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牛大力藤是豆科、崖豆藤屬植物美麗崖豆藤(學名:Callerya speciosa)的別名。[1]
形態特徵
藤本,樹皮褐色。小枝圓柱形,初被褐色絨毛,後漸脫落。羽狀複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3-4厘米,葉軸被毛,上面有溝;托葉披針形,長3-5毫米,宿存;小葉通常6對,間隔1.5-2,硬紙質,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圓,短尖,基部鈍圓。邊緣略反卷,上面無毛,干後粉綠色,光亮,下面被銹色柔毛或無毛,干後紅褐色,側脈5-6對,二次環結,細脈網狀,上面平坦,下面略隆起;小葉柄長1-2毫米,密被絨毛;小托葉針刺狀,長2-3毫米,宿存。圓錐花序腋生,常聚集枝梢成帶葉的大型花序,長達30厘米,密被黃褐色絨毛,花1-2朵並生或單生密集於花序軸上部呈長尾狀;苞片披針狀卵形,長4-5毫米,脫落;小苞片卵形,長約4毫米,離萼生;花大,長2.5-3.5厘米,有香氣;花梗長8-12毫米,與花萼、花序軸同被黃褐色絨毛;花萼鍾狀,長約1.2厘米,寬約1.2厘米;萼齒鈍圓頭,短於萼筒;花冠白色、米黃色至淡紅色,花瓣近等長,旗瓣無毛,圓形,徑約2厘米,基部略呈心形,具2枚胼胝體,翼瓣長圓形,基部具鈎狀耳,龍骨瓣鐮形;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花盤筒狀,深1-2毫米;子房線形,密被絨毛,具柄,花柱向上旋卷,柱頭下指。莢果線狀,伸長,長10-15,寬1-2厘米,扁平,頂端狹尖,具嚎,基部具短頸,密被褐色絨毛,果瓣木質,開裂,有種子4-6粒;種子卵形。花期7-10月,果期次年2月。
產地生境
產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生於灌叢、疏林和曠野,海拔1500米以下。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