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長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燕長城
|
|
|
中文名
燕長城
目錄
簡介
歷史沿革
位置分布
簡介
燕長城穿越通遼市南部奈曼旗和庫倫旗,境內段長徼約125公里。
燕長城從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蘇木荷葉花嘎查延伸進入奈曼境內土城子鄉的高和,經七家子、杏樹園子等村,直達牛河邊,後以河代城,北溯20公里,又起自牛河東岸繼續向東延伸,經蛤蟆山北麓、扣根南、朝陽溝等地,伸向庫倫旗平安鄉的西下窪,再向東延伸,直至庫倫旗先進蘇木,然後進入遼寧省阜新縣境內。
歷史沿革
燕居七國的東北部,國力甚強,版圖較大。燕東瀕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齊、趙,曾與秦、楚、晉合謀伐齊,大敗齊師,燕軍獨自追至臨淄城下,齊不敢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騷擾,而西面則有秦國崛起,每有東進稱霸之心。其間雖然還有趙國相隔,但趙也常受秦的驅使犯燕,實為大患。為了防禦,燕便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以防胡和秦、趙。
燕東北長城即是位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的長城。這道長城的修築,歷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國受到北面相鄰的東胡山戎的威脅,曾把一位有名的將軍秦開,作為人質送給東胡,以求暫時安定。胡人對秦開很是信任。後來秦開回來,發軍大破東胡,把東胡趕出一千多里以外。於是燕便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今遼寧遼陽),並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用以防備東胡再度騷擾(見《史記·匈奴列傳》)。後人根據與荊軻共同刺殺秦始皇的秦舞陽是秦開的孫子推斷,當在燕孝王時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這是戰國時最後出現的一條長城。這一長城所經的地方,約自今河北張家口東北行經內蒙古多倫、獨石等境,又東經河北省圍場縣、遼寧朝陽、吉林通化等等。這些地區還保存有燕長城的遺蹟。
位置分布
燕國是公元前11世紀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姬姓,開國君主是召康公姬奭,建都於薊(今北京城西南隅)。燕昭王時又建新都於武陽(今河北易縣東南),是為下郡。燕國幅員廣闊,南與齊國、趙國相接,北與東胡等遊牧民族毗鄰。據歷史文獻記載,為了防禦鄰國的進攻,燕國共築有兩道長城,一道是南長城,一道是北。
關於燕南長城,見《史記.張儀列傳》秦相張儀遊說燕昭王時語。張儀說:"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所有也。"張儀所說的長城指的就是燕南長城。從上面引文推斷,燕南長城修建時間,應在燕昭王以前。因為張儀說燕,當在燕昭王初年。燕南長城的走徑,據《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等文獻記載。[1]
參考文獻
- ↑ 遼寧法庫數里「土棱兒」原是戰國燕長城(圖),搜狐新聞網, 2012年06月26日18:14