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獨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獨店鎮位於靈台縣什字塬東部,居陝甘兩省涇(川)長(武)靈(台)三縣交匯處,全鎮共轄21村168個合作社,總人口28086人(2017)。面積172.22平方千米。靈長、高邵、吳鳳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商賈雲集,商貿活躍,古有絲綢之路靈台第一店之美譽。

歷史沿革

獨店開發較早,人傑地靈,文化積澱豐厚,晉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公元256年,移居獨店張鰲坡,博覽群書,精心研究,耕作中醫,行醫濟世,《針灸甲乙經》在此問世,現留有「皇家花園」、「皇甫謐陵園」等古蹟遺址。春秋戰國時魯國大夫左丘明擇居獨店秋射,並安葬於此,留有明古冢。姚李、飲馬等西周古墓群,出土國家珍貴文物多件。可以說,是獨店這塊熱土養育了代代英才,也是世代勤勞純樸的人民群眾創造了獨店的歷史輝煌。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秀美獨店為目標,按照「果畜產業富民、商貿經濟強鎮、城鎮建設帶鎮、改善環境興鎮」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破難攻堅,搶抓機遇,務實苦幹,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全面推進小康、和諧社會建設,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快速、協調發展。[1]

經濟發展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四大產業綜合效益位居全縣前列。糧食總產量突破30萬噸,以蘋果、大杏、柿子、大棗為主的果樹經濟林面積達到19321畝,果品產量達到7506噸,優果率達到60%,種植優質牧草1.2萬畝,牛飼養量達到1.2萬頭,出欄販運肉牛7100頭,種植以柴胡為主的中藥材1.2萬畝,四大產業分別實現收入1125.9萬元、580萬元、120萬元和260萬元。二三產業不斷發展,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後勁增強,獨店磷肥廠、靈泉酒廠、薛家莊麵粉廠、綠源肉牛公司、福宸智農肉牛育肥販運公司、江靈建材廠等一批企業在改革中優化,在調整中壯大。通過技術改造和引資擴建,逐步形成了以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交通運輸、小化工、釀酒為主的鄉鎮企業群體,工業增加值達到8336萬元。第三產業迅猛發展,以綜合商品批發為主的商貿流通輻射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9750萬元。個體工商戶達到245戶,民營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6.5%。按照「重點開發,全面改造,基礎配套,促進發展」的思路,以經營城鎮為核心,加大投資,強化城鎮管理,提升城鎮品味,累計投資6990萬元,實施項目20多項,建成面積達到19.8萬平方米,鎮區面積擴大到1.8萬公里,城鎮化水平達到26.5%。

以項目建設為依託,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生態環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00多萬元,水利、交通、鎮村電網、通信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退耕還林面積2.6萬畝,三荒造林2.9萬畝,林地面積達到7.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2%。各項社會事業協調全面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完成全鎮教育資源布局調整,實施排危建校工程,消除了危房,學校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貫徹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實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和「少生快富」工程,常抓基礎性工作,狠抓關鍵措施落實,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加強黨建工作,實施依法治鎮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全鎮政治穩定、社會安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2]

相關視頻

靈台縣獨店鎮航拍《我的獨店 我的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