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物價漲聲響起,抗通膨攻略

物價漲聲響起,抗通膨攻略

繼二十元「麵線之亂」後,現在各種民生物價已成了官員赴立院必考題!日前,央行總裁楊金龍即被立委出題、考泡麵售價, 他答出正解並坦言:「一碗泡麵五、六十元的價格已回不去了。」[1]

九五無鉛汽油價格漲至三一‧七元,年增三成以上;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這波通膨不至於是長期現象,但至二○二二年上半年,應該會維持在偏高水準。

隨著歐美經濟解封,第四季傳統消費旺季到來,及北半球進入冬季, 原油需求提升,預期到年底前、甚至明年初,國際油價還有進一步往上的可能。「預估到今年底,美國核心通膨將來到四‧二%,略高於市場預期,也加深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疑慮。」

物價統計範疇不是只有食品,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資料,今年11月368個查價項目中,扣除棗子、櫻桃、荔枝、芒果及桃子等5項本月非屬產季水果,共有289項比起去年同月上漲,權數合計79.5%,另有15項持平、59項下跌。

去年上半年時,上漲項目占比只有六成左右,到了年底升至七成,如今過了一年已經衝上八成,雖然不到「百分之百」的全面性,但也夠嚇人了,畢竟2008年那波通膨也就差不多這個數字,至於根本不在查價項目中的房價更是不在話下,說多了都是淚。

通膨的警戒愈來愈響亮,一般人面對的不只是通膨蠶食存款的擔憂,還必須適應一個全然陌生的投資環境。

究竟一般投資人該如何應對通膨[2]

目錄

不要滿手現金

第一個做法,就是改變你持有現金的方式。

「在通膨環境中,將現金拿去投資變得至關重要,」Refresh Investments財務分析師潘美拉陳指出,因為物價上漲,每一塊錢能夠賣到的東西變得愈來愈少,現金的購買力是不斷在下滑。

讓現金保值的唯一方法,就是拿去投資。Mint理財專家卡斯楚建議,投資人可以重新調整存款比例。例如股市一年的漲幅可能高達20%以上,然而定存的年利率平均只有1%。因此投資人可以調降存款比例,多元化投資標的來對抗通膨。

New Street Advisors Group執行長沙普羅說,「如果你手握太多現金,那你就吃虧了。」

但是也千萬不要因為恐懼通膨,而沒有留下必要的現金。ClientFirst Strategy理財顧問金伯格建議,現金應該至少預留12到24個月的生活開銷,才不會因為急需現金,而被迫在股市低點賣出股票。

根據《CNBC》報導,過去,有「鱷王」之稱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就曾預見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Financial crisis),也就是當時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不久前又預言,美國的經濟會因新冠疫情遭受長期衝擊。

如今,這位現年72歲的億萬富豪再度重話警告,一場新的「經濟大災難」(economic catastrophe)將至,建議投資人要做好準備迎戰。[3]

通膨攻略二要

「二要」,則是要買股票、要投資房地產[4]

股票

股票部分最明顯受惠的是能源及原物料股,包括鋼鐵、塑化、水泥、造紙等上游廠,因轉嫁能力強,透過持有相關股票,可以抵銷通膨攀升風險進而獲利。另外,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宣布漲價,意味半導體發展趨勢明確,布局科技股,長線財富就能跟著水漲船高,戰勝通膨。

長期而言,美國股票實質年報酬率約六%,美國經濟成長率約三%,「經濟成長率偏低,期待公司加薪不切實際,再配合極低的利率環境,若不投資,購買力一定是負數。」他建議,現金部位應盡可能降低,只要保有一定安全、流動性比例即可,「尤其是年輕人,根據過去美國市場百年經驗,一定要參與股票投資。」

長期投資最好的選擇

低利率的時候大家搶著買股票,那通膨時代股票還能買嗎?

股票長期來講,依然是對抗通膨最好的工具,因為歷史數據顯示,股票增值通常能夠超越通膨的速度。

那通膨時代要選擇哪一種股票呢?卡爾森建議,投資有定價能力的企業非常重要。

雖然原物料價格與供應鏈問題,都讓企業營運成本在通膨環境中攀升,但是有定價能力的企業可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卡爾森說,「只要這間企業有定價能力,那它的股票就是在通膨環境中最好的投資。」

房地產 - 實體商品比現金更值錢

房地產向來是通膨投資的寵兒,因為在通膨的環境裡,商品比現金還要值錢。

「實體資產都是值得投資的對象,」Midtown Financial Group理財專家葛雷斯翁認為,在通膨的環境中現金價值不斷下滑,實體商品因此更具有保值效果。

因此房地產與原物料都是不錯的避險工具,葛雷斯翁舉例,因為建材的價格不斷高漲,那麼木材與鋼鐵就是不錯的通膨避險工具。

卡爾森則認為,以固定房貸利率買房也是股票之外,相當不錯的保值選項。

因為屋主可以用愈來愈不值錢的現金繳回房貸,而買來的房屋因為通膨的關係,價格反而有機會被推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