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筷子哲學(李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父親的筷子哲學》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父親的筷子哲學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滋養着一代代華夏兒女茁壯成長。連尋常人家餐桌上僅有七寸六分長的普通筷子,都被我那當鄉村小學教師的父親拿來當作教育子女成長的道具,啟迪我姊妹們正確地做人做事做學問。
兒時,一旦我與弟妹爭東西、鬧不團結時,父親就給我們講那筷子的故事:從前,有幾兄弟常常吵架。一天, 父親把他們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說:「你們誰能把這把筷子折斷?」幾兄弟都折了折,誰也折不斷。父親把這把筷子拆散了,分給每人一根,叫他們再折,這次,他們一折就斷了。
父親說:「你們看,一把筷子多結實,折不斷。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斷了。以後,你們不要吵了,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他還會邊說邊比劃,好幾次竟然還真的折斷過一根筷子,然後再將一把筷子擱一起讓我們使勁折,卻怎麼也折不斷。智慧的父親用歷史故事教育我們,並讓我們親身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孩子的頭腦就像一張白紙,白紙上有什麼內容全靠父母的塗抹。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感謝懂教育的父親,用言傳身教,教導兒女健康成長。
小學升入初中時,一直在班級里穩居第一名的我,卻由於英語一科失利,只考了班級第5名。當班主任向45名畢業生高興地宣布成績時,儘管也表揚了我「考得還不錯」,我依然如坐針氈、臉紅脖子粗。
當我滿臉陰雲密布地回到家,一大桌子好菜好飯也味同嚼蠟沒有興趣吃時,細心的父親溫和地問我:「沒考好是吧?人生路上誰還沒個挫折,關鍵是要吸取教訓,繼續努力!」邊說邊順手拿起一根筷子,擺在桌子上,問我:「假如這根筷子是你的競爭對手,在不折斷這根筷子的情況下,你用什麼辦法會讓這根筷子變短?」
我一時茫然,只好呆呆地等父親解釋。只見父親在原先那根筷子的旁邊,又擺出兩根縱向連在一起的筷子。哦,我才恍然大悟:一根筷子的長度,自然無法與兩根筷子的長度媲美。戰勝對手的關鍵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短變長,內因是關鍵。從此以後,我奮起直追,揚長補短,英語成績扶搖直上。初中階段,我不僅在全班而且在全年級都獨占鰲頭。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到一所農村小學,當上了小學語文老師。心高氣傲的我,覺得自己滿腹經綸,手下的這批乳臭未乾的「泥娃娃」好糊弄,並且同事大多是「泥腿子」的民辦教師也沒有競爭力。父親看到我的這種「尾巴翹到天上」狀態後,又拿起筷子說事,對我教育了一番。
沉着冷靜的父親講道:美國著名音樂指揮家、作曲家沃爾特·達姆羅施20多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他覺得自己才華橫溢,是樂隊的靈魂,是不可或缺的。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去排練,準備開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忘記帶指揮捧了,正準備回去拿。助手告訴他,借一根就行了。沃爾特覺得不可思議,整個樂隊就他一個指揮,他能找誰去借?看着助手一臉的肯定,沃爾特試着問了一句:「誰有指揮棒,可以借我一下嗎?」話音剛落,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鋼琴手,都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了指揮棒。
這一幕深深地震動了沃爾特,在別人眼裡,自己從來都不是無可替代的,不少人甚至暗自努力,隨時想取而代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更有強中手。父親是在勸慰我,要對工作多一份敬畏,少一分傲慢;多一份認真,少一分馬虎;多一份責任,少一分懈怠。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很容易斷送自己的大好前途。
在德爾菲神廟的牆上,刻寫着蘇格拉底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是的,父親的筷子哲學,從童年、求學到工作,再到垂垂老矣,都一直在提醒我:要認識自己是誰,有幾斤幾兩![1]
作者簡介
李楠, 就職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臨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