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狗的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狗的歌》是俄國著名詩人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1895—1925)的抒情詩。

作品原文

清晨,在黑麥稈搭的狗窩裡,
那兒草蓆閃着金色的光,
一條母狗下了七隻狗崽,
七隻狗崽的毛色都一溜棕黃。

從早到晚母狗撫愛着它的小狗,
用舌頭舔梳它們身上的茸毛,
雪花兒融化成一滴滴的水,
在它溫暖的肚皮下流過。

傍晚,當一群公雞
棲落在暖和的爐台,
主人陰沉地走過來,
把七隻小狗統統裝進了麻袋。

母狗沿着雪堆奔跑,
跟着主人的腳跡追蹤。
而那沒有結凍的水面,
長久地、長久地顫動。

當它踉踉蹌蹌回來時已無精打采,
邊走邊舔着兩肋的汗水,
那牛欄上空懸掛的月牙,
在它眼裡也好象是自己的小寶貝。

它凝望藍色的天空,
悲傷地大聲哀叫,
纖細的月牙滑過去了,
隱入小丘後田野的懷抱。

當人們嘲笑地向它扔擲石塊,
像是扔過一串串賞錢,
只有兩隻狗眼在無聲地滾動,
宛若閃亮的金星跌落雪面。 [1]

詩歌特點

帕斯捷爾納克認為:「葉賽寧對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對待一個童話,他像王子伊萬騎着灰狼漂洋過海,一把抓住了伊莎多拉;而鄧肯,如同抓住了火鳥的尾巴。他的詩也是用童話的手法寫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擺開文字陣,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記錄下來。他詩中最珍貴的東西是家鄉的風光,那是俄羅斯中部地帶,梁贊省,處處是森林,他像兒時那樣,用使人眩暈的清新把它描繪了出來。」 葉夫圖申科則把他稱為「一個最純粹的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詩歌是一種土生土長的現象。葉賽寧的音韻放射着俄羅斯土地結構中所特有的那種礦物的神奇光彩。葉賽寧的詩歌是俄羅斯大自然,俄羅斯語言(包括童話、歌謠、鄉村民歌、諺語和俗語、遠古時代部分流傳下來的咒語、哀歌、儀式歌曲)所獨有的產兒。」 [2]

作者簡介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1895—1925),俄羅斯詩人。

出身於農民家庭,教會師範學校畢業後,在莫斯科當店員和印刷廠校對員。

1916年在白俄軍隊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後離開軍隊,加入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的戰鬥隊。

早期詩描寫農村自然風光,讚美宗法制農民生活,曾參加意象派文學團體,作品中流露悲觀情緒。

十月革命後的部分詩作,試圖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戀革命前農村的田園生活,鍾情於烏托邦式的「農民的天堂」。

他的抒情詩感情真摯,格調清新,並擅長描繪農村大自然景色。

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極度矛盾,陷於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後在精神憂鬱中自殺。

葉賽寧的詩詞全集: 《星星》 《初雪》 《我記得》 《我又回到這裡,回到親愛的家》 《夢幻》 《一去不再來》 《已經是夜晚,露珠》 《早安》[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