由來 獨龍族的神話傳說 講歷史,2017-06-27
- ↑ 獨龍族宗教信仰 新生態,2011-04-25
- ↑ 你所不知的獨龍族服飾特點 快資訊,2018-06-23
- ↑ 獨龍族的建築特點簡介 快資訊,2015-10-01
- ↑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與風俗習慣 起名網,2019-06-02
- ↑ 獨龍族的飲食習俗_飲食文化_ 食品科技網,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