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特殊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特殊品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特殊品是指那些具有獨特的品質特色或擁有著名商標的產品,是消費者能識別哪些牌子的商品物美價廉,哪些牌子的商品質次價高,而且許多消費者習慣上願意多花時間和精力去購買的消費品。消費者在購買前對要物色的特殊品的特點、品牌等均有充分認識,這一點同便利品相似。但是,消費者只願購買特定品牌的某種商品,而不願購買其他品牌的某種特殊品,這又與便利品不同。

特殊品、便利品、選購品和非渴求品的比較

根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消費品可以分為特殊品、便利品、選購品和非渴求品四類,具體解釋如下:

1、殊品指具有特定品牌或獨具特色的商品,或對消費者具有特殊意義、特別價值的商品,如具有收藏價值的收藏品以及結婚戒指等。

2、選購品指挑選性強在質量、價格、款式等方面差異性大需要反覆比較和挑選才能決定購買的物品如家具、時裝、鞋帽等。

3、便利品指消費者要經常購買、反覆購買、即時購買、就近購買、慣性購買,且購買時不用花時間比較和選擇的商品。特

4、非渴求品指消費者不熟悉,或雖然熟悉,但不感興趣,不主動尋求購買的商品。如環保產品、人壽保險以及專業性很強的書籍等。

術語解釋

質次價高的商品是指被指定的經營者所銷售的商品屬於不合格商品,或者質量與價格明顯不符的合格商品,即商品雖然合格,但其價格明顯高於同類商品的通常市場價格,而同類商品的通常市場價格是指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或者同期市場同類商品的中等市場價格。

消費品是用來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會產品。也可以稱作「消費資料」或者「生活資料」。按滿足人們需要層次分,有生存資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費品)、發展資料(如用於發展體力、智力的體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資料(如高級營養品、華麗服飾、藝術珍藏品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