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牛娘劇 |
中文名稱;牛娘劇 地理標誌;廣西東南部 別稱;牛戲、地戲、長衫戲、牛娘戲 寓意;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性質;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表演時間;每逢春節前後 |
牛娘劇 又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起源於梧州岑溪地區,是在岑溪民間歌舞舞春牛基礎上衍變而成的傳統戲曲劇種。解放以後定名為牛娘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牛娘劇最初脫胎於粵劇,又在粵劇的基礎上薈萃了岑溪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形成如今極具地方特色的劇種,深受當地老百姓喜愛。深受當地農民喜愛。
牛娘戲是桂東南地區的一個地方戲曲,其基本內容包括牛娘爆肚戲、牛娘戲劇目,牛娘戲音樂曲調,牛娘戲唱詞和道白,牛娘戲的器樂伴奏,牛娘戲表演程式及行當,牛娘戲舞美等。
2007年被列入廣西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目錄
劇種簡史
牛娘劇又牛歌戲,稱每逢春節前後,當地群眾自發演出牛娘劇,開展迎春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1]
牛歌戲發源於廣西東南部(主要是藤縣,平南地區),是流行於兩廣地區的以當地方言為唱詞的極具民俗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牛歌戲言語通俗,形象生動含蓄,諧趣調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臉譜和扮相;有唱詞和特定音樂結構。如果說京劇是國粹的話,那麼牛歌戲便是廣西的"區粹"。
劇種特色
90年代,牛娘戲載入《中國戲曲志》,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牛娘戲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青年文化活動項目"。"牛娘戲"亦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解放以後定名為牛娘戲,是岑溪市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戲,牛娘戲中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深收當地農民喜愛。牛娘戲是在當地民間歌舞"舞春色"基礎上衍變而成。每逢春節前後,當地群眾自發開展迎春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舞春牛":"舞春牛"是活動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個披上畫有圖案的彩布裝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戶拜賀新春,邊舞邊唱。牛娘戲的特色:最初只唱些禱祝之詞,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幫腔伴舞,有時有些即興的表演。後來,漸次向娛樂方向發展,演唱內容不僅限於祈神祝願,還編演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生活片斷,一般是表現農事勞動過程,如耕田、播種、插田等,稱為"插戲",開始由歌舞向戲劇形態發展,但"舞春牛"或"插戲"的演出,都離不開牛公、牛婆兩個角色,後來"插戲"成分不斷擴大,終至脫離"舞春色"而獨立進行。
岑溪"牛娘劇",又叫牛娘戲,原名叫"牛戲"、"地戲",起源於中國祖先的春牛崇拜,是一種由舞春牛娛神活動發展起來的地方戲曲,
牛娘戲是桂東南地區的一個地方戲曲,其基本內容包括牛娘爆肚戲、牛娘戲劇目,牛娘戲音樂曲調,牛娘戲唱詞和道白,牛娘戲的器樂伴奏,牛娘戲表演程式及行當,牛娘戲舞美等。
牛娘戲(牛娘劇)歷史悠久,經歷了原始時代至秦漢時期民間在勞動生產和生活中敬牛舞牛習俗和崇尚龍母的孕育起源期,漢代至元末明初"唱春牛""爆肚戲"的萌芽轉型期,明代至民國從爆肚戲到有完整劇本、器樂伴奏和表演程式的形成成熟期,新中國成立至如今的螺旋形的發展振興期。作為龍母文化重要組成部份的牛娘戲,其產生、形成、發展的歷史理應與龍母文化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連,但因為沒有充足的歷史文獻資料以及相關依據,牛娘戲的淵源,還不能輕率地做出準確的結論。
因此,對牛娘戲的歷史淵源,只有從當地民間發現最早的明代牛娘戲劇本《春色太平歌》以及清代梁麗堂"師承四代"牛娘戲班等相關史實來判定其產生、形成、沿革和發展的歷史。[1]
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地方劇種。據載,自清乾隆時期起,岑溪就有牛娘戲班常年活動,劇種流傳分布以岑溪為主。牛娘劇有傳統劇目250多個。民間的牛娘戲班人數一般在10至16人之間,行當分生、旦、老、丑四類。表演時,演員唱完一個上下句,打一輪鑼鼓。唱詞以七字句為主,慣用比興,風趣幽默、通俗易懂,喜劇特點突出,表演風格通俗樸素,深得地方群眾的喜愛。解放前後,岑溪幾平每個村子都有牛娘劇戲班,70年代市文化館記錄在案的牛娘戲班,就有240多個,直到近幾年,市內仍有一批脫產和半脫產的民間牛娘戲班,有的戲班年演出150-200場,個別演出點一批戲班輪番演出,可以連演2至3個月,劇目不重複。70年代以來,岑溪市對牛娘劇進行了改革、創新,形式上古樸的鑼鼓乾唱變成了現代配樂演出;內容上融入了時代的內容,使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相輔相成,並出現了牛娘劇劇種作家,王其鵬創作的《雞籠》、《千金》、《親家》等一批劇目,在區內外演出得到好評,提高了牛娘劇的知名度。風趣、幽默的喜劇風格,已成為現代牛娘劇的公認特點。牛娘劇已載入了《中國戲曲志》。2002年岑溪被區文化廳列為"廣西民間藝術之鄉(牛娘劇)",同年,牛娘劇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青年文化活動項目"。[2]
表演藝術
唱腔
牛娘戲的唱詞和道白。牛娘戲的特點是以唱為主,唱詞多是四三結構的七字句,演唱時用屬於粵語語系的桂東南地區的白話,符合中國詩歌平仄規律,唱起來字正腔圓,唱詞生活氣息濃厚,押韻且多能運用比喻、借代、擬人等手法,詼諧有趣。具有通俗易懂、口語化的質撲風格,牛娘戲唱腔的最顯著特點是不分角色行當,演出時男女同腔,演唱時多用本聲(平喉),男扮女裝則多用假嗓(子喉)。
另外,靈活地增加和使用襯詞也是牛娘戲唱詞的特色之一。襯詞主要有上句末尾的"囉"或"呀"等。牛娘戲的道白比較少,道白特點是口語化,也會適當運用快板、木魚等。牛娘戲的器樂伴奏。牛娘戲的傳統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包括鼓、鈸、鑼三種。演員唱完上下兩句後,即打一次擊樂,擊樂多用"牛娘鼓""採茶鼓""賀春鼓"等,解放後,隨着牛娘戲的改革和發展,牛娘戲的演奏樂器又增加了笛子、二胡、月琴、手風琴等。
表演形式
牛娘戲的表演程式及行當。牛娘戲的表演都是農民自己平時農事勞動的直接模仿,動作十分生活化。故其表演程式大都是寫實性的,舞台調度多是擊樂伴奏時演員的簡單換位。後來,牛娘戲借鑑、吸收了粵劇、採茶劇等一些劇種的表演程式,表演技巧也不斷提高。文戲、武戲以及各個戲劇行當都有一套自己的表演程式。牛娘戲的行當一般分為生、旦、老、丑四類,因牛娘戲班人員一般不多,演出時演員代角十分普通,除生旦主角外,其它任何角式都可兼演幾個角色。
表演道具
牛娘戲的舞美比較簡單,演員的化裝、服裝都比較生活化,布景只需一塊後幕,具有簡潔、樸實的特點,極適宜在基層農村演出,故數百年來能得到傳承發展。
舞台美術
牛娘戲的樂器主要是打擊類,後來又增加了吹奏類和拉彈類。
打擊類
1、鼓
(1)傳統牛娘鼓:(又稱菩薩鼓)。鼓面直徑33公分,鼓底直徑23公分,鼓身高50公分,用硬質木料
鑿空中間製成,鼓面用優質牛皮蒙制,鼓邊打傘釘。鼓聲清脆,聲音遠揚。
(2)現代牛娘鼓:其體積比傳統牛娘鼓偏細,鼓面和鼓底均用羊皮蒙制。大小相同,直徑26公分,鼓
身高30公分,用木板組合塗紅漆。
2、鈸
用生銅鑄造加工而成的一幅雙面圓型扁狀打擊樂器。鈸大30-40公分,厚1毫米,外圈3.5公分呈喇叭狀,
上翹1公分,內徑20或30公分,略呈球形拋物面,鈸臍如上寬下窄的圓柱體,臍頂正中有一圓孔,圓孔中
穿紅綢帶或繩子方便操作,演奏時互相撞擊發聲。
3、鑼
用熟銅打制而成。狀如篩子,直徑寬30公分,邊高4公分,厚約2毫米,用木條打擊鑼心發聲,這種鑼稱
為武鑼。此外,還有虎音鑼、京鑼、手鑼等。
打擊樂除了鼓、鈸、鑼外,還有沙鼓、卜魚、的魚等。
吹奏類
傳統的牛娘戲吹奏類樂器主要是大笛和曲笛,建國前,有的戲班也用橫笛和小號。
拉彈類
建國後,隨着牛娘戲音樂的改革,尤其是演出現代戲,牛娘戲的樂器增加二胡、高胡、中胡、南胡、
月琴、三弦琴、大提琴、揚琴、手風琴等。
在牛娘戲的上述樂器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是鼓、鈸、鑼。
歷史淵源
岑溪牛娘劇是岑溪老百姓最喜愛的地方戲,其演出形式有點象東北的"二人轉",歌詞每句七字,有點象七律,但不要求象七律那麼工整,可押白話韻,易聽、易懂、易記,深受老百姓的歡迎。作為《中國戲曲大全》里的劇種,與其它地方的一樣,牛娘戲的應運而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伴隨着。元末明初,岑溪流行着唱春牛的習俗。每年開春,農人便在村頭曬坪,用泥塑成春牛,由當地有名的長者執鞭抽牛,口中念念有詞,有說有唱,保佑天宮風調雨順,接着圍觀的群眾也爭相舉鞭抽打春牛,邊打邊唱,手舞足蹈,祈求平安。到了五百多年前,唱春牛經過歷代傳承和演變不斷豐富和發展,根據農事勞動的情節增加了一整套舞牛動作。舞牛時,有兩個插田姑娘伴唱,唱詞也大為增加,並有了簡單的牛娘音樂唱腔。後來又增加了鼓鑼等樂器,一些民間藝人還把生活中的事通過舞春牛唱出來,也是即興演出想唱什麼就唱什麼。
但"舞春牛"演出,都離不開牛公、牛婆兩個角色。
後來民間藝人就把唱詞記下來,經過收集整理,並在演出時加進了一些生活情節,形成了最初的牛娘戲。據口碑資料:清乾嘉年間藝人梁麗堂、李世釗等把一些佛經故事和廣東傳入的木魚、南音唱本改編演出,並建立了梁麗堂班。這是最早的牛娘戲班。以後又逐漸有過不少班社。1908年,由莫華釗組建的集慶堂班,是最有影響的戲班,該戲班的著名藝人莫玉芳(人稱"玉姐")在演出時吸收了民歌小調,豐富了牛娘戲的音樂。上世紀20年代以後,有廣東粵班演員來到岑溪,加入了集慶堂班,便將廣戲的演藝傳授給牛娘戲演員,牛娘戲吸收了廣戲的表演程式及服飾裝扮,向更成熟階段發展。至上世紀40年代,因當局禁賭,戲班的演出受到很大影響。解放以後,牛娘戲得到恢復和發展,上世紀60年代以後建立了專業性劇團,並創編了一些現代題材的新劇目,其演出影響日漸擴大。1982年牛娘戲被收錄入《中國戲劇詞典》,同年牛娘劇《親家》被搬上熒屏在廣西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播放。上世紀90年代,牛娘戲載入《中國戲曲志》,昔日的"下里巴人"變成了"陽春白雪",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岑溪市成為"廣西民間藝術(牛娘劇)之鄉"。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岑溪牛娘戲 , 本地文化 . 2015-06-06
- ↑ 岑溪牛娘劇:當地百姓的「心頭好」 ,當代廣西網 201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