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嶠(約公元890年前後去世,大約出生於公元848年),字松卿,一字延峰,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祖籍安定鶉觚(今甘肅靈台),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孫。

  • 他生逢亂世,中進士僅兩年,黃巢起義軍破長安。在動盪的僖宗朝歷仕拾遺、補闕、尚書郎。
  • 光啟二年(公元886年)又避襄王李媼之亂,先流落吳越,後寄寓巴蜀,過着渡口楊花,狂雪任風吹般的飄蕩生活。
  • 以東漢名臣袁安自許的牛嶠憂國心切,卻有志無時,昭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以後被西川節度使王建闢為判官。
  • 前蜀開國,仕秘書監,以給事中卒於成都。《郡齋讀書志》說他博學有才,以歌詩著名。
  • 原有《牛嶠集》三十卷,已佚。現存詩三首,見《全唐詩》、《全唐詩外編》。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

基本信息

姓名    牛嶠  
字號    字松卿,一字延峰      
民族    漢族      
官職    秘書監,給事中 
出生地   隴西狄道
出生時間  約848年  
去世時間   約890年前後 
所處時代   唐  
主要作品   原有歌詩集三卷,現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主要成就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    

人物介紹

牛嶠博學能文,以歌詩著名當時,自稱慕李賀長歌,作詩常加仿效。善制小令,其詞瑩艷縟麗,如女冠子「錦江煙水」、應天長「玉樓春望晴煙滅」、菩薩蠻「玉釵風動春幡急」等,內容與風格均與溫庭筠相近。也有少數作品如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江城子「飛起郡城東」等,具有清俊之致。牛嶠又是最早寫詠物詞的詞人。他的夢江南二首「銜泥燕」、「紅繡被」,一詠燕,一詠鴛鴦,對後世詠物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詞存32首,收於《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十國春秋·前蜀》。自序云:「竊慕李長吉所為歌詩,輒效之。」今傳於世。

牛嶠從小苦心寫作,既追風初、盛唐詩人陳子昂杜甫,也竊慕李長吉所為歌詩,輒效之(《郡齋讀書志》卷一八引嶠集自序)。他之所以被詞論家陳廷焯王國維推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主要是因其詞含蘊深厚,頗具內美,多傳達女性的身心苦痛並能寄予深切同情。其指斥薄情郎的望江怨、曲傳歌女隱恨的西溪子皆為名作,柳枝詞五首尤見稱於時,其一云: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會稚齡舞女可嘆可悲的人生遭際,體現着嶠詞詠物而不滯於物,感情沉摯又風致十足的重要特徵。組詞更漏子、感恩多數首同詠征人婦的傷離念遠,書托燕,夢歸家,覺來江月斜,滿含哀怨之情。其詞也詠邊塞: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這首定西番意境優美,是詞史上早期的聲情並茂的邊塞詞之一,陸游譽其為盛唐遺音(《歷代詩餘》卷一一三引)。與唐末五代蜀中的詩風相關,在取材、構思和用語上,牛嶠詞與李賀樂府《春懷引》和《蘇小小墓》、《惱公》等相接近,其女冠子、菩薩蠻等描形擬態,與溫庭筠詞一致之處也多,所用十三調就都不出溫詞範圍。不過牛嶠詞更像韋莊詞那樣,多用白描,並注重從民歌、民間詞中汲取營養,如夢江南二首和鴛鴦排寶帳,豆祝詞、願語、問句,章法、取比和表述方式都接近民間詞,詞中還常有作決絕語而妙者(賀裳《皺水軒詞筌》)。牛嶠詞在急弦促柱問有勁氣暗轉,感情充沛,色調明朗。他也以此成為花間派中根柢於風騷,涵泳於溫韋(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的典型花間派詞人。

人物評價

  • 牛嶠做官比牛僧孺稍遜一疇,但也差不到哪兒去,從唐末至後蜀之初,他歷任左拾遺、尚書郎、劍南西川節度判官、給事中等。牛嶠承牛僧孺文學稟賦,也是一個大家,著有文集三十卷、詩歌三卷,其著作以詞著名,風格似溫庭筠,屬「花間派」。
  • 唐末是中國「詩之盛」到「詞之盛」的過渡時期,牛嶠無疑也是促進這種歷史大演繹的功臣之一,並在詞發展成熟過程中,起了綿薄之力。

人物專題

牛嶠——《菩薩蠻》 牛嶠:唐朝不出名詩人,一首小詩卻流傳千古 牛嶠傳記——唐宋名家詞選(龍榆生) 牛嶠這首詞,寫盡古代男女的那些風流艷事,驚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