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牽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牽累

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牽累 漢語詞彙。拼音:qiān lěi 。釋義:1、指牽掛 拖累。2.牽涉 連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牽累 [1]

外文名稱 implicate

拼音 qiān lěi

注音 ㄑㄧㄢ ㄌㄟˇ

釋義

1、指牽掛拖累。2.牽涉連累。

唐 白居易《詠懷》

基本解釋

1、[tie down]:牽掛拖累。受家務牽累。

2、[involve]:牽涉連累。也用不上牽累別人。

修訂

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累(一)lèi (辛勞義,如"受~"〔受勞~〕) (二)léi (如"~贅")(三)lěi (牽連義,如"帶~"、"~及"、"連~"、"賠~"、"牽~"、"受~")

2016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中,新審定:累(一)lèi(辛勞義、牽連義)勞~ 受~ 帶~ ~及 連~ 牽~(二)léi ~贅(三)lěi(積累義、多次義)~積 ~教不改 碩果~~ 罪行~ 。但改後的審議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例句

1.牽掛拖累。

唐 白居易《詠懷》:"閒官是賓客,賓客無牽累。"

鄒韜奮《萍蹤寄語》七一:"託兒所的第一目的是使女子在工作或求學的時候,不致受着看護孩子的牽累。"

老舍《四世同堂》四九:"假若他沒有外婆的牽累,而逃出北平 ,他也許成為個英勇的抗戰青年。"

2.牽涉連累。

宋 范仲淹《與蔡欽聖殿丞書》:"示諭賢叔學士,被楊儀牽累,眾知無他,昨日聞有袁州之命,何至於此。"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其牽累流遠者,皆赦還鄉里。

清 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 張因簽語,恐其舞文牽累,遂斥去不用。"

蹇先艾《水葬》第二卷:"好漢作事好漢當,也用不上牽累別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