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牽牛子炮製方法與標準
目錄
【藥材來源】
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nil(L.)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r purpurea(L.)Voigt的乾燥成熟種子。秋末果實成熟、果皮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古代炮製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代有酒蒸法(《雷公》)。唐代有熬(《外台》),炒熟、石灰炒(《理傷》)等法。宋代炮製方法較多,有生薑汁酒制《聖惠方》),麩炒(《博濟》),童便制(《證類》),鹽炒、米炒、蒸製、吳茱萸制(《總錄》)、爁制(《局方》)等炮製方法,並對炒制提出了微炒、炒熟、炒香、炒黃等不同要求。元代用鹽炒(《寶鑑》)。明代除清炒和鹽炒外,還有醋煮、水煮(《普濟方》),酒蒸(《入門》),牙皂汁制(《保元》)等炮製方法。清代沿用了炒法和酒蒸,並將鹽制改為鹽水炒(《握靈》)。
【現代炮製方法】
1、牽牛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2、炒牽牛子:取牽牛子,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裂聲,鼓起,顏色加深,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飲片性狀】
牽牛子呈三棱形,似橘瓣狀,長4~8毫米,寬3~5毫米;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種皮堅韌,背面有1條淺縱溝,腹面稜線下端有一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摺疊的子葉,微顯油性;無臭,味辛、苦,有麻舌感。炒牽牛子色澤加深,稍鼓起或有裂隙,微具香氣。
【質量標準】
牽牛子、牽牛子飲片水分不得過10.0%,總灰分不得過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5.0%。炒牽牛子水分不得過8.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2.0%。
【炮製目的】
牽牛子味苦,性寒;有毒。歸肺經、腎經、大腸經。具有瀉下去積,逐水退腫,消痰滌飲,殺蟲的功能。 生品藥力較猛,瀉下力強,長於逐水消腫,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閉澀,蟲積腹痛。炒後可降低毒性,藥性緩和,免傷正氣,消積之中略寓健脾作用,以滌痰飲,消積滯見長。 用於痰飲喘咳,飲食積滯。亦用於水腫脹滿或蟲積而體質較差者。
【應用選擇】
1、生用 (1)水腫脹滿:本品與茴香(炒)為末,薑湯送服,能瀉水消腫,用於水飲內停,水腫脹滿,便秘,脈實正氣未傷者,如禹功散(《儒門》)。若腹部脹滿,形氣俱實,二便秘澀者,常與甘遂、大戟、芫花、大黃等配伍,有瀉水逐飲的作用,如舟車丸(《景岳》)。 (2)腸道寄生蟲:可與檳榔、苦楝根皮、大黃等同用,治蟲積內阻,腹痛拒按,大便秘結,脈沉實,有攻積殺蟲之效,用於絛蟲、蛔蟲、蟯蟲、鈎蟲等多種腸道寄生蟲,如萬應丸(《醫學正傳》)。 2、制用 (1)痰飲喘咳:常與葶藶子、杏仁、厚朴等同用,能祛痰逐飲,通利氣機,用於痰壅氣滯,咳逆喘急,胸脅脹滿,大便不利等。 (2)積滯便秘:常與木香、檳榔、青皮(醋炙)、莪朮(醋炙)、大黃等配伍,用於胸腹積滯,痞滿結痛不通等,能散郁破結,消積導滯,如木香檳榔丸(《中藥成藥製劑手冊》)。若用本品與黨參、檳榔、大黃等配伍,能消積化滯,治小兒食積,腹脹便秘等,如一捻金(《濟南市中藥成方選集》)。
【現代研究】
以水浸出物、脂肪油、瀉下實驗及毒性實驗對牽牛子樣品進行綜合分析。結果牽牛子炒品水浸出物含量較高,脂肪油含量降低,瀉下作用較強,毒性較小。藥理實驗顯示炮製後牽牛子的瀉下作用明顯減弱,毒性降低。
【附】
1、近代的炮製方法還有炒焦、砂燙、蜜制等。 2、文獻摘錄「碾取頭末,去皮麩用,亦有半生半熟用者,皮能滯,勿得誤用」(《通玄》)。「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人所不知,惟東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陽虛天真丹用牽牛以鹽水炒黑」(《握靈》)。
【總結】
牽牛子最早的炮製方法是酒拌蒸去皮用,且蒸製時間較長,是為熟用,而且歷代都有酒制的記載。用輔料制的方法,經歷代演變和發展,雖然種類較多,但近代已基本不用。炒法始於唐代,此法延續至今,並成為主要的炮製方法。 由於牽牛子是峻下逐水藥,生用雖然作用甚速,但容易傷正,只有正氣未傷者相宜。凡體質較差者,均宜炒用,古方用於腫滿和蟲積都有炒用的範例。尤其是小兒,用於殺蟲亦多炒用,因小兒正氣未充,脾胃薄弱,炒後略有健脾之力;治小兒疳疾凡見苔白膩者,在補脾健胃藥中加入較小劑量的炒牽牛子,可提高療效。 [1]
【炮製方法】
1.牽牛子《醫世得效方》:「取仁。」「生取末。」《本草綱目》:「今多隻碾取頭末,去皮麩不用。」現行,取原藥材,去淨雜質。用時搗碎。 2.酒蒸牽牛子《雷公炮炙論》:「凡用曬乾,卻入水中淘,浮者去之。取沉者曬乾,拌酒蒸,從巳至未,曬乾,臨用春去黑皮用。」 3.炒牽牛子《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炒熟。」現行,取淨牽牛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膨脹鼓起,顏色加深,微帶焦斑,有香氣逸出,取出,放涼。
【炮製作用】
牽牛子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具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能。生牽牛子偏於逐水消腫,殺蟲。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蟲積腹痛。如治水腫脹滿的舟車丸(《景岳全書》);治蟲積腹痛的牽牛散(《沈氏尊生書》)。炮製後可降低毒性,緩和藥性,免傷正氣,易於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導滯見長,消積之中寓健脾作用。多用於食積不化,氣逆痰壅。如治小兒停乳停食,腹脹便秘,痰盛喘咳的一捻金(《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炮製研究】
南北朝《雷公炮炙論》記載了酒蒸法。唐代《外台秘要》有熬,《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有炒熟、石灰炒。宋代《太平聖惠方》有炒生薑汁酒制,《博濟方》有麩炒,《證類本草》有童便制,《聖濟總錄》有鹽制、米炒、蒸製、吳茱萸制等法。明、清基本沿用前法。《普濟方》還有醋煮、水煮。《壽世保元》有牙皂汁浸等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