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角寨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角寨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仁壽牛角寨大佛位於縣城北35公里的高家鎮鷹頭村牛角寨山上,龍泉山脈中段東側邊緣,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連接,重巒疊嶂;東面平疇,俯視千里。近觀鷹頭水庫,遠眺簡陽市三岔湖。寨上古柏蒼鬱,怪石嶙峋;寨東側崖壁依山鐫造彌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東,雙手齊胸合十,高15.85米,寬11米,於公元707年建成。[1]

石窟文物

在牛角寨的101龕造像中,保存完好和基本完好的有21龕,部分殘缺、剝蝕的有39龕,嚴重剝蝕的有28龕,尚有13龕為泥土所埋。值得慶幸的是,牛角寨石窟造像的精華部分雖遭幾次「厄運」,但仍基本保存完好。

建造時間

從牛角寨造像龕中殘留的題記,可以推斷這些造像的建造時間。位於53號龕右壁的《南竺觀記碑》,基本完好,其中內容有「……大唐天寶八載(749年)太歲己丑四月乙未朔十五日戊申,三洞道士楊行進、三洞女道士楊正真、三洞女道士楊正觀……真□正法觀元守憲進弟彥高等共造三寶像一龕,為國為家存亡供養。」在13號龕右壁上,刻造像題記一則,豎刻楷書7行,可見內容有:「貞元十一年(795年)太歲乙亥元月建,戊寅廿八日書。」

從這兩則題記中,可以看出,牛角寨石窟應營建於中唐時期,據專家考證,絕大部分是盛唐時期鐫刻的。在《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中,將牛角寨石窟的時代明確為唐。[2]

代表作品

第2號:維摩詰經變龕

維摩詰經變龕,龕口呈長方形,平頂,寬1.9米,高2.1米,深1.1米。主像維摩詰、文殊為半圓雕,其餘為高浮雕或淺浮雕。全龕刻像109身,除部分頭部殘損外,其餘基本完好。這龕經變,主要表現了《維摩詰經》的內容。

《維摩詰經》,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也叫《不可思議解脫經》,全經共上中下三卷十四品。維摩詰,意思是潔淨的名字、沒有染污的名稱。維摩詰是古印度一位德韶年高的長者,在家菩薩,他虔誠修行,才智超群,善論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一天,為了教化三乘眾生,他假現身患疾病,佛祖知他心意,便派人去問疾,但佛祖座下卻無人敢擔此任務。於是,佛祖只好派聰明智慧、德才超群的文殊菩薩前去問疾。維摩詰經變龕主要表現的就是《維摩詰經》中「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觀眾生品第七」、「見阿閦(chù)佛品第十二」等品的內容。

當佛祖座下的眾多菩薩、佛弟子、帝釋、大梵天、四天王等聽說文殊要去維摩詰住處問疾,知道兩位德智超群的大士相見必然要講論佛法,於是,所有的大眾,包括八千位菩薩、五百聲聞阿羅漢、成千上萬的天人,便跟隨文殊師利一起前往。這時,維摩詰運用神力,騰出屋內空間,把所有室內陳設及侍者移走,只留下一張床座,做出生病的樣子,安臥其上,等待文殊的到來。果然,兩位智者相見,便就一系列佛法展開討論,讓隨文殊而來的眾人大開眼界,受益良多。

龕右側中部為維摩詰居士,頭戴風帽,肩寬體胖,坐在一張有華麗頂罩的床上,上身左傾倚床柱,左手握一棱形物於懷,右手指其物,昂首張口,頭略左傾面向文殊作辯論狀。

龕左側中部為文殊菩薩,頭毀。身穿半臂圓領袈裟,赤臂載臂釧,胸飾瓔珞,臂繞帔帛,結跏趺坐束腰帷幔須彌座上,左手撫左腳,右手曲臂挽帶,背後有雙重桃形身光。該龕造像左右以文殊和維摩詰為主要人物,這表現的是「文殊問疾品」。

在維摩詰的左側,站立一弟子,頭損,身穿U形領袈裟,右手高舉過肩,左手指一女人。所指女人頭損,身穿天衣,系長裙,上身後仰面向弟子。這兩個人物,正是「觀眾生品」中維摩詰室內的天女和佛弟子舍利弗。此幅畫面象徵地表現了經中所說的舍利弗變天女、天女變身舍利弗,即佛教「色相無在無不在」的法理。

文殊身側後雕刻眾弟子、諸天。在文殊和維摩詰下方,還有眾多人物,有帝王、武士、僧侶、市民等,或揖拜、或傾聽、或觀望、或靜思、或感嘆,或相互議論……

第3號:觀無量壽佛經變龕

該龕是根據《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而雕刻的西方淨土變龕。下圖是3號龕,龕口呈長方形,平頂,龕長1.4米,高1.52米,深0.5米,深浮雕造像117尊,可謂人物眾多。

龕下部為雙層九曲拱橋,橋下施斗拱,上飾勾欄,橋面置短頸圓腹瓶,瓶側有護法神和祥獸守護。瓶中長蓮一枝,生枝若干,枝托蓮花布於龕的上部。眾多形象就分布在橋面和蓮花上。橋面五舞伎翩翩起舞,兩側坐樂伎,或彈琵琶,或撫箏。再兩側,各五個作歌詠狀。上層橋正中,正面三人,赤上身披帛,其兩側各一昂首倒立;再側,後樂伎若干呈奏樂狀。二金剛站立左右龕沿。龕上部西方三聖居中並坐,主像雙手胸前結印,均結跏趺坐於須彌座式的蓮台上,頂懸寶蓋;兩側有弟子、七寶塔、菩提樹、樓閣和樂伎四組。樂伎分別表演,或狀似摔跤,或爬蓮蕾枝,或雙手倒立。座下兩側各有二菩薩,再側有諸天、仙鶴、鸚鵡等。

龕中,一赤身童子身居高台,左手扶欄,引身探首,右手加額,正全神貫注地觀看樂伎表演,連高台下一赤身童子踮腳探首似呼其接引都無暇顧及。

龕額和龕楣分別刻十六觀,其布局別致點在於,不像其它地方(如大足、夾江縣、丹稜縣等地)那樣每一觀刻一小龕,而是均與楣底的斗拱橋欄上的樓閣和幔飾龕楣的一株蓮緊密結合成一體。但因殘損較重,不可全辨。現尚清晰可見者有「日觀」、「寶樓觀」、「池觀」、「佛像觀」等。

龕頂壁刻卷紋雲十餘朵,雲中裹化眾佛,諸樂器。全龕樂伎所執和龕頂紋所裹樂器有:琵琶、箜篌、拍板、笛、箏、羯鼓、銅鈸、篳篥等。龕左文殊騎青獅,後立一金剛;龕右普賢騎白象,後亦立一金剛。

第44號:彌勒大佛龕

44號龕,位於牛角寨東側崖壁,這尊依山鐫造的彌勒佛半身胸像,面形豐滿,眉似彎月,雙目微睜,平視東方,比例勻稱,線條流暢,俗稱高家大佛、牛角寨大佛、仁壽大佛,是牛角寨石窟的標誌性造像。

44號龕保存基本完好,龕高16米,寬11米,深8.7米。半身胸像高12.4米,坐西向東,半圓雕。佛頭高6.6米,髮式呈螺髻,面部寬4.6米,豐滿,耳長3.7米,垂肩,眼微啟,嘴微合,頸高0.95米,肩寬11米,胸高4.85米,雙手於胸前合十(手掌明顯為後人補刻)。大佛胸側各站一力士,均高1.9米,腰部着戰群,系帔帛,立於台基上。彌勒佛神態安詳,胸下部分與山岩融為一體,顯得氣勢磅礴。龕本無頂,後來有一對夫婦出資10萬,建造了大佛閣,為大佛遮風擋雨。

曾有一段時間,輿論瘋傳,說這尊造像是樂山大佛的藍本,但專家認為這純屬臆斷。

第47號:佛道合一群像窟

佛道合一龕,三主尊造像,人物面型豐滿,比例勻稱,鐫刻刀法簡練。元始天尊居中,方額大耳,頜下有三綹鬍鬚,身穿對襟道袍,胸前結布扣。太上老君居左,方額大耳,面頰有長髯,身着對襟道袍,胸前結布扣。天尊、老君均戴蓮瓣形束髮冠。釋迦牟尼佛居右,頭被盜,據資料顯示,佛祖髮式為螺髻,方額,大耳垂肩,身着微袒胸式袈裟。三像均站立仰蓮台上,佛祖赤足,天尊、老君着鞋。

第53號:三清龕

該龕是造像群中有造像題記,有明確紀年唐天寶八年的重要石窟,這對四川道教石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值得注意的還有「三清」神像中,與另兩尊神像不同,太上老君造像保存完好,雕刻傳神,且面容形貌豐腴優美,未有鬍鬚,有明顯的女性化特點,在國內現有的唐代道教造像中,聞所未聞,是孤品。令人痛心的是,這尊國寶於2009年7月14日被不法分子盜割,「三清窟」的藝術整體性和歷史價值被嚴重破壞。

第64號:並列真人群像龕

該龕是平頂龕,龕長5.4米,高2.5米,深1.6米,半圓雕造像35尊,保存基本完好。造像均高1.47米,足蹬鞋立於覆蓮台上。

造像分為前後兩排,前排造像18身,男女像各半。女像造像為頭作髮髻,並戴有額飾頭巾。頸部刻蠶紋三道,上身穿對襟道袍,胸前布帶結扣,外穿寬袖黃帔,袒胸裝飾有短瓔珞,胸下系長裙拂地;男像造型,或為頭綰髮髻,或戴蓮瓣形束髮冠,頜下有三綹長須,上身穿對襟道袍,胸前布帶強扣,外穿通肩黃帔,胸下系長裙拂地。造型基本按男女間隔排列。後排造型17身,均有雙線桃形或圓形頭光,腳着鞋立於仰蓮台上,一女真人十六男真人,其中六尊有三縷長須,胸飾與前排相同。

全龕造像所持器物有笏、瓶、花、寶珠、柳枝、法輪、蕉葉扇、雞心環等;未持器者,或施印,或雙手攏於袖內。整窟真人群像,每一尊均身體修長,神態高雅,並列成群,莊嚴肅穆。

第65號:羅漢龕

該龕是長方形平頂龕,高1.15米,寬1.45米,深0.7米,龕中造像5尊,保存基本完好。三羅漢均結跏趺坐同一素麵台基上,坐高0.7米,寬肩大耳,光頭,身穿交領袈裟,外罩帔巾,胸前巾角結扣。

中者,滿面皺紋,顯為長者,右手撫右膝,左手殘,帶沉思狀,似主講。其左側後一男童作垂手侍立,右側一童女,右手上舉,左手持扇過肩,作打扇狀。該女子高髻豐龐,神情肅穆,若有所思,其服裝尤為特異:上身着翻領半袖短衫,腰束帶,帶結長飄至足;內着長裙,寬袖微搖,既有明快之態,又有搖曳之姿。左羅漢,左手持扇,扇面遮住右手,微躬背聳肩,作沉思狀。右羅漢,右手持扇,欲扇未扇,左手置於膝上,嘴微張,舌翻卷於上唇,似吃驚似發呆。三羅漢雖皺紋滿布,壽高年邁,但寬大的身軀,襯托出他們瀟灑活潑的神態。

參考文獻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