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爆肚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爆肚馮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爆肚馮,是一間北京小吃店,創立於光緒年間。

歷史

光緒年間,山東陵縣人馮立山來京,在北京後門橋創立爆肚馮,專營爆肚[1]光緒末年,經太監推薦,爆肚馮成為清宮御膳房專用肚子的特供店。及清帝遜位,專供取消,為維持生計,第二代傳人馮金河將店址遷至前門外廊房二條,與爆肚馬、燙麵餃馬等五家組成了一個小吃店,被當時各界譽為「小六國飯店」。1957年公私合營之後,「爆肚馮」等被並進門框胡同的同羲館飯館,其他攤位被並進大柵欄西口的國營茶館。合營後的同羲館由原先各家的傳人負責各種小吃的製作,成為各界人士繼續品嘗真正北京風味小吃的重要場所。[2]2001年爆肚馮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並獲得北京申奧清真烹飪技術大賽金獎和個人金牌。2004年爆肚馮的「肚仁三品」被原國家國內貿易部評為「中國名菜」。[3]

品牌由來

清朝末年,山東廚人馮天傑自臨清來京,即在東安門大街擺攤賣爆肚,因其做工精細,人送外號爆肚馮,後因整治市容,同其它業主一起遷移至金魚胡同西口路南的八旗演兵場,即日後的東安市場,繼續經營。

三十年代,馮天傑的次子馮金生十三歲隨父學徒,十六歲接替其父經營爆肚馮,數十寒暑,他潛心鑽研,終使馮家爆肚具有了明顯特色。首先刀法不同,我家爆肚明顯寬大,只有這樣才能表現爆肚的脆嫩,同時,該家的調料配方與眾不同,是爆肚專用調料,和涮肉調料大有區別,涮肉調料味道濃厚,我家爆肚調料味道清爽,它能有效除去肚的不良氣味,表現肚味的清香,同時又不影響肚的鮮味,受到客人的好評,營業額迅速上升,於是在東安市場原址開了一家正規的爆肚餐廳,並用其名的後兩個字「金生」為這個店起了一個正式的字號「 金生隆 」。

馮金生治店精細,不僅爆肚有明顯特色,店堂佈置和餐具的選用都追求高檔,凡金屬製品均請人以紫銅定作,打上爆肚馮字號,凡磁器均精製細磁,筷子用非洲烏木,裝筷子的容器竟用一個康熙磁質筆筒,餐桌上盛辣椒油一律用銀製小勺。在東安市場裡開著這樣的店,足以使爆肚登上大雅。當時政界名人那中堂(那仝),地下共產黨員張學思,企業界的孫孚凌,文化界名人李德倫,劉白羽,演藝界名人於是之,馬連良,裘盛榮,譚富英,李桂雲等都是金生隆的常客。甚至住在民族文化宮對面的馬連良在家請客都要從東安市場端金生隆的爆肚,當時客人到齊,馬先生指著一桌涼透的爆肚對客人說:「這是金生隆的爆肚,涼透了也照樣塊塊脆嫩」。

參考文獻

  1. 李瑞. 爆肚馮:搬遷中苦撐北京小吃(圖)_中國網. 中國網. [2019-10-10]. 
  2. 京華時報. 「爆肚馮」傳人馮廣聚安葬--時政--人民網. politics.people.com.cn. [2019-10-10]. 
  3. 肖芬. 爆肚馮老字號—演繹餐飲歷史. 中國廣播網.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