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店鎮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西部,人口4.8萬人,面積83.5平方公里,牛店鎮21個行政村和1個林廠,213個村民組,總人口48000口人,耕地48000畝。鄭登公路、鄭少高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硅石、鋁礬土等,素有"烏金之鄉"的美譽,特產"密玉"馳名中外,有較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1]

概況

牛店鎮位於新密市西部,距市政府16千米。轄牛店、打虎亭、西張灣、古角、張坡、三岔路、西土門、李灣、閆溝、寨脖、月台、花家店、助泉寺、南龍、小寨、北召、武、寶泉、高、石匠窯、譚村灣21個行政村。鄭登公路和新(密)滎(陽)公路於此交會。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虎亭漢墓。

沿革

1964年建牛店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3.5平方千米,人口4.4萬,轄牛店、打虎亭、下莊河、張灣、古角、張坡、三岔口、西土門、李灣、閻溝、寨勃、月台、花家店、助泉寺、南龍、小寨、北召、武村、寶泉、高村、石匠窯、潭村灣22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牛店鎮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西部,人口4.8萬人,面積83.5平方公里,鄭登公路、鄭少高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硅石、鋁礬土等,素有"烏金之鄉"的美譽,特產"密玉"馳名中外,有較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該鎮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虎亭漢墓、中州桃花園景區和李灣水庫風景區。勤勞智慧的牛店人民緊密圍繞"工業強鎮,大局保穩定,行業抓安全,全面謀發展"的工作思路,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形成了以煤炭、耐火、旅遊、服裝加工、模具製造、玉器加工、金銀花種植、集群化養殖等新型產業化路子,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名列前茅。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68550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124197萬元;稅收總額完成9914.65萬元;財政收入完成3196.0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5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25元。先後獲得了"河南省科技示範鎮"、"鄭州市小康鎮"、"鄭州市維護穩定工作先進單位",並多次獲得新密市"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牛店鎮代碼:410183102。2006年,轄21個村委會:牛店村、打虎亭村、西張灣村、古角村、張坡村、三岔路村、西土門村、李灣村、閆溝村、寨脖村、月台村、花家店村、助泉寺村、南龍村、小寨村、北召村、武村、寶泉村、高村、石匠窯村、譚村灣村。[3]

經濟概況

九七年以來,牛店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科技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積極實施科技興鎮戰略,狠抓科技興農,科技興工,促進了牛店鎮的科技進步,推動了牛店鎮經濟和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2008年牛店鎮共有科技組織20多個,

科技示範園區3個,專業科學技術研究所2個,科技人員1009人。2007年牛店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2000萬元,三年平均增長10%;財政收入實際完成930萬元,占年計劃101%;糧食單產達407公斤,較前三年平均數增長20%;創歷史新高;九九年農民人均收入2702元,三年平均增長15%;科技進步在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額中貢獻率達47%。回顧過去,我們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農業體系

為完善科技服務體系,鎮先後成立了五個技術協會,十幾個技術協會分會。如農業技術協會、林業技術協會、水利養殖協會、畜牧養殖協會。技術協會分會等等。為了解決農業產業化產前、產中、產後一系列服務,鎮以科技協會為基礎,建立完善了五個"政、技、物"結合的服務體系。鎮農技站與農業開發公司種子服務部結合的良種供應普及服務體系;畜牧站與農業開發公司畜牧防疫服務部結合的畜禽良種繁育服務體系;鎮林站與農業公司林果服務部結合的林果服務體系等,良種服務體系組成統一供種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種子工程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並組織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分村實施,種子站負責質量,精選包衣,統一包裝,每年供優質小麥品種8.5萬公斤以上,優質玉米雜交種6.5萬公斤,使牛店鎮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畜禽防疫服務體系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採取先示範後推廣的辦法,為農民提供科學周到的服務。同時每年還為農民提供種豬、種雞、魚飼料技術項目,提供畜禽防疫服務,使牛店鎮畜禽防疫率達98%以上。林果業服務體系每年為農民提供果樹剪接,病蟲防治服務。2008年為發展銀花,在石匠窯育苗70畝500萬株,為牛店鎮大力發展金銀花這個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4]

鄉鎮發展

牛店是煤炭資源大鎮,2008年來由於受關井壓產政策影響,再加上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經濟出現滑坡。牛店鎮黨委、政府經過深思熟慮,詳細制定了"科技興鎮"戰略,並以科技為主導,發揮科技威力,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我們採取"推廣一項技術,辦好一個基地,形成一個龍頭,帶動一方產業"的辦法,加快了牛店鎮農業產業化進程。特別是2008年我們把實施"銀花戰略"作為牛店鎮的頭號工程,要實現五年四萬畝,2008年1.25萬畝的規劃,要成為富民工程,不靠科技是不行的。所以我們一是聘請金銀花研究方面專家,組成鎮經濟發展顧問團;二是於6月5日和河南農大共同成立"鄭州金銀花研究所",在牛店鎮掛牌辦公。具體研究金銀花種植、修剪、防病蟲害、高質高產、深加工有關事宜,確保一舉成功,堅決建成中國銀花第一鎮。同時,牛店鎮共建四個基地;一是以"鄭州密銀花研究所"為依託,在花家店、助泉寺、南龍、小寨、寨脖、閆溝、月台等村建立銀花千畝園生產基地;二是在李灣等十個村建立一優雙高開發基地,重點發展蔬菜3500畝,日光溫室300個,帶動農戶260戶,年產各種蔬菜1200萬斤,使每畝收入達一萬元以上;三是以推廣養雞、養豬、牧草養牛等技術為主,在寶泉、林廠、張灣等村建立牧草養殖基地,2008年計劃發展牧草200畝,養奶牛150頭,養豬2000頭;四是在小寨、花家店兩個村建立小雜果基地。現已發展蘋果1100畝,油桃、大棚梨和稀優小雜果70畝,發展果農310戶,帶動牛店鎮發展林果面積6500畝,年創收650萬元。為加快基地建設,牛店鎮還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在牛店鎮範圍內招聘20人組建成一支農業產業化隊伍,主要職責是建公司、抓基地、帶農戶、創市場、增效益。二是聘請20名科技人員建立起一支科技開發隊伍,主要職責是加強技改、技術攻關、研究新品種。三是鎮領導、機關人員和農業科技人員一起承包農業產業化項目和農業試驗田。如設立了項目辦、成立金銀花戰略領導小組、小雜果生產領導小組、微積水工程領導小組等;四是大力實施"三百帶動"工程,即100名鎮村兩級幹部帶動100個貧困戶,一百名黨員帶動100個貧困戶,一百名企業廠長帶動100個貧困戶。以上措施的實施,為牛店鎮依靠科技,培育"二次創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可靠保證。尤其是"三百帶動"工程開展以來,牛店鎮幹部、黨員與農民結對聯誼指導,為農民群眾贈送科技圖書資料25000套,提供致富信息1000多條,進行庭院傳播技術服務指導10000餘次,利用錄像、廣播、宣傳單、放映傳播科技等形式,適時對農民傳播種植、養殖、加工等先進實用技術,使1萬多戶農民懷技在身,靠科技項目相繼奔上富裕路。 2008年來,科學技術的推廣運用,催生出了累累碩果。今後,我們將始終把科學技術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常抓不懈,強力實施,通過普及科學知識,實施科技興鎮、科技富民戰略,讓科技走進千家萬戶,讓科技長入各類企業,努力把牛店鎮建成科技強鎮、經濟強鎮,走出一條靠科技展翅、促牛店騰飛的新路子。[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