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牧鴨治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牧鴨治蝗是一項環境友好型生物治蝗技術,利用鴨與蝗蟲之間具有食物鏈關係的原理,把鴨群投放到發生蟲害的草地上放牧,通過鴨取食蝗蟲來有效控制蝗蟲種群數量,使之保持在一定的種群密度之下,從而達到治蝗的目的。同時也會為地方家禽養殖、緩解動物性蛋白缺乏等提供一條經濟有效的可持續發展路子。[1]

中國情況

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2]

成功案例

2018年5月,吐魯番市草原工作站在託克遜黑山草場投放了5000隻鴨苗做為試點用來治理蝗蟲,如今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託克遜黑山草場鴨子活動範圍內,鮮少再能看到蝗蟲的蹤跡,在今後的治蝗工作中,市草原工作站將會繼續推進牧鴨治蝗工作。

四大優點

牧鴨易於管理,牧放過程可算是「團隊作戰」,拉網式地捕食蝗蟲,防治效果較好

牧鴨食量是的3至4倍,平均一隻鴨子在一個防治期可防治15畝草場,是牧雞治蝗的2倍

鴨子抵禦自然環境變化的能力強,易於管理,成活率高

鴨子的適應性相對較強,經過育雛後達到20日齡左右的鴨苗,可以不經過調訓就直接在草原上放牧採食蝗蟲。[3]

相關新聞

2020年2月27日,巴基斯坦考察當地沙漠蝗災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專家在此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此前有報道稱將採用鴨子生物治蝗,這一方法可能是一些專家做的探索性課題,但工作組並未將它納入此次援巴防控蝗蟲的方案中。[4]

牧鴨治蝗不適合巴基斯坦!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農科院 牧鴨治蝗技術尚在研究探索中. [2020-2-28]. 
  2. 中國治蝗專家組:巴基斯坦不適合「牧鴨治蝗」. [2020-2-28]. 
  3. 「團隊作戰」--牧鴨治蝗 . [2020-2-28]. 
  4. 嘉賓介紹 許光建. [20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