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父親的茶杯(施訓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父親的茶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父親的茶杯》中國當代作家施訓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父親的茶杯

父親在世時,喜歡喝茶。這茶在今天是沒有人會看上眼的,起先都是母親帶着我們採摘林場不要的大茶葉子自製,後來買十幾元錢一斤的老粗茶。儘管不是好茶,在父親看來,卻是一種享受。對茶沒有講究,對泡茶的杯子同樣不計較。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的茶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兒時,父親每次喝茶,就從碗櫥里取出一隻粗瓷大碗。倒些許開水,取些粗茶,靜止一會,待粗茶泡開,再將大碗倒滿水,那茶汁竟全部溢出。父親便坐在桌旁,邊吹邊喝,很是享受。喝到大半,便開始續水。如此反覆,直到沒有一絲茶的顏色,才連茶帶水一起倒去。

出於好奇,曾喝過父親泡的茶,苦之不能進嘴,連連吐口水。用粗瓷大碗作茶杯,並非父親的獨創,鄰人及親戚也多如此,那作茶杯的碗也不固定,隨便拿出一個即可泡茶。

生活條件逐年改善,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罐頭成了一種時尚禮物。有人發現,那玻璃瓶子竟可以用來作茶杯。

父親的茶杯也從粗瓷大碗換成了罐頭瓶,一樣的操作,依然是先向罐頭瓶里倒點水,將粗茶放入,待茶葉泡開再注滿水。父親用手扶着瓶頸,用嘴輕輕地吹,連續幾下,才喝一口。我也學着父親的樣子,剛一碰便燙了手,抽手時竟帶倒了瓶子滾到地上摔碎了。父親並沒有責罵我,倒是很急切地看我可燙到了。 父親將碎了的罐頭瓶掃進鐵鍬運到竹林里,重新拿來一個作茶杯。此後,竟自製了一個杯套,不過是一隻補了許多補丁的洗淨的厚襪子,兜住瓶身,摸着再不燙手了。也知道了父親那輕輕地吹氣,是在嘗試水溫,更明白了喝茶是急不得的。

儘管如此,還是時常打碎,因為總有不小心的時候。

剛走上工作崗位那年,為了慶祝教師節,單位發了一個印了字的茶杯,是雙層塑料的。因是上班後的第一份小福利,心中有點小激動,便當作禮物送給了父親。

父親接過我送給他的茶杯,甚是歡喜,自此,無論在家還是出門,必是泡一杯粗茶捧在手裡。

一天,周末回家,見父親一個人坐在大桌旁抽香煙,眉頭緊鎖,一副很不開心地的樣子。若是往常,父親必是手捧茶杯迎在門口。我便喊了一聲「大,我回來了。」父親只是「噢」便沒了下文,便一口接一口地抽香煙。父親的舉動讓我費解,自我考上師範後便沒有紛爭,何來不悅?

我便出門尋母親,剛邁步,母親跨了進來,「媽媽,我回來了。」「老窩子回來了。」「我大今天怎麼了?」 從母親的口中得知了父親生氣的緣由,竟是這個茶杯惹的禍。姐姐在縣城工地打工,外女生日到了,父親和母親坐車上城吃飯。父親一如往常,早早地拿出茶杯,泡了一杯粗茶捧在手裡坐車去城裡。路上,上來一位老者,見父親手捧着一個印有字的茶杯,竟說父親的茶杯是不是撿來的,還說他有一個同樣的茶杯丟了。父親很是生氣,便說:「我這茶杯,是我兒子的。」

原來那老者是位退休教師,與我一樣,在教師節前收到了這麼個小福利。他並不知道我父親的兒子也是教師,也有同樣的一個杯子。

父親的回答,讓老教師不悅,便起了爭執。後來,車上有相熟的人替我父親作證,才化解了這場小誤會引起的矛盾。但父親卻很是生氣,認為那老者仗着自己有點文化欺他這個文盲,於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搞清了緣由,我哈哈大笑,說「大,您平常不是總教育我不要與人鬥氣嗎?今天這是怎麼了?」

父親的話讓我終身難忘,「老窩子,我並不是與他鬥氣。我只是在想那天出門時人家都知道我是你父親,便不會有這樣的事了。」

我知道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滿足父親的期望。後來,每到周末回家。父親總樂呵呵地說:「我兒子名聲大了,就是不一樣,到哪別人都認得我是某老師的父親。」這個茶杯,也只擺在書几上,再沒帶出家門。

父親用得最好的茶杯,是流行至今的鋼化玻璃杯,也是單位發的節日禮物。既保溫又不燙手,父親很是歡喜,時常在農閒時節,手捧着茶杯在門前逗步,遇見熟人便會訴說這茶杯的來歷。其實,父親喝茶是假,自豪才是真。

只是沒用多長時間,一向硬朗的父親卻病倒了,一病就再也沒能好起來。父親離世後,他所鍾愛的幾個茶杯都還擺放在書几上。

如今,家裡擺放着各色茶杯,都是各種紀念的贈品,有些還值些錢,大多包裝還完好無損,竟成了一種擺設。若是父親還在,必是有他喜歡的。

[1]

作者簡介

施訓洋,廬江縣廬城鎮羅埠學校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