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輝區幸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輝區幸福鄉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下轄鄉,地處愛輝區東部,東臨黑龍江,南、西與四嘉子鄉錦河農場相連,北與上馬廠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92.1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幸福鄉戶籍人口有14145人。截至2019年10月,幸福鄉下轄11個行政村。2018年,幸福鄉有工業企業2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1]

中文名: 幸福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

地理位置: 愛輝區東部

面 積: 192.19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456

郵政區碼: 164300

氣候條件:寒溫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N

人 口: 1414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代時期,設達斡爾族村屯(科科列伊屯)。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屬綽霍屯(長發屯)、公畢喇屯(下二公屯)、霍位屯(河南屯)。

清宣統年間,屬黑河府。

民國三年(1914年),屬璦琿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四嘉子保,後屬西四嘉子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四嘉子區。

1951年,屬第二區。

1956年4月,屬四嘉子、上二公2鄉。

1958年9月,析四嘉子鄉長發屯、河南屯、上二公鄉以及黑河郊區農業社置火箭公社。

1960年,改名幸福公社。

1980年12月,劃歸黑河市。

1984年5月,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幸福鄉下轄10個行政村:之路、小黑河、高地營子、上二公、下二公、新生活、幸福、紅興、河南屯、長發。

截至2019年10月,幸福鄉下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紅旗橋生活區,之路村、幸福村、河南屯村、高地營子村、上二公村、下二公村、長發村、小黑河村、新生活村、紅興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幸福鄉地處愛輝區東部,東臨黑龍江,南、西與四嘉子鄉和錦河農場相連,北與上馬廠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92.19平方千米。

氣候

幸福鄉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2677.9小時。

水文

幸福鄉境內的河流分屬黑龍江水系。以小興安嶺為分水嶺,由二公河等江河匯聚成網,水源豐富,具有源遠流長、開發利用潛力大等特點。河流大都流經山區丘陵地,流域內植被良好,河道坡降大,河身彎曲度大,流至下游水面集中,坡降減緩,河口附近河道紊亂。

自然災害

幸福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霜凍、乾旱、洪澇,時有發生,伴有蟲害。

自然資源

幸福鄉境內有野生動物10餘種。

人口

2011年末,幸福鄉轄區總人口17532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滿、達斡爾、鄂倫春等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長率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8人。

截至2018年末,幸福鄉戶籍人口有14145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幸福鄉因村民嚮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而得名為幸福鄉。

經濟

2018年,幸福鄉有工業企業2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幸福鄉有幸福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490人,教職工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幸福中學1所,在校生327人,教職工7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幸福鄉小學財政經費603萬元,比上年增長10.43%;預算教育經費603萬元;中學財政經費5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教育經費454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幸福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圖書室10個,藏書近萬冊。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秧歌、健身操活動隊伍,成員百餘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幸福鄉衛生院1個;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13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幸福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1戶,人數694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6人;農村醫療救助95人次,支出33.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人。

交通運輸

幸福鄉境內有S310公路穿過。

視頻

愛輝區幸福鄉黨委七一視頻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